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2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142篇
测绘学   102篇
大气科学   129篇
地球物理   105篇
地质学   418篇
海洋学   74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65篇
自然地理   16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川东南小麦湿害、干旱、高温、冻害分布规律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川东南小麦生育期间湿害、干旱、高温、冻害等气象灾害的水平和立体分布规律,并提出了减轻灾害影响的适应性措施。  相似文献   
72.
本文研究了气候生态因子对小麦粒重的影响机制,揭示了影响川东南小麦粒种的主要气候问题,指出了提高小麦粒重和产量的适应性措施。  相似文献   
73.
本文根据田间试验资料,分析了小麦增叶速率与温度和叶龄的关系,建立了小麦增叶速率的气候生态模型,并就该模型在小麦生产上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4.
叶片是小麦进行光合作用的工厂,叶面积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植株光合作用,决定同化物的生产量。叶面积的变化规律是施肥、排灌等田间管理的重要依据。小麦叶片面积的变化比较复杂,图为土壤肥力和管理为中等偏上水平,适期播种的小麦群体相对叶面积指数的变化曲线。从图可看出,伴随着小麦叶片增加、分蘖消长和叶片增大,小麦叶面积的变化经  相似文献   
75.
专家系统在确定岩体结构类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工程地质工作中,岩体结构类型的确定是基础性的工作之一。本文利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专家的经验,采用专家系统的方法,并辅助以模糊数学方法,对岩体结构类型进行确定。经实际资料验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6.
武安斌  宋春晖 《甘肃地质》1993,2(1):25-34,T003
本文根据岩石类型、沉积构造、生物组合和指相矿物将西成矿田中泥盆统碳酸盐沉积划分为两个相带,7个相和11个亚相,即碳酸盐台地相带和碳酸盐台地边缘相带;台地潮坪相、局限台地相、半开阔台地相、开阔台地相、台缘前斜坡相、生物滩层礁相和礁相。可以看出,区内铅锌矿床的形成和分布明显受着碳酸盐沉积相带的控制。  相似文献   
77.
填表說明23—24頁中求所增水面寬若在分級水位間有河底轉折点,則必須自該轉折点,再分兩部分計算,即b_(L2)=[a′(1,2两点閒之4X/4Y值)]+[a′′(2,3  相似文献   
78.
已往,孔斜计算方法,过程烦琐,且容易弄错,斜孔投影方法也较烦琐,影响钻探地质编录多快好省地进行。近年来,在队党委的领导下,在同志们的支持下,通过实践及对以往各种方法的分析研究,对孔斜计算方法提出了改进,编制了孔斜校正表(表1)和孔斜测算表(表2),以查表代替公式计算,业在平面增量座标图上,用简单的图解法进行垂直和走向投影。实践证明,这种方法速度较快,使用范围较广,计算与校核方便,精度合乎要求,  相似文献   
79.
南海岩石圈结构与油气资源分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海是中国唯一发育有洋壳的边缘海,是世界四大海洋油气聚集中心之一。油气勘探表明,南海的油气田分布在北部、西部和南部陆缘沉积盆地内,而大中型油气田集中分布在西部海域盆地中,自北而南有莺歌海—琼东南盆地、万安盆地、湄公盆地、曾母盆地和文莱—沙巴盆地,且以含气为主,含油次之。此外,这一区域深水区还存在多个潜在的大型含油气盆地。研究发现,南海的油气分布与深部岩石圈结构有密切关系。在构造上,南海的含油气盆地位于岩石圈块体边缘或之上,受控于大型岩石圈断裂的发育与演化。在油气富集的盆地中,莫霍面显著凸起,与盆地基底形成镜像,地壳厚度最薄处仅数千米厚,热流值明显较周围地区高,热岩石圈厚度大大减薄。地震层析成像结果反映,这些盆地深部发育一条规模宏大的北西向上地幔隆起带,自红河口向东南穿越南海西部海盆,一直延伸到婆罗州东北部地区,在宏观上控制了南海的油气分布与富集。  相似文献   
80.
华北克拉通北部地区古-中元古代富碱侵入岩年代学及意义   总被引:9,自引:15,他引:9  
本文报道华北克拉通北部燕辽三叉裂堑系和辽-吉拗拉谷内一系列古-中元古代富碱侵入岩的锆石U-Pb年龄。这些岩体整体呈近东西向分布,与该地区同期发育的其他非造山球斑花岗岩、斜长岩和大红裕组火山岩都形成于拉张性构造环境,并构成了一条长近千公里的迄今国内外最古老的富碱侵入岩带。该富碱侵入岩带具有东部较老(〉1.8Ga)和西部年轻(1.7Ga左右)的特点,它提供了华北克拉通在1.85—1.70Ga期间处于裂解构造格局的最好证据,丰富了全球性前寒武纪超大陆裂解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