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2篇
  免费   240篇
  国内免费   264篇
测绘学   196篇
大气科学   238篇
地球物理   187篇
地质学   647篇
海洋学   292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119篇
自然地理   10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81.
首先介绍GPS RTK技术的局限性,然后分析基于GPS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络虚拟参考站的基本原理、数学模型,根据综合误差线性内插原理计算虚拟参考站的综合原始观测数据,求出流动站的定位结果;然后就某市建立的虚拟参考站网络的实测数据进行动态、静态精度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虚拟参考站技术扩大GPSRTK的使用范围,提高动态测量的精度,其开放式的数据服务使VRS技术成为Net Work RTK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82.
介绍了利用松弛搜索法对Klobuchar模型的参数进行拟合,并利用IGS提供的IONEX格式对全球电离层数据进行试验分析,获得了可靠的结果。  相似文献   
83.
遥感数据处理中的现代人工智能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建文  陈雪 《遥感学报》2009,13(S1):237-244
数字遥感卫星技术和地面数字处理技术开始于20 世纪60 年代, 以1974 年成功发射的陆地卫星和获取的MSS 多光谱遥感数据为标志, 开启了40 多年数字图像处理方法的探索之路, 不断地将遥感数据转化为有用的信息和知识, 在帮助人类勘察资源能源, 增加社会财富积累, 应对自然灾害与全球环境变化, 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 学界针对遥感数据表现出来的非线性问题, 不断探索新的模型, 引入最新的数学成果, 其中遥感数据智能处理算法与系统集成经历了10 多年的积累, 成为现代遥感图像处理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4.
改进的P-SVM支持向量机与遥感数据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睿  马建文 《遥感学报》2009,13(3):445-457
本文介绍了将P-SVM算法引入多光谱/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分类, 并且展示了卫星ASTER和航空ADS40数字影像分类的技术过程和结果验证。结果表明:P-SVM方法的分类精度不低于SVM, 并减少了时耗。  相似文献   
85.
针对青海地区地理环境的特点和大地控制网的现状,从GPS控制网设计与布测、数据处理、控制网质量检测和成果管理等方面对青海地区三级GPS大地控制网的建立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在高原困难地区建立GPS网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86.
随着全站仪测角测距精度的提高,在高程联测中,用EDM高程导线测量代替三四等水准测量,成为外业高程测量的重要方法之一。分析了影响EDM高程导线测量精度的因素,讨论了提高EDM高程导线测量精度的办法,提出了效率函数的概念,并以某测区三级GPS大地控制网高程联测数据为例,从精度和效率方面进行了计算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87.
采用基于"拉格朗日"粒子追踪方法的油粒子数值溯源模式,引入天气预报中的"集合预报"方法,考虑气象、海洋环境背景场误差因素,研究无主溢油源的集合预测方法。对某次渤海中西部溢油溯源事件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溢油源集合预测分析结果与溢油源实际调查情况相符,表明无主漂油源集合预测方法科学、结论可信。  相似文献   
88.
渤海的环流、潮余流及其对沉积物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42,自引:2,他引:42  
阐明渤海环流和潮余流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沉积物输运之间的关系。本文根据80年代以来的实测海流资料得到:辽东湾的环流是顺时针向的;黄河三角洲外海存在着一支流向东北偏北向流,与辽东湾西部的东北向海流相接;渤海湾内的环流北部为反时针向,南部为顺时针向回转的双环结构。上述环流趋势与渤海沉积物分布相一致。渤海沿岸主要入海河流的特征矿物分布正是上述环流存在的最好佐证。文中进一步讨论了潮余流分布特征及其对渤海环流的贡献。  相似文献   
89.
渤海的环流、潮余流及其对沉积物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阐明渤海环流和潮余流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沉积物输运之间的关系。本文根据80年代以来的实测海流资料得到:辽东湾的环流是顺时针向的;黄河三角洲外海存在着一支流向东北偏北向流,与辽东湾西部的东北向海流相接;渤海湾内的环流北部为反时针向,南部为顺时针向回转的双环结构。上述环流趋势与渤海沉积物分布相一致。渤海沿岸主要入海河流的特征矿物分布正在上述环流存在的最好佐证。文中进一步讨论了潮余流分布特征及其对渤海环流的  相似文献   
90.
海岸河口潮流数值模拟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45,自引:2,他引:45  
李孟国  曹祖德 《海洋学报》1999,21(1):111-125
对海岸河口地区潮流场的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归纳总结和评述,对潮流数值模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