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55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41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87篇
海洋学   37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针对现有的数据融合方法不能高效解决倾斜航空摄影三维模型与大场景地形融合生产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缓冲区栅格插值的地形融合方法。该方法基于倾斜航空摄影范围向外部建立以像元为单位的多环缓冲区,采用距离—高差分配算法进行地形边界高差处理,在保证倾斜航空摄影地形精度的同时实现两种地形的连续过渡,通过栅格插值的计算途径提升数据处理的效率。结果表明:该方法高效实现了倾斜航空摄影三维模型与大场景地形的融合,融合后的地形数据能在三维GIS系统里面流畅调度。  相似文献   
122.
金坛-如皋断裂北东段浅层地震勘探新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E向的区域性深大断裂——金坛-如皋断裂为苏北坳陷区和南通隆起区的分界断裂。为了调查金坛-如皋断裂北东段的空间位置、性质和断裂构造特征并重新厘定其活动性,文中在石油地震勘探剖面提供的金坛-如皋断裂北东段大体空间位置及反射标志层的基础上,布设了4条浅层人工地震勘探剖面,对金坛-如皋断裂北东段进行了高分辨率地震反射成像,获得了测线控制范围内清晰的地下结构和断裂构造成像结果。结果表明,金坛-如皋断裂北东段并非单一的一条断层,而是由2条N倾、NEE走向的正断层组成的断裂带。浅层地震叠加剖面揭示活动性更强的南支上断点埋深235~243m,断错了下更新统底界,结合测线周边的钻孔资料推测其最新活动时代为第四纪早更新世(Q1P)。文中的研究结果为确定金坛-如皋断裂北东段的位置及其活动性评价提供了可靠的地震学资料。  相似文献   
123.
焊缝处由于存在应力集中、焊接缺陷、残余应力等影响,是焊接结构的疲劳薄弱环节。结构应力法相较于传统的疲劳评估方法,具有SN曲线数据离散性小、网格不敏感等特点,已被纳入ASME标准。国内对结构应力法的应用基本为直接使用国外商业疲劳分析软件fesafe或对商业有限元软件进行二次开发。本文基于SiPESC平台开发了结构应力法焊缝疲劳分析模块,程序具备了雨流计数法,SN材料库,损伤累积,单通道及多通道载荷谱定义,平均应力修正等通用疲劳分析功能,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同时,结构应力法模块可支持同阶数同自由度混合壳或实体单元焊缝定义,支持焊线处节点单元自动排序。后续的其他算法和功能可在SiPESC平台通过插件的方式动态添加,具有良好的开放性。通过与国外商业软件的算例结果对比,验证了本文所开发的程序计算结果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24.
以2019年12月15日山西长治市襄垣-潞城交界发生的ML2.8有感地震事件为例,从构造环境、频谱特征、震源参数、破裂机制、同期地震活动和现场调查等方面,对襄垣-潞城地震的震源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襄垣-潞城地震具有较同区域地震相对低的频率分布、较低应力降和较大破裂尺度等特征,震源深度位于高低速转换层,且与之后区域同期密集发生的4次ML≥3.0地震活动具有大体一致的主压应力轴方向,也与震源区赋存介质显示的所受NNE高主压应力作用方向接近。故研究认为襄垣-潞城地震是区域应力增强作用叠加在局部原有NNE向高主压应力的作用下,在矿区诱发的一次浅源地震事件,可能与矿区煤层气开采水压致裂注水,对震源区断层截面起到润滑作用而降低摩擦系数,区域较小的应力变化引起先存断裂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25.
利用StaMPS PS-InSAR技术,使用覆盖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高家湾村地区2015年6月至2018年4月的128轨道所有可用Sentinel-1A数据,对已知和潜在滑坡进行识别研究,并使用时序分析技术对所识别的PS点进行筛选分类,研究滑坡分布与演化过程。对该地区所探测主滑坡在雷达视线方向最大年均形变量达到-9 mm/a,主滑坡体在2016年发生较大幅度滑动后,呈现趋稳态势;经实地勘调,初步给出了滑坡成因分析。  相似文献   
126.
