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海洋学   32篇
综合类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杂色鲍与皱纹盘鲍!盘鲍杂交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于1998~1999年在福建厦门和东山两地养殖场,对我国主要养殖鲍即杂色鲍与皱纹盘鲍、盘鲍进行杂交试验。结果表明,皱♂×杂♀的受精率为3.5%~15.0%,平均7.6%。皱♀×杂♂的受精率为1.5%~4.0%,平均2.8%。杂交成功的受精卵的胚胎和幼体发育均正常。杂色鲍×盘鲍杂交组合的受精率明显高于杂色鲍×皱纹盘鲍,无论哪个组合杂色鲍作为雌性亲本的杂交受精率均比反交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22.
华贵栉孔扇贝幼体附着和变态的化学诱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许多海产贝类的浮游幼体附着和变态受到环境中化学信号的严格控制 ,环境中的某种或某些物质(如K 、儿茶酚胺、微生物黏膜、大型藻类、成贝贝壳等 )可被幼体识别[2],或对幼体有吸引作用 ,诱导其发生附着和变态。一旦环境中缺乏诱导物质或没有合适的附着基时 ,幼体只能继续浮游 ,并最终死亡。因此 ,研究贝类幼体附着和变态的诱导作用 ,显然对提高人工育苗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华贵栉孔扇贝 (Chlamysnobilis)是热带亚热带种 ,在福建和广东沿岸已形成规模化养殖。本文研究该种幼体的附着和变态的化学诱导 ,期望对人工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23.
两种东风螺幼虫附着和变态的化学诱导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在持续24h作用下,12×10-3mol/dm3 K+可有效地诱导台湾东风螺(Babylonia formosae)和方斑东风螺(B.aerolata)的浮游幼虫90%以上完全变态.持续作用24h,15×10-3mol/dm3 K+对方斑东风螺幼虫有毒害作用,但作用12h可取得较好的诱导效果.增加K+诱导变态的稚贝能正常活动和摄食.增加K+诱导的幼虫变态率随幼虫平均壳高的增大而提高.L-多巴、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在5.5×10-6~5.5×l0-5mol/dm3时对方斑东风螺幼虫的变态无诱导活性,而多巴胺在10-4mol/dm3时可诱导较12×10-3mol/dm3 K+约少一半的变态率.钾通道阻滞剂TEA对K+诱导两种东风螺幼虫变态无阻抑作用.根据添加KCl诱导幼虫变态试验结果,初步认为幼虫获得变态能力时的壳高,在台湾东风螺是860.2~1009.8μm,在方斑东风螺是849.6~956.0μm.两种东风螺的浮游幼虫均有变态延迟现象.  相似文献   
24.
裸鳃类是重要的底栖生物类群.部分裸鳃类栖息在码头、养殖网箱、浮标、船底等人工设施上的污损生物群落中.该种生境的裸鳃类国内鲜有报道.2004年11月至2007年9月期间,作者多次在福建省近海污损生物中采集到两种裸鳃类标本.结合其外部形态和内部齿舌形态,鉴定它们为东方伪二列鳃(Pseudobornella orientalis)及透明脊突海牛(Okenia pellucida).这两种裸鳃类在我国近海均属首次纪录.  相似文献   
25.
波部台湾东风螺对饵料的摄食和饵料蛋白质的消化率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相似文献   
26.
青蛤精细胞分化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曾志南  李复雪 《海洋学报》1991,13(4):547-551
本文在超微结构水平上研究青蛤Cyclina sinensis精子发生中的精细胞演变过程和精子的结构.结果表明,在精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核形态由椭圆形变化为圆柱形,核染色质形态演变经历:由细颗粒聚结成的小团块→直径为20-41nm的颗粒物(含部分团块状)→直径为36.8-52.6nm的粗颗粒→高电子密度的匀质物.由高尔基复合体分泌的前顶体颗粒聚合发育为大的球形颗粒,并逐渐移至核前端,参与精子顶体的形成.线粒体出现融合,有少部分线粒体解体.融合结果,线粒体数量由多变少,体积由小变大,最后5个线粒体于核后端形成一线粒体环,并与近、远侧中心粒组成精子中段的主要结构.青蛤精子属原生型,由头部、中段和尾部组成.此外,我们观察到青蛤精子亚顶体区有一特殊的球状结构.  相似文献   
27.
根据尖紫蛤Hiatulaacuta发育程度,将生殖腺发育过程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五个时期。尖紫蛤生殖期在福建省为9—11月,生殖盛期在10月.温度是影响性腺发育的主要因素。绝大多数个体为雌、雄异体。雌、雄同体的同一滤泡中,雌、雄生殖细胞分区域分布。较晚期的卵母细胞和成熟卵子的核仁变成双质核仁,组织化学实验结果表明,双质核仁染色深浅的两部分,是由于这两部分蛋白质含量不同的缘故。  相似文献   
28.
周年逐月采集环沟格特蛤(Katelysiarimularis),分别测定软体部、性腺、足肌和消化腺的蛋白质、脂肪、糖的含量,并测定性腺甾类激素和以细胞磷推算的DNA和RNA含量。结果表明,其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变化与性腺发育周期一致,糖的变化与蛋白质和脂肪相反,提示该种蛤在性腺生长周期糖类向蛋白质和脂肪转化,并且随着性腺的发育,消化腺和足肌的蛋白质和脂肪转运到性腺。环沟格特蛤的甾类激素、DNA和RNA的含量变化与蛋白质及脂肪的含量变化有一致性,提示甾类激素是促进性腺蛋白质合成的内因之一。  相似文献   
29.
台湾海峡头足类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绪言台湾海峡位于东海和南海之间,属亚热带浅海区。底部地形复杂,寒、暖流交汇,两岸迳流携入大量营养物质,且水温适宜,为头足类的索饵和产卵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中尤以日本无针乌贼和中国枪乌贼得到充分的发展。本区头足动物的种类组成和区系性质比较复杂。1955年作者记录了海峡乌贼科4种,1965年作者又记录了福建沿海头足类7科13属32种。张玺、何通潭、童逸修和董正之等也有记载。三十一年(1951—1982)来,作者调查台湾海峡的头足类动物,进行了区系研究。本文以此为基础撰写而成,将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头足类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翡翠贻贝幼体附着和变态的离子控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于1993年5-12月在厦门大学海滨实验场,以人工培养的悲翠贻贝幼体作为实验材料,在人工海水中添加3-15m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