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67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75篇
地球物理   82篇
地质学   171篇
海洋学   38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6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51.
基于GRACE及GRACE-FO重力卫星数据,通过滑动T检验确定海河流域陆地水储量突变的特征时间点,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结合多变量趋势分析和贡献率量化法探究陆地水储量变化成因,讨论南水北调工程的贡献。结果表明,在南水北调前(2004-01~2015-01)后(2015-01~2020-10),海河流域陆地水储量的衰减趋势分别为-17.19 mm/a和-13.49 mm/a,缓解约24%,缓解趋势由南到北逐渐增大;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对流域陆地水储量变化的贡献率比为7∶3,人为耗水是海河流域陆地水储量常年处于亏损状态的主要原因;调水量的贡献率和趋势呈现年际增大和升高态势,预示南水北调工程在改善区域陆地水储量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452.
利用塔中气象站垂直探测系统的湍流观测资料,计算并分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不同稳定层结条件的湍涡特征长度尺度、能量耗散率及湍流结构函数参数特征。结果表明:湍涡特征长度尺度在弱不稳定或近中性条件时最大,随不稳定程度的增强有明显减小的趋势,随着稳定程度的增加有先迅速减小后又缓慢增加的趋势,且热量特征长度尺度比动量特征长度尺度总体要大一个数量级;无因次湍流热量耗散率的拟合函数形式与其他试验一致,但经验系数略有差异;利用Kaimal公式和湍流谱方法间接计算的稳定条件湍流能量耗散率及湍流结构函数参数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53.
西藏生态脆弱区人为作用对生态退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西藏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西藏生态具有自然基础不稳定性和对外力干预的敏感性特点。本文从阐述西藏生态的敏感性入手.在辨识生态退化的人为作用方式的基础上,探讨了生态敏感性、人为作用与生态退化之间的关系及人为作用机理.进一步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在西藏自治医县域尺度上就人为活动对生态退化影响的强度进行了量化分析。得出了三点结论:1)人为作用通过生态敏感性而使生态趋于退化。2)人为因子与生态敏感性之间的作用不是简单的加和,而是一种乘数效应。3)总人口是生态退化的最显著的人为因子。  相似文献   
454.
汶川地震断层带北川擂鼓镇赵家沟剖面的露头及显微结构均发现多期次脉体纵横交错,角砾岩被胶结。通过对断层岩相关的碳酸盐矿物同位素分析得知,断层岩角砾和脉体中大量的白云石来源应是断层带内富Mg离子的流体,且碳氧同位素显著分异,角砾的δ~(18)O值和δ~(13)C值与灰岩围岩更接近,脉体和基质显示重同位素亏损。通过"同震热分解"和"水-岩相互作用"2种可能模型的研究分析,同震热分解模型δ~(13)C值明显高于实际,而水-岩相互作用则可形成这种分异结果。故震后深部流体上涌所导致的表层大气水再循环可能是导致震后断层快速愈合的重要原因,同震破裂和间震期愈合则形成完整的断层系统。  相似文献   
455.
大气运行最根本的原动力是太阳辐射能。进入大气的太阳辐射,部分被反射回太空,部分被大气圈、水圈和陆圈吸收。在大气圈、水圈和陆圈的吸收中,海洋占据了大部分。海洋吸收的太阳辐射,一方面使其本身增暖,同时又通过海洋和大气(以下简称海-气)的  相似文献   
456.
文中论述了扬子克拉通北缘加里东期“三叉”裂谷系存在的依据,重建了秦岭古生代板块构造格局,认为秦岭祚水-山阳以南的南北构造是由于扬子北缘加里东期“三叉”裂谷系的一个被遗弃的近南北向裂陷槽发育形成的。该裂陷槽与秦岭北侧的华北南缘“唐王陵”裂陷古代代分别是发育在秦岭古洋盆南北两侧陆缘上的两个发育程度不同,建造类型各异的近南北向裂陷槽。二者构造线上的一致是秦岭古洋盆关闭后两侧裂陷槽拼合所致。  相似文献   
457.
无限群p拟Frattini子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G中所有极大子群之交称之为G的Frattini子群。给出一种新的广义的Frattini子群——p拟Fratti—ni子群的定义,并研究基本性质,例如p拟既约性质、p拟可消性质和p拟补充性质等。同时对正规子群,同态像和直积的p拟Frattini子群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58.
中国水电开发的生态足迹及其温室气体减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能资源是中国仅次于煤炭资源的第二大能源,2011年水电装机容量占中国电力装机容量的20.4%。为了对中国水电开发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该论文对过去60年来中国水电开发的生态足迹及其温室气体减排状况进行了评估。水电开发的生态足迹包括水电工程建设的能源消费足迹和土地占用生态足迹。能源生态足迹根据吸收化石能源消费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所需要的森林面积来计算,土地占用生态足迹是将水库淹没等相关建设占用的土地按照耕地面积计算。评估结果表明,到2010年中国水电开发的能源生态足迹是50.24227Yha,就面积数量而言,占中国可耕地资源的0.3%,水电开发淹没的土地面积142万ha,占中国可耕地资源的1.2‰显然土地淹没的生态足迹远远大于水电开发的能源消耗生态足迹。对水电开发过程中的温室气体减排计算结果表明,自,9k1949年以来随着水电开发的迅速增长,因为水电利用减少的化石能源消耗所减少的CO,排放量也快速增长,2010年减排量达5.024Lt,过去60年来累积减排量达62.21亿t。  相似文献   
459.
本文依据测量平差的原理,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建立检验平差前、后精度估计结果的统计量,找到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对观测精度估计的结果作出正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460.
王宏  李友余  张锦让  周清 《地质通报》2022,41(8):1382-1393
云南水草坝岩体位于祥云-宁蒗铜金成矿带北段,是金沙江-红河新生代富碱斑岩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草坝二长斑岩进行了岩相学、锆石U-Pb年龄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为该区新生代构造岩浆演化提供新的约束。LA-ICP-MS锆石U-Pb分析结果表明,水草坝二长花岗斑岩形成于古近纪渐新世早期(33.1±0.3 Ma)。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岩体具有高硅、富碱的特征,且A/CNK大于1,属于过铝质富碱二长花岗斑岩。岩石稀土元素总量较高(ΣREE = 114.68×10-6~384.79×10-6),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右倾型,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a/Yb)N = 440.37~114.09),Eu无明显异常(0.84~1.14),具有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K等)、亏损重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Nb、Ta、Ti等),以及高Sr低Y、Yb的特征,属于典型的C型埃达克岩。综合分析认为,水草坝二长花岗斑岩岩浆源区主要为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可能有少量幔源组分的参与。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认为水草坝二长花岗斑岩形成于印度-欧亚板块晚碰撞走滑期构造应力由挤压向伸展转换的动力学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