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67篇
海洋学   8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甜水海钻孔TS95若干地球化学指标的非线性分析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关联维分析和R/S分析对西昆伦甜水海孔TS95的4项指标(FeO,Fe2O3,Fe2O3/FeO和有机碳)进行分析,发现它们存在明显的混沌特征和Hurst现象,4项指标的混沌吸引子分别为:FeO-2.8;Fe2O3-3.2;Fe2O/FeO-2.9;有机碳2.5,饱和嵌入维数为5到6,表明控制该地区气候环境演化的动力系统是由有限维数确定的混沌系统,构筑该系统所需变量至少3到4个,最多5到6个,这种体上与深海氧同位素比较接近,与黄土剖面一些指标差异较大,4项指标折Hurst指数(FeO-0.85;Fe2O3-0.76;Fe2O3/FeO-0.65;有机碳-0.74)显示该地区气候环境演化存在明显的持续性成分,这与早期的研究一致,很可能与青藏高原的构造抬升有关,表明除了全球性气候环境波动背景外,局域性因素,如肝藏高原构造抬升和未海地区水系变迁,都会在各种气候环境演化的替代性指标上有所反映。4项指标Hurst指数的差异可能反映FeO容易迁移,受到了流域水系变化的影响,因而有机碳和Fe2O3可能是反映这种环境演化持续性分更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42.
为了查明单一生态系统下表土中高等植物来源长链正构烷烃单体氢同位素(δ^13Cn-alkanes)的变化特征,从华北张家口市万全县大麻坪玄武岩风化壳随机采集了12个表层土壤样品,用来分析其长链正构烷烃分子组成特征及其单体碳(δ^13Cn-alkanes)、氢同位素,同时分析了其总有机质碳同位素(TOC,δ^13Cn)变化.结果表明δ^13Cn和来源于陆生高等植物的4个代表性的占优势地位的长链正构烷烃(n-C27,n-C29,n-C31,n-C33)的13Cn-alkanes在这12个样品中都非常稳定,仅有很小的变化幅度,这两类碳同位素数据均表明其上覆植被的光合作用类型构成非常均一,可以视为由纯C3草本植物构成.相应的这4个主要长链正构烷烃的Dn-alkanes变化幅度比较大,整体而言,相对丰度越高的同族体分子,其Dn-alkanes更为偏负,且其变化幅度更小.然而,这4个主要长链正构烷烃加权平均Dn-alkanes值约30‰的变化幅度小于先前研究当中报道的同一地点不同现代陆生C3草本植物之间长链正构烷烃Dn-alkanes值的变化幅度,甚至小于同一植物种长链正构烷烃Dn-alkanes值的季节变化幅度.由于表土和沉积物中长链正构烷烃来源上的相似性,即它们都来源于多种植物的混合,因此,我们的结果对于沉积物,尤其是其有机质为原地植物来源的陆相沉积物的长链正构烷烃单体氢同位素组成的古气候、古环境、古水文信息的精确解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3.
蓝田盆地新生代时期地层以蕴含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而备受关注,尤其是公王岭和陈家窝第四纪黄土地层中曾经分别发掘出了蓝田猿人头骨和下颌骨化石.基于过去对中国北方黄土高原第四纪黄土的深入研究,针对本区沉积物的磁性地层的研究似乎变得相对容易.但由于蓝田盆地毗邻秦岭北麓,区域构造地貌发育,第四纪风成沉积序列发育常常并不完整,这给特...  相似文献   
44.
主要依据沉积柱状样的颜色、粒度、矿物分布及其地球化学等特征,结合微体古生物记录等对南海南部陆坡末次冰期以来的沉积环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冰期一间冰期气候变化引起的海一陆变迁、通道启闭和上升流活动等造成了南海南部陆坡区的古沉积环境曾一度发生明显改变.其中在末次冰期期间,由于海平面降低,搬运入海的陆源物质增加,造成海洋生态环境相对较差;同时由于该区域水体相对较为封闭,水体交换减弱,陆坡区海底的沉积环境基本上为还原状态.冰后期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海洋生态环境趋好,特别以全新世早期为最佳;并且由于水体的流通状况改善,该海区深层水的氧气补给量也增加.  相似文献   
45.

Heinrich 1(H1)事件,是末次冰消期内一个重要的千年尺度的古气候事件。南海不同海域沉积物磁学性质对H1事件的响应存在差异,因而磁学参数的多解性应予以关注。本文选取南海西北部陆坡具有良好年龄框架的PC338岩芯顶部370 cm段(底部年龄20.5 ka B.P.),进行详细的磁学性质分析,并利用IRM获得曲线组分分离方法和高场磁化率值等参数,试图为区域气候变化的沉积物磁学响应给出合理解释。结果表明,在H1事件发生时,碎屑成因的磁铁矿(IRM_(C2+C3))和顺磁性组分(χp)明显降低,这反映了源区化学风化的减弱,指示南海北部冷干的气候条件;另外,H1事件发生时,南海西北部陆坡的赤铁矿含量较高,这与海平面降低造成的红河源区的赤铁矿输入增多和暴露的大陆架处于氧化条件有关。H1事件时期,东亚季风区呈现末次冰消期以来最干旱的气候特征,主要受控于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的减弱迫使热带辐合带南移和热带太平洋类La Niña的气候条件这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46.
美国西部Owens湖地球化学记录及其古气候意义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美国加州中部Owens湖的稳定同位素、稀酸可溶相锂元素浓度及其它地球化学指标揭示本区0.155MaB.P.~62500aB.P.间的气候变化。在0.155~0.140MaB.P.,0.122~0.114MaB.P.,91000~83000aB.P.和72000~62500aB.P.期间,气候冷湿,对应于深海氧同位素(MIS)6,5d,5b和4阶段。  相似文献   
47.
广东沿海陆地地质灾害区划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研究中使用了主要地质灾害(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基下沉、地裂缝、水土流失、港口淤积等)大量的野外调查和文献资料的实际数据,根据综合分析并运用"灾害密度”和"灾害强度”2种指标,将广东沿海陆地划分出9个地质灾害一级区及其所属的32个二级分区,其中包括10个重灾区、10个中灾区和12个弱灾区.首次编制了基于数据库和GIS的1:50万广东沿海陆地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与区划图,为地质灾害发育规律的理论研究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基础信息和实际数据.分区的结果揭示了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地质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48.
山东半岛及苏皖北部黄土地层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根据山东半岛和南京地区大量野外实测黄土剖面和热释光,^14C测年数据,首次指出山东半岛最老的黄土层位为L9,年龄约0.8MaB.P.,南京地区下蜀土(黄土)的最老层位为L6,年龄约0.63MaB.P.。本文所建立的S0-L9黄土-古土壤的年代地层序列为本区与黄河中游地区黄土对比提供了基本证据,并进一步证实了黄土层的“等时面”意义。  相似文献   
49.
广东沿海陆地地质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新的野外实地调查和大量文献资料的综合分析,探讨了20世纪后半叶广东沿海陆地主要地质灾害(包括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基下沉、地裂缝、水土流失、港口淤积等)的时-空分布特征和规律,为沿海防灾减灾战略和陆地经济建设规划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50.
华南沿海B/M界线附近的群发地质事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距今0.7Ma的B/M古地磁极性界线附近,华南沿海发生了一系列地质事件,其中包括火山喷发、断裂、褶皱、不整合、侵蚀、玻璃陨石撒落及气候突变事件。这种突发性的事件群是受地球星体运动统一控制的,并具有某种周期性,可与中国北方和其他大陆对比。文中提出了新灾变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