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50篇
测绘学   70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10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为解决声线跟踪精度与计算量之间的矛盾,在常梯度分层声线跟踪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波束测深的声线跟踪自适应分层方法,即利用Douglas-Peucker算法对原始声速剖面数据进行筛选分层。给出了不同阈值的分层结果,并对等间隔分层与自适应分层的声线跟踪结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自适应分层法能够顾及到声速结构变化规律,有效提取声速变化节点,克服了人工选点的不足;在相同计算量情况下,自适应分层法声线跟踪精度要优于传统的等间隔分层法。本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声线跟踪精度与计算量之间的矛盾,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2.
近30年来的系外行星探测揭示了行星在宇宙中普遍存在的事实.为了深入研究适宜生命居住行星的普遍性,一方面需要了解宜居行星的特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分析已发现系外行星的分布特征,推算该类行星在恒星周围的存在几率.在目前已发现的系外行星中,凌星法发现的占据了绝大多数,如Kepler空间望远镜所观测的系外行星共有2344颗. 2018年Kepler正式退役,其科学团队发布了最终版的Kepler Data Release (DR25),包含观测季度Q1–Q17的恒星共198709颗.通过对Kepler数据的分析,使用逆检测效率法和最大似然分析法两种不同的方法对系外行星半径周期参数空间内的行星生成率进行了估算,同时将计算样本根据恒星的光谱类型进行分类,分别估算得到了F、G、K型的Kepler恒星周围的行星生成率及其整体的生成率.对于半径范围1–20 R(R为一个地球半径),轨道周期范围0.4–400 d的Kepler凌星系外行星,宿主恒星为F型时逆检测效率法和最大似然法估算得到的行星生成率分别为0.36±0.02和0.47±0.02,宿主恒星为G型时的...  相似文献   
63.
理论最低潮面定义和算法的应用问题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理论最低潮面定义的可能最低潮面含义,研究了定义实现算法的差异,发现了长周期分潮改正公式的错误。验潮站深度基准面的重新计算结果与采用值比较表明,在多数验潮站二者存在明显差别。指出在数字化海洋空间信息构建过程中,重新确定各站意义一致的深度基准面具有必要性。  相似文献   
64.
基于最低天文潮面的定义和算法,以中国沿海14个主要长期验潮站多年的潮位观测资料为依据,分析了最低天文潮面在中国沿海海区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沿海,最低天文潮面能够达到厘米级的稳定性,适用于作为中国海区的海图深度基准面。  相似文献   
65.
联合多代卫星测高数据确定中国近海稳态海面地形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联合多代测高卫星(Geosat GM和ERS-1/168,TOPEX/Poseidon(简称T/P)、变轨T/P,ERS-2,GFO)数据,基于强制改正法得到中国近海2'×2'格网分辨率的平均海面高模型;然后以EIGEN-GL04C重力场模型为参考模型,基于测高垂线偏差法精化得到中国近海2'×2'格网分辨率的测高大地水准面模型;最后联合移去一恢复技术和Gauss滤波技术,采用几何域法得到中国近海2'×2'格网分辨率的测高海面地形.利用中国沿岸长期验潮站平均海面高程信息,由直接推算法与平差法得出1985国家高程基准相对于所建测高大地水准面的垂直偏差分别为23.62±5.38 cm与22.33±1.07cm,与海洋学方法和GPS/水准方法得到的近期结果相近[1~2];扣除各自垂直偏差后的比较表明,由上述两种方法得到的海面地形模型的精度分别为±5.38cm与±5.23 cm.  相似文献   
66.
基于最小二乘潮位拟合传递法的数学模型,对短期验潮站海图深度基准面确定方法进行了研究。用实例对所提方法和《海道测量规范》中求取短期验潮站海图深度基准面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探讨了影响最小二乘潮位拟合传递法精度的因素。结果表明:最小二乘潮位拟合传递法用于确定短期验潮站海图深度基准面,具有较高精度,并且可从同步时间、地理环境及站间距离等方面进一步提高该法所得海图深度基准面的精度。  相似文献   
67.
联合T/P数据、T/P新轨道数据、ERS2数据、GFO数据、Geosat GM数据和ERS-1/168数据,用测高卫星记录点的位置信息直接计算沿轨大地水准面的方向导数,在交叉点处联合方位角推求垂线偏差,然后利用Shepard插值法得到了中国近海2′×2′格网分辨率子午圈和卯酉圈垂线偏差模型。将其与2′×2′分辨率的CLS_SHOW 99垂线偏差模型比较,在子午圈分量上的RMS为0.87,″在卯酉圈分量上的RMS为1.45″。  相似文献   
68.
根据Munk和Cartwright(1966)提出的响应法与Groves和Renolds(1975)作的正交潮改进,本文利用正交潮响应分析法和调和分析法的混合模型对某验潮站长期潮汐资料进行了分析。将分析结果与调和分析法作对比,结果表明正交潮响应分析法与调和分析法精度基本相同。关于长周期分潮、辐射潮和浅水分潮的正交响应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9.
一种基于数字伴潮海岸线的潮滩淹没区仿真算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伴潮海岸线(digital tide-coordinated shoreline,DTS)的潮滩淹没区仿真算法。此算法在建立数字潮滩模型和瞬时水位模型的基础上实时提取DTS。根据DTS的类型确定不连通的洼地,并快速计算其影响域,同时合理地确定潮滩与水面模型的表达方式,正确构建和显示淹没区。实验结果证明,本文算法在表达的准确性和计算的速度上明显优于传统算法。  相似文献   
70.
潮汐非调和常数对于港工建设、航运和军事活动等非常重要。基于模型法原理,实现了非调和常数的电算化,相对于手工来讲,提高了计算速度和精度,可应用于海道测量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