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67篇
海洋学   8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了研究滇西北的新构造运动, 笔者在1981年的工作中, 首先对剑川及邻区盆地的第四系进行了详细的观察与研究, 建立了娜川盆地的第四纪地层系统。在此基础上、1982年又对全新统作了详细的划分。在这以前, 赵国光也曾对这一带的更新统作过较为系统的划分, 而对于滇西北及云南省的全新世地层, 前人还没有系统的划分意见。  相似文献   
82.
以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风险评价和管理为目的,选择灾害易发程度、受威胁人口数、威胁基础设施的数量和等级为评价指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中的CCR模型对位于广州市萝岗区的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风险大小进行排序和分组,并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验证分析.研究表明,运用DEA方法的CCR模型并选择合理的评价指标对地质灾害风险...  相似文献   
83.
为了解自末次间冰期以来这一地区的古海水表层温度变化,应用气相色谱技术对取自冲绳海槽东侧的Z14?6孔的长链(C37)不饱和烯酮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该孔Uk37在0.83—0.95之间,其变化趋势与两种浮游有孔虫N.dutertrei和G.sacculifer的氧同位素组成一致。根据Uk37重建的SST在24.0—27.5℃之间变化,最高值27.5℃出现在MIS-5,最低值24℃出现在MIS-2(LGM)。从LGM到全新世SST增加约2℃。这与早期在附近地区根据Uk37重建的SST变化趋势一致。根据重建的SST自LGM以来的变化,作者认为现代黑潮洋流系统最晚在约10kaB.P.后已在冲绳海槽重新建立。许多早期研究揭示的黑潮在7.5—7kaB.P.的加强可能与全新世大暖期有关。  相似文献   
84.
文章根据一系列野外调查和年代测定以及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测试分析,阐述了南海北部早更新世湛江组和中更新世北海组的沉积相、化学组分、磁化率等特征,并描述了该区构造变形、褶皱、断裂和火山活动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本区在0.9~0.7MaB.P.的早-中更新世转换期间(中国第三大构造-地貌阶梯主隆起期)发生了一系列构造活动,导致了沉积相由海陆交互相向陆相的转变、大陆风化和剥蚀作用的增强、海平面急剧下降、火山强烈喷发以及褶皱、断裂和不整合面的形成。这种事件群发性所指示的构造活化与中国大陆其他地区的记录相似,例如,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华北、华东和西部;同时指示,青藏高原的阶段性隆升不仅导致其自身构造-地貌-气候的剧变,而且引起了周边地区乃至中国和东亚大陆环境的剧变。这种构造运动可能是在气候-构造旋回的规律下,受气候-构造耦合系统的控制,即受内外动力系统的控制,或全球构造系统和全球气候系统的控制。  相似文献   
85.
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环境地球科学科普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众参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为此需要大力开展科普教育。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地球科学科普教育是以人地关系为主题的,目前宜从下列方面开展活动;一是广泛宣传生态因素(包括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限制作用;二是普及与矿产资源开发相关的知识,特别是关注矿山开采的生态环境效应,以增强民众自觉节约资源、保护自己生态环境的意识。  相似文献   
86.
资源和环境是一个自然体的两种功能,应当将资源和环境问题置于一个系统中来研究,在资源开发的始端到资源利用的全过程,统筹兼顾环境保护,逐步转变先污染后治理的被动局面。一个区域的现代化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直接受当前科技条件下资源环境一体化开发程度的影响。因此,认真研究我国东、西部地区资源环境系统的特色是地球科学的当务之急;其中,不仅需要加强对矿产资源和能源的环境效应研究,而且特别应重视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等可再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研究,以保护好生态环境。在这方面,先发展的广东省提供了一些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87.
山东半岛和苏皖北部的第四纪火山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半岛和苏皖北部的第四纪火山岩常与黄土共存于同一地质剖面中;山东黄土发育年龄与黄河中游地区的类似,在华北黄土带內的黄土地层具有等时面的意义。因此,根据黄土与火山岩的地层关系大致可以推断火山活动年龄。第四纪火山岩、火山岩烘烤层、以及黄土的热释光年龄测定数据表明,研究区的第四纪火山活动可分为四期,年龄分别为1.15—1.03、0.86—0.72、0.55—0.33和0.02 Ma B.P.。由于第四纪时期火山多期次活动,山东黄土层中有可能存在火山灰层。  相似文献   
88.
朱照宇 《地球化学》1994,23(1):69-79
实地考察研究了中国黄土分布区及其它地区上新世末期以来的各种地质事件,用多种测年法和古土壤断代法确定了黄土、水系、沉积、侵蚀、火山、断裂等气候和构造事件的发生年代,指出第四纪事件具有一种准周期为0.4Ma的同步群发性,提出了一种描述地球内外地质动力全球性变化的“气候-构造旋回”模式。  相似文献   
89.
对位于百色盆地西北缘、厚约5 m的东升剖面连续取定向样品, 进行岩石磁学和古地磁记录的研究. 典型样品的矿物学和岩石磁学结果表明沉积物中存在源于碎屑的粗颗粒钛磁铁矿和成土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细粒赤铁矿以及超顺磁磁赤铁矿. 它们伴随剖面沉积物不同阶段的成土作用, 历经了多次形态和类型的转变过程. 选取平行样品分别进行0~680℃的热退磁和0~80 mT的交变退磁实验. 两种方法的退磁结果均显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磁性组分的存在. 在100~350℃范围内, NRM强度快速衰减掉60%~90%左右, 磁性组分较稳定的趋向原点, 当温度大于400℃时磁性组分波动很大, 无法分析高温范围内磁性组分特征. 100~350℃范围内稳定的磁性组分, 代表了主要由后期成土作用而形成的细粒赤铁矿携带的剩磁, 反映了沉积后风化作用过程中铁氧化物转变时的地球磁场特征. 结果表明无法通过磁学方法获取剖面沉积物的形成年龄.  相似文献   
90.
对南海南部陆坡86GC柱状样的有孔虫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并采用古生态转换函数FP-12E估算了古海水表层温度。分析结果表明,该柱状样所处区域自MIS3晚期以来一直处于溶跃面之上,碳酸盐溶解作用很弱,仅在大约8 000 a BP以来具有部分溶解作用;不同生态特征浮游有孔虫丰度的变化,指示约30 ka BP以来,南海南部表层海水温度(SST)逐步增高,盐度呈降低趋势,反映了末次冰期以来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钻孔所在区域水深加大、碳酸盐溶解作用增强、海水盐度降低的过程。转换函数计算得到冬季SST为(22.8~27.4)℃,夏季为(28.1~29.5)℃,季节温差为(2.1~5.3)℃,与前人在附近区域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末次冰期晚期与冰后期的夏季SST值差别不大,最大变幅仅1.4℃;冬季SST变化则较大,最大变幅达4.6℃。由于转换函数法本身存在误差等原因可能导致上述数值并不确切,但其反映的温度变化总趋势应该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