“真睛破损”是一种现代较常见的眼外伤疾病,以眼珠破损、视力减退甚至失明为主要临床表现。本文通过对与“真睛破损”相关的古今文献的归纳、整理及考证,从该病的病名及证候等方面进行梳理,追本溯源,以期为中医外伤眼病的命名和立意提供更充分的理论支撑,从而促进中医药名词术语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27.
2005年8月16日天津大暴雨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李云  缪启龙  江吉喜 《气象》2007,33(5):83-88
运用FY-2C卫星资料和由NCEP/NCAR再分析资料计算的多种物理量场,初步分析了2005年8月16日天津大暴雨的成因:此次大暴雨发生在低槽冷锋前部,对流层中层低槽和副热带高压的维持、对流层低层切变线的出现、近地面层冷空气的扩散侵入、对流层中低层强盛的不稳定能量以及充沛而又深厚的水汽等天气条件的有效合理配置,造就了这次历史罕见的大暴雨。降水显著的中尺度特性与中尺度云团相对应。同时,对比分析了15日发生在河北东北部、京津地区的另一个降水较弱、对流天气强的对流云团,结果显示它们形成发展中存在差异,为今后两类天气的预报提供了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128.
借鉴极轨气象卫星遥感监测植被雪被和土壤墒情的研究成果,通过静止气象卫星探测通道特性分析和各通道探测值与地面植被生物量、雪被和土壤墒情状况的相关分析,找到了可以较好反映地面植被、雪被和土壤墒情状况的监测指标。实地考察验证以及与极轨气象卫星遥感监测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静止气象卫星资料可以用于遥感监测植被、雪被和土壤墒情的宏观状况。  相似文献   
129.
娜曰苏  李云鹏  李兴华  史志敏 《气象》2006,32(S1):25-30
针对近年来呼伦湖水域面积萎缩和区域生态恶化加剧的实际情况,结合EOS/MODIS遥感监测和地面勘测手段,对呼伦湖区域生态变化进行了动态监测,并且综合分析了相关气象因子变化对湖区生态变化的影响程度。通过对比分析呼伦湖近几年EOS卫星影像,可以清晰地看到,2000年以后呼伦湖水城面积逐年萎缩,周围环境逐渐退化的过程。湖区年均气温和降水量变化对湖区生态变化有显著影响,年均气温与湖面积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 69,n=42);极端降水量对于湖面积扩张或缩小有显著的影响;而蒸发量对湖面面积变化无显著影响。据此认为,呼伦湖区域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干旱频发,是导致近年来湖区水域面积迅速萎缩,生态恶化的主要气象因子。同时针对呼伦湖区域生态治理过程中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0.
中国城市地质调查总体构想与关键理论技术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我国在城市群、大城市和中小城镇等不同层面组织开展了大量的城市地质调查,在城市地质资源、地质环境、发展空间的调查评价,以及地质信息服务城市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富成果,在调查技术方法、成果产品服务、工作协调机制等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和新型城镇化的需求相比,还存在着工作理念较落后、地质信息更新慢,成果体系没标准、工作机制不完善等诸多不足。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提出了全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在优化城市结构布局、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推进绿色城市建设、提高城市安全保障水平等方面,对城市地质调查提出了迫切需求。新时期应该以全新的思路开展城市地质调查,要树立大资源、大环境、大数据理念,服务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等多个层面,开展空间、资源、环境、灾害等多要素综合调查,打造地下三维可视化的城市地质模型(透明城市),完善空天地一体化的地质资源环境监测网络,建立开放共享、动态更新的城市地质信息服务与决策支持系统,构建城市地质调查成果服务产品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和保障制度体系。为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建立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城市多圈层交互带、地下空间资源协同规划等理论,开展城市地质探测与监测、国土空间开发地质适宜性评价、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质安全评价、三维城市地质建模与公共服务等技术攻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