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26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21.
文章基于三维地质建模与地学统计分析相关理论,在江西相山铀矿田主要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的研究认识基础上,运用地质建模软件SKUA-GOCAD,建立了居隆庵铀矿床的地形地貌、构造、地层和矿体三维数字模型,并开展了成矿有利信息定量提取分析。运用三维证据权法和三维信息量法对居隆庵铀矿床开展了“定位-定量-定概率”的隐伏矿体三维定量预测研究工作。通过对矿床定量预测获得了成矿高值区,圈定了5个靶区(3个A级靶区和2个B级靶区),并开展了资源量估算,计算出总资源量为10 983 t。预测结果表明居隆庵矿床找矿潜力巨大,研究成果为该矿区的后续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同时也为相山盆地铀矿床的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22.
为了解决研究区数据标准不统一等问题,结合科研生产实际,文章编制了二连基地钻孔、图件、文档数据库的数据模型,制定了相应的质量检查与质量控制措施。据此模型,分别构建了二连基地钻孔、图件、文档数据库,形成了二连基地铀资源多元信息数据库。二连基地多元信息数据库的构建,便于科研生产人员进行检索、查询、数据分析、信息提取和成图等。以该数据库为基础,开展了三维建模分析、沉积建造特征研究等示范研究,有效支撑了二连盆地各项铀矿地质科研生产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23.
在三维建模及定量预测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开展成矿过程研究,通过数值模拟获取可用于隐伏矿预测的参数,据此建立一套完整的基于矿床学成矿过程研究和矿产勘查学综合信息找矿研究的隐伏矿双向预测评价方法和流程。结合甘肃以地南金矿探讨大比例尺隐伏矿体三维地质建模过程、三维定量预测、成矿过程数值模拟和双向预测评价的方法体系。采用三维定量预测理论和数值模拟双向预测的方法在示范区综合圈定7个预测靶区,在三维定量预测评价过程中分别采用证据权重和信息量的方法计算单元块体的找矿概率,在成矿过程数值模拟过程中分别利用块体的空隙压力值(pp值)和体积应变值(vsr值)圈定有利成矿部位。应用实例表明采用基于成矿过程数值模拟的隐伏矿双向预测方法开展深部隐伏矿的预测评价可有效降低矿产预测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实现对矿产资源的“定位-定量-定概率”预测评价。  相似文献   
24.
诸广长江铀矿田长排地区,浅部勘探程度较高(小于-500 m的浅表),对深部的研究和成矿预测较少,建立该地区-2 000 m以浅的三维地质模型丰富了这一领域的内容。基于矿体展布和构造特征,借助多年研究成果和野外地质勘探资料,通过3DMine软件建立了长排地区地表模型、钻孔数据库、矿体模型、岩体模型和构造模型,展示了整个地区地形、岩体、矿体、构造和钻孔数据库的空间展布特征,阐述了各类三维模型的构建方法,总结了矿体和岩体、构造之间的关系,基于模型,进行了深部钻探选址工作,验证钻孔取得显著成效,指出了下一步找矿方向,为长排地区深部成矿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5.
江西省桃山地区花岗岩型铀矿预测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省桃山地区是我国南方四大花岗岩型铀矿田之一,铀成矿条件极其有利。前人在桃山地区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但是缺乏对整个桃山地区地质、物探、化探和遥感等多元信息的综合集成和铀矿产的定量评价工作。从大布等典型铀矿床的剖析入手,厘定了模型区铀成矿要素和预测要素,总结了区域岩性、构造、蚀变与铀成矿的关系。提取预测要素,在GIS平台上圈定并优选了最小预测区,并指出了桃山地区铀资源量扩大的前景及方向,认为桃山断裂南西段铀找矿应以硅化带亚型为主,桃山断裂北东段找矿应以碎裂蚀变岩带亚型为主,北东段深部找矿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26.
朱鹏飞  陈建平  王功文  吕鹏  曾敏 《矿床地质》2006,25(Z3):515-518
文章应用地质异常成矿预测法、蒙特卡洛法和分形方法对中国铜矿资源潜力进行定量评价,以此为基础与其它5种铜矿资源潜力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研究得出:不同方法对中国铜矿资源潜力的评价结果总体符合正态分布,因此,多种评价方法所得结果的数学期望可以认为是更可靠的资源潜力评价。  相似文献   
27.
针对城市光伏屋顶类型多样致使样本不平衡,高空间分辨率卫星影像光伏屋顶提取问题,提出了一种材质和倾角属性筛选的方法。通过选取天津市南开区、红桥区、和平区、河东区卫星影像,利用标注于光伏屋顶的材质和倾角两种属性筛选出样本均衡的数据集,借助TensorFlow框架下集成的U-Net算法并合理设置参数,得到了光伏屋顶提取结果,并与未利用材质和倾角两种属性筛选情况下的光伏屋顶提取结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提取精度较高,尤其是对于研究区域不常见的光伏屋顶,能够提取出更为完整准确且边界清晰的结果。  相似文献   
28.
新世纪以来,我国铀矿地质勘查领域重大理论和技术创新成果,极大地改变了我国砂岩型、热液型铀矿的找矿思路、找矿方向,引领、支撑了系列找矿重大突破,重塑了铀矿勘查新格局。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20余年来铀矿地质科研布局的总体思路与演进方向;然后总结了铀矿重大基础地质与成矿理论研究进展,系统凝练了地质、物化探、遥感、钻探工艺、分析测试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及核心勘查装备研制成果,梳理了铀资源预测评价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成效;最后,在重大基础前沿和成矿理论、先进铀矿勘查技术研发、非常规核能裂变资源勘查技术研究、数字铀矿勘查技术开发等方面提出了未来10~15年主要发展趋势和方向,指出在“双碳”目标和核能大发展对铀资源保障需求背景下,必须继续坚持并加强铀矿地质科技创新,高质量引领和推动“新区、新层位、新类型、新深度”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29.
建立三维数字地质模型可以实现各类地质实体、构造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三维空间展布和可视化,挖掘矿床深部及外围隐伏矿体,从而达到深部找矿预测的目的。文章在收集和处理彬长地区基础地质和铀矿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利用三维建模平台建立了地形地貌模型、钻孔模型、地层模型、断裂构造模型、含矿目的层直罗组下段辫状河推测河道中心线模型、氧化—还原过渡带模型、矿体模型,实现了各成矿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三维可视化。对彬长地区进行了三维地质模型分析,结合区域砂岩型铀矿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规律,认为彬县亭口镇-炭店具有较好的铀矿成矿条件,是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重要的铀矿找矿远景区。研究成果为该区域下一步找矿预测、铀矿勘查及深钻布设等工作提供新的证据,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0.
建立以矿床规模为模型的区域矿床成矿潜力指标,一方面可用于区域矿产资源规模的定量化评价和预测;另一方面,在区域资源定量化评价过程中,可用于对矿床时间谱系的研究.同时,使用矿床成矿潜力指标对西南三江北段地区铅锌、铜、银矿进行了区域资源潜力评价,得到了成矿潜力预测图,最后使用成矿概率法则对西南三江北段矿产资源总量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