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38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广域差分GPS监测站的完备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介绍了广域差分 GPS系统中监测站的监测作用 ,研究了监测站单点差分定位的方法 ,讨论了监测站粗差的检验及其分离的理论和数学模型 ,最后应用广域差分 GPS99’陆基长距离实验进行了数据的处理  相似文献   
32.
利用沿海无线电指向标站和导航台,在我国海区建立高精度的RBN/DGPS系统,是我国交通部“九五”期间的重点工程之一。本文对系统基准站精确位置测定工作进行了介绍。得到的23个沿海RBN/DGPS基准站在WGS—84中的大地地心坐标绝对精度优于±0.25m,站间基线边长相对精度优于10~(-8),满足我国沿海高精度导航定位的要求。  相似文献   
33.
美国政府的最新GPS政策党亚民,李毓麟(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美国总统克林顿于1996年3月28日在白宫宣布了美国关于GPS的最新政策,这是自GPS系统进行试运行以来第一次由美国最高权力机构对GPS政策所做出的最全面最正式的规定和解释。在此之前,美国G...  相似文献   
34.
基于新疆GPS联测资料分析青藏高原北缘地壳运动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该网的布网方案、点位的选取、观测方案、数据处理方案等,并且阐述了对六期观测成果的处理、分析的方法,给出了青藏高原北缘板内块体相互运动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35.
新疆GPS地壳形变监测网由国家测绘局 (SBSM)建于 1995年 ,至 2 0 0 0年已完成该网的六期观测。布设该网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高精度的GPS测量手段 ,监测青藏高原北缘地壳运动变化 ,为该地区及中亚地区的各项地学研究 ,包括该地区地震高发地区形变累积和形变放松等 ,提供基础数据。本文将对该网的布测方案、观测计划和数据处理方法与分析结果作一简要分析与报导。  相似文献   
36.
介绍了广域差分 GPS系统中监测站的监测作用 ,研究了监测站单点差分定位的方法 ,讨论了监测站粗差的检验及其分离的理论和数学模型 ,最后应用广域差分 GPS99’陆基长距离实验进行了数据的处理  相似文献   
37.
一个新的GLONASS与GPS的坐标转换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组新的更精确的PZ-90与WGS-84两种坐标框架之间转换参数。其中详细描述了其转换参数的求解模型和实验方案,对求解的转换参数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8.
GPS/GLONASS相位差分的数据处理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由于GLONASS与GPS在系统上存在差异 ,致使GLONASS的载波相位差分的数据处理与GPS的有明显的不同 ,必须使用特殊的方法。本文给出了GPS、GLONASS及GPS/GLONASS联合相位差分的数学模型和一种数据处理方法 ,并对实测数据进行处理 ,给出了双卫星系统的定位结果及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39.
“非基准方法”及其在区域性地壳形变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基准方法”是进行区域变形监测网解算的适用方法。本文介绍了“非基准方法”的基本原理和优点 ,应用“非基准方法”和“基准方法”对区域网解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对当周边区域 GPS基准站坐标含有粗差时的解算结果进行了分析 ,得出了对于区域性地壳形变分析与板块内部运动研究 ,采用“非基准方法”比“基准方法”可以获得更高的相对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40.
介绍中美合作建立的川滇GPS地壳形变监测网的布设和观测情况。利用GAMIT和GLOBK软件分别对已完成的两期观测数据进行了处理,基线相对精度优于0.1ppm。对两期观测的部分基线结果作了比较,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