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4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134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撞击坑统计技术在行星表面定年应用中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撞击坑大小-频率统计技术在其理论基础与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尚未引起国内外行星地质学界的广泛关注.使用该技术分析行星表面的年龄时,应注意:(1)由于晚期大轰击事件的存在,该技术不能用于估算内太阳系天体表面老于~38亿年的地质体的年龄;(2)由于内、外太阳系的撞击历史不同,不能直接使用月球上的撞击坑的产生方程估算外太阳系天体表面地质单元的绝对模式年龄;(3)由于二次撞击坑的干扰,须谨慎使用小撞击坑统计估算年龄;(4)分析撞击坑统计的结果前,首先需分析统计区的饱和状态;(5)避免使用太阳入射角小的影像数据统计撞击坑,避免选择地形复杂的区域作为统计区.另外,建议优先使用相对分布法、并结合累积分布法分析撞击坑统计的结果.  相似文献   
62.
2013年4月20日芦山地震(MS 7.0)发生前后,位于三峡库区的次声监测阵列记录下了一系列的次声波与重力波信号。文中首先对不同类型的地震次声波以及重力波做出概念上的区分,然后处理、分析采集到的信号,一一判定信号的类型,厘清次声信号、重力波信号与地震事件间的联系。文中讨论了次声压和大地垂直起伏运动之间的线性耦合,使用简正波叠加的方式生成了仿真地震波,并与次声波进行比较,判定4月20日接收到的地震次声波为本地次声波,次声波形与大地垂直运动速率的波形具有极高的相关度。文中还使用基于S变换的时频分析、基于互相关系数的时差计算以及三角阵定向等方法,对4月18日及22日接收到的重力波做了来波定向。经计算,4月22日来波方向约为254.3°,波速约为9 m/s,关联度最强的地震事件为21日凌晨发生的芦山地震余震(MS 4.9),三角阵对芦山地震震中的反方位角为267.7°,方位角误差为13.4°;18日来波方向约为220.2°,波速约为28 m/s,关联度最强的地震事件为4月17日发生的云南大理地震(MS 5.1)及其余震,三角阵对此震中的反方位角为244.7°,方位角误差为24.5°。  相似文献   
63.
      利用不同类型鱼嘴状石香肠构造恢复能干层原岩的初始厚度,并进一步分析原岩发生在应变椭球Z轴方向和X方向 的线应变,以应变差折射流变计的方法为基础,推导出一种求相同基质中相邻能干层粘度比的估测方法。以湖北大冶铁山 地区采集的两块鱼嘴状石香肠标本为例进行了应用尝试,得到大理岩基质中两层不同的角岩鱼嘴状香肠体的粘度比分别为 3.07和0.75。  相似文献   
64.
本文介绍了基于月尘扬起机制的"动态喷泉模型",分析了月尘扬起的过程;最后提出了"带电月尘活动电磁感应模型",计算得到月面明暗交界处带电月尘活动产生的感应磁场强度小于0.0064nT.本文证明带电月尘的活动对月球磁场的影响微小,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65.
三峡水库蓄水对库区孕震环境及潜在震源影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三峡水库蓄水对库首区孕震环境影响有多大,是否需要对潜在震源的划分方案及现行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做出调整、改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综合分析了三峡水库蓄水前后形变、重力等同步观测资料;论述了蓄水对库首区孕震环境与潜在震源可能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研究设想。  相似文献   
66.
利用影像云纹法和GIS恢复了天然缝合线的三维形态,通过结果与标本的对比分析,证明了此套技术在实验室小构造分析中的实用性.通过处理缝合面的高程文件得到了各种形态的二维数字剖面,这些剖面更加全面地反映了标本的二维形态信息,且与天然缝合线的相似性较大.基于三维数字信息可以提取各种缝合线特征数据,如沟谷密度、搬运量大小、粗糙度等,这些数据可以反映缝合线在形成过程中的应力状况及物质迁移情况.  相似文献   
67.
酒泉盆地南缘老君庙构造带应力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老君庙构造带处于酒泉盆地南缘新生代前陆冲断带上,纵向上,叠置于早白垩世断陷盆地的南部隆起和石大凹陷之上。利用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计算,分别对酒泉盆地南缘山前冲断带的老君庙构造带新生代平面断裂系统及老君庙构造带西段北东向地质剖面进行应力场分析。通过与油气分布区域的对比,得出了以下结论:应力场数值模拟X方向位移场显示构造带西侧的断层具有左行走滑性质,构造带中部以逆冲为主,东部断层位移具有右行走滑的性质;Y方向位移场显示断层位移具有左行走滑性质。老君庙构造带上高应力区中所圈闭的低应力区是油气聚集最有利的区域,应该把这些应力圈闭区域作为油气勘探的重点,如庙西背斜、老君庙推覆体中盘、下盘以及老君庙背斜翼部等低应力圈闭区。  相似文献   
68.
首次报道了宁夏贺兰山地区上寒武统阿不切亥组发育的一套典型灰质风暴岩。在该风暴沉积中发现底面侵蚀构造、砾屑叠瓦状构造、放射状组构、生物扰动构造等,为典型的浅水风暴岩。该组下段发育鲕粒灰岩、砾屑灰岩以及泥质条带灰岩等;中段鲕粒明显减少,变为含砾屑、藻屑灰岩,泥质条带灰岩;上段出现白云质灰岩,表明为潮下浅滩沉积环境。该风暴岩的发现对重建宁夏贺兰山地区中晚寒武世岩相古地理及等时区域地层对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9.
岩石流变性质的构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利用地质构造特征获取岩石流变信息的方法,包括就变折射,劈理折射,膨缩石香肠构造和能干层褶皱作者利用石香构造求得北京西山方解石石英脉的应力指数在3.06-7.69之间,与云母大理岩的粘度比在8.74-20.27之间;而硅质条带的应力指数在2.25-3.93之间,与白云岩的粘度比在2.38-4.26之间。  相似文献   
70.
陕甘川邻接区基于MAPGIS的金成矿远景区预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陕甘川邻接区金矿床的展布与滑脱挤出构造、特别是不均匀滑脱关系非常密切。为了定量分析不均匀滑脱与金矿的关系 ,专门研制了自动追踪断裂求取弧形滑脱断裂曲率的计算机软件。经MAPGIS空间分析和多次实验证实 ,区内大中型以上金矿与曲率大于 4的点的密度区关系密切。用Grsip软件 ,对研究区进行断裂密度统计 ,再与金矿床进行MAPGIS空间分析 ,发现断裂密度在 10 0 2 40时 ,对金矿最有利。将研究区的印支—燕山期岩体依出露面积大小划分了大、中、小岩体和岩脉 4种规模的侵入岩。对侵入岩与金矿床MAPGIS空间分析 ,得出了中、小型岩体和岩脉的成矿有利区间分别为岩体边界向外扩展 70 ,6 0和 40个MAPGIS单位的环带。在进行MAPGIS空间分析过程中 ,还分析出研究区的金矿与该区应力异常区也有密切关系 ,但金矿与地层的关系不密切。最后 ,利用MAPGIS空间分析工具对陕甘川邻接区以上金成矿有利因素进行相交分析 ,圈定出 14个一级金矿远景区 ,19个二级金矿远景区和 11个三级金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