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7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16篇
海洋学   5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正> 这次重点实验室建设座谈会是经局领导批准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这也是1995年第一批重点实验室正式挂牌以来专题召开的第二次重点实验室建设座谈会。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林业重点开放性实验室8年来建设工作的经验,研  相似文献   
22.
土木工程结构安全性评估、健康监测及诊断述评   总被引:106,自引:6,他引:106  
阐述了土木工程结构的安全性评估、健康监测及损伤诊断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系统论述了结构健康监测和诊断的概念、理论和方法,重点讨论了传感器的优化布置、损伤识别等健康监测中的关键问题,介绍了光纤等新型传感器的应用情况,最后指出了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3.
确定性设计安全系数法由于简单易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靠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确定性设计中不能考虑实际工程中岩体参数离散性的问题,使设计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函数连分式方法在边坡一次二阶矩概率设计中可以方便地计算出状态函数对各随机变量的偏导数,也可使传统安全系数法和可靠度分析有机结合。考虑经济最优的原则,结合风险分析来确定可靠度法设计中的可靠度数值问题。由安全系数和可靠性共同度量边坡系统的稳定性,建立传统安全系数与可靠度理论耦合的边坡稳定二元体系,可有效地考虑边坡系统内实际存在的不确定性和相关性,使边坡的稳定性评价更加客观精确,为边坡安全和滑坡灾害的风险性管理提供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24.
为了探讨青海软玉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环境及成矿年代,对三岔口矿点、拖拉海沟矿点及大灶火矿点的样品进行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Ar-Ar法定年的测试。结果显示,软玉样品的主量元素变化不大,与透闪石的理论值相符;微量元素差异较大,说明不同矿点成矿环境不同;稀土元素总量较低(0.29×10-6~40.72×10-6),Eu中度负异常(0.49~0.84),除大灶火青玉样品具左倾的重稀土元素富集模式[(La/Yb)N=0.16~0.61]外,其他样品都具有右倾的轻稀土元素富集模式,(La/Yb)N=2.87~6.34。三岔口矿点、拖拉海沟矿点软玉样品的稀土元素分配曲线与纳赤台基性辉长岩相似,大灶火矿点黄玉的稀土元素分配模式与二长花岗岩相似,而青玉的分配模式与斜长花岗岩相似。样品的~TAl~(3+)、~CAl~(3+)和Ti含量变化表明,翠青玉的成矿温度最高、压力最大,黄玉成矿温度较高、压力较大;烟青玉和青玉成矿温度较高、压力较低;白玉、青白玉和糖玉成矿温度较低、压力较低。翠青玉和黄玉中明显较低的Zr/Hf、Nb/Ta和Sr/Ba值提示其成矿环境酸性明显加强。3个矿点样品的成矿年代301.38~237.28 Ma介于晚石炭世—中三叠世之间,属于印支-海西运动阶段。成矿年代均晚于侵入岩形成年代,说明矿体经历了多次热液交代过程。  相似文献   
25.
点云数据三维建模主要是对目标物体的表面进行网格建模。三角形作为三维建模的基本表示元素,不仅性质简单,而且可以有效地表示物体表面复杂的几何属性。Delaunay三角网是当前使用最广泛的三角剖分方法,它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狭长三角形的产生,并且无论从何处开始建网都能保持网型的唯一性。本文在已有生长算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算法:即在二维生长算法的基础上,利用空间三角形的法向量来进行第三点的搜索构建空间三角网。该算法的优点是:适合大量点云数据构建空间三角网、构建的空间三角网可以很好地反映出物体的表面特征。  相似文献   
26.
27.
李东升  马玉宝 《四川测绘》2008,31(5):227-231
在测量领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系统已广泛用于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以及地形测量等各个方面。本文以大型工程测量控制网为例,概略叙述GPS在大型工程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8.
对产出于川南和滇北交界处杏仁状玄武岩中的沥青进行了微形貌特征研究.沥青呈皮壳状、圈层状、杏仁状、致密块状产出于杏仁状玄武岩的晶洞、气孔或裂隙中.沥青的螺旋生长花纹表明沥青是由热液相或气相转变为固相的,沥青中的气孔构造是沥青中的天然气(主要为甲烷)从沥青的气孔逸出的佐证,也表明沥青是成矿热液中的原油受热(> 300℃)发生热裂解的产物.沥青的元素组成、H/C比值、反射率以及微区X射线衍射、水晶晶体中的包裹体均一化温度等测试结果表明,川南普格石油热演化与变质程度比滇北昭通石油要高.沥青的碳同位素δ13C在-25‰~ 31‰之间变化,表明沥青具生物成因,有机质来自下二叠统的碳酸盐岩.川南普格玄武岩有利于气藏的形成,滇北昭通玄武岩则有利于油藏的形成.  相似文献   
29.
沥青、自然铜常常与石英出露于杏仁状玄武岩暗色团块的矿物颗粒间或间隙中。自然铜的晶出是在成矿热液中的有机质几乎裂解为沥青和天然气之后。自然铜与沥青的产出互为负相关关系,即暗色团块中的沥青或沥青与石英越发育,沥青中的自然铜含量越低,其附近或周围的自然铜与石英也越发育,但这两者晶出的时间与空间间隔极短,它们之间形成的先后关系依次为:石英→沥青→自然铜。沥青的碳同位素、化学组成及红外光谱测试表明,暗色团块及裂隙石英脉中玄武岩捕虏体中的沥青是生物成因的石油沥青。包裹体测温与拉曼分析给出,成矿热液中的有机质需在较高温度下(>350℃)才能裂解为沥青与天然气(CH4),成矿热液温度越高,有机质成熟度就越高,沥青中的有机碳含量也越高,残存在沥青中的自然铜含量就越低。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