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63篇
地质学   14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新疆伽师地震区三维Qem>值结构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樊计昌  李松林 《地震学报》2001,24(6):573-581
利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1998年在伽师地震区记录的天然地震资料,通过地震记录波形资料的衰减来反演伽师地震区地壳介质的三维S波Q值结构,并初步了解该地震区内地壳深部断层的大致形态.首先,对精选的450多次地震记录的S波求出其振幅谱,称为观测振幅谱;然后,假设震源符合布伦圆盘位错模式,在对仪器和场地效应校正之后,用非线性阻尼最小二乘法对理论振幅谱和观测振幅谱进行拟合,从而得到观测吸收特征时间;最后,利用三维射线追踪方法,对理论吸收特征时间与观测吸收特征时间进行非线性阻尼最小二乘拟合.在拟合过程中,速度模型保持不变.速度模型是通过三维走时层析成像得到的,只修改Q值模型,当拟合达到给定精度后,便得到最终的Q值模型.结果表明,在10~18km 的深度范围内,存在一个北东向的低Q值条带;在12~18km 的深度范围内,存在一个北西向的低Q值条带.这与他人所做的北东向、北西向的两个低速条带较接近.不同的是,低Q值条带深度范围比低速带的更大一些.   相似文献   
92.
玛沁—兰州—靖边剖面壳幔复杂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波的瞬时特性和波列长度参数量,给出一种地震波形复杂性系数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呆以用于描述研究区介质的复杂性,处理了中国地震局物探中心于1999年7月实施的玛沁-兰州-靖边地震测深剖面,得到了该剖莫霍界面复杂性系数分布图,结果表明沿剖面的不同构造单元。莫霍界面的复杂性有较大差异,复杂性系数分布沿剖面存在两个明显的变化特征,在该剖面的玛沁裂断和海原地地震的下方,莫霍界面的复杂性系数明显大于沿剖面的其它位置,对穿过各个构造单元的PmP波形做了频频分析,在玛沁断裂和海原地震的下方,频谱的优势频率范围明显较其它位置宽并且出现多峰值。  相似文献   
93.
94.
大口径机械手钻探取芯器简介李松林,李怀智(山东煤田地质局,泰安271000)1概况众所周知,在漂石、卵砾石地层中进行钻探施工,因地层松散,软硬不匀.加之受设备加压能力的限制,大大降低了钻速及岩芯采取率.给施工带来重重困难.为此我们曾尝试用不同的钻进方...  相似文献   
95.
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了8级特大地震,断裂长度达300km,地震中最大错位10m以上,造成震区地面建筑大面积倒塌和大量人员伤亡,并诱发了严重的地质灾害,毁坏了公路、桥梁等交通系统和通讯设施。由于地震的发生和破坏程度与地壳内部断裂构造的形态和分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尽快确定龙门山断裂带目前的状况。探明各分支断层的位置和几何形态,  相似文献   
96.
模拟水氡仪与数字化水氡仪对比观测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相同观测条件下,选用平凉地震台北山2号泉水样作为实验目标,用 FD-125型模拟水氡仪与 SD-3B 型数字水氡仪进行对比观测实验;搜集全国用相同方法观测的5个地震台的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FD-125型模拟水氡仪性能明显优于 SD-3B 型数字水氡仪。  相似文献   
97.
小波多分辨分析在壳幔非均匀尺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小波的“变焦距”多分辨功能,提出了针对壳幔过渡带复杂波形的变尺度震相分析方法,将它与壳幔过渡带非均匀尺度的研究相联系,使得传统的震相识别由“静态”转变为“动态”并编写了相应的计算程序. 对玛沁—兰州—靖边地震测深剖面壳幔过渡带的Pm波形,利用复杂性系数法获得了沿剖面的2个陆-陆碰撞带,它们分别对应玛沁断裂和海原85级强震区的位置. 利用变尺度震相分析方法得到了玛沁断裂和海原地震下方壳幔过渡带的多层Pm震相. 结果表明,海原地震下方的壳幔过渡带厚度约有20km,层状清晰,它至少由3个高低速相间的层组成;玛沁断裂所对应的壳幔过渡带大约由2个较薄的层组成. 这种分层和厚度的不同表明了鄂尔多斯地块和祁连地块的接触带、巴颜喀拉地块和柴达木地块的接触带由于陆-陆碰撞的时期和相互作用的方式不同,因此在现今可分辨的壳幔过渡带结构非均匀尺度上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8.
煤体结构及破裂压力直接影响煤层气开发的工程设计和产气效果,其中煤体结构评价方法较多,但针对寿阳区块高阶煤,地质强度因子(GSI)法效果最好,但其具有很强的地域适用性;煤层的非均质性极强,破裂压力预测效果并不理想。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引入取心率、连续心长等参数优化地质强度因子法,进而建立适用于本区的煤体结构定量评价方法,结果表明,其测井解释结果准确性达到86.3%。同时,在煤体结构评价的基础上,引入煤体破碎指数并建立煤层破裂压力预测公式,利用公式计算的破裂压力与实际相对误差2.5%~16.1%,平均误差8%。提出的煤体结构及破裂压力预测方法对沁水盆地高阶煤适用性较好,能够为煤层气勘探开发及压裂改造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