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4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100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4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6篇
  1949年   1篇
  1947年   2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四万年以来青海湖的三期高湖面及其降水量研究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孢粉学、地貌学与沉积学的证据揭示了青海湖自40kaBP以来经历了至少三期高湖面,即30-40kaBP,11-13kaBP,7.5-5kaBP。其中第一期与第三期的高湖面是全球性暖温气候的产物,第二期的高湖面同暖温气修及高山区冰川消融均有关系。根据M.N.Bydukko(M.И.Byлbiko)公式和J.E.Kutzbach公式计算年蒸发量,依据封闭流域全流域水面平衡模式,模拟了青海湖在第一期与第三  相似文献   
62.
40-30kaBP相当于末次冰期大间冰阶或海洋氧同位素MIS3晚期。青藏高原在岁差周期夏季高太阳辐射作用下,据古里雅冰芯与若干孢粉记录指示温度比现在高2-4℃,高原及邻区众多大湖的高湖面记录指示大范围降水丰沛。应用Kutzbach水能平衡方程推算了封闭湖泊流域(青海湖、扎布耶/拉果错、阿克塞钦/甜水海)年平均降水可达640mm,560mm,260mm,分别是现代降水的1.7倍,3倍,5倍。高原及邻区包括祁连山以北和云南部分区域在内的大降水对水系河流产生了重大影响。高原内部河湖串联,水系合并;如色林错、班戈错、纳木错串联为高原上最大的内陆水系;若尔盖古湖外流并入黄河水系;长江上游大水在三峡束狭形成强烈旋涡掏蚀成低于海平面的深槽,形成了深槽中、底部的砂砾沉积。这次高温大降水事件是由高太阳辐射导致的由青藏高原高温热低压加强、热带洋面增暖蒸发强烈、南半球越赤道气流增强共同作用而形成的高原特强夏季风,同时极地冰盖迫使西风带南移也可能加强了对高原尤其是西部的降水.H3事件(27kaBP)促进了高温大降水事件的结束,H4事件(35.5kaBP)则可能短期萎缩了夏季风,使高温大降水事件呈现不稳定性特点。  相似文献   
63.
第27届国际地理学大会于1992年8月9—14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笔者得到中国科学院批准和资助参加,于7月10日抵美,9月1日回国。除参加大会外,另参加8月5—8日的国际冻土协会理事会;访问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宇航局、马里兰大学地理系、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地理系;访问与游览了旧金山、洛杉矶等城市。现就地理学大会、全球变化研究讯息和美国大学地理系研究生培养三方面简报于后。  相似文献   
64.
用旁侧声纳、浅地层剖面仪, 多普勒流速仪(ADP), 对长江中下游(武汉到河口段)河床进行了走航式的勘测工作, 获得了底床沙波形态的空间分布数据. 根据波高参数可将底床沙波分成4类(Ⅰ, Ⅱ, Ⅲ和Ⅳ), 并剖析了与水面坡降-过水面积的关系. 据沙波分布特征, 并结合100个断面沉积物采集数据, 以及水文实测和模拟参数, 可将河床分为5段(A, B, C, D和E段). A河段属中游蛇曲河型向下游分汊河型过渡, 受到下游B段—黄石基岩河床的影响, 堆积搬运明显, 大型沙波发育, 不对称性强; 基岩控制的B河段上方, 沙波由小变大, 但随着向下游能量释放, 迅速变小, 床底呈明显的冲刷搬运的特点. C河段是本区典型的分汊河型, 曲率高, 心滩发育. 随着上游能量的释放, 床底堆积搬运显著, 大型复合沙波发育, 波长可达150~260 m以上, 波高5~7 m, 上覆小型沙波, 反映季节性搬运的特点. D河段的沙波总体规模小于A~C, 对称性指数变小, 床底呈较弱堆积搬运特点, 并逐渐演变至河口区E段的、以小型沙波为主的河床; 受双向流的影响沙波对称性强. 研究还揭示了本区大型沙波多出现在水面坡降为0.2×10-5~2.0×10-5和过水面积为10×103~35×103 m2的河床区间, 底床沉积物多为中沙. 沿程模拟流速(流量为60000 m3·s-1下)表明形成A, B河段大沙波的流速需要2~3 m·s-1以上, 而下游C, D河段则只需要1.2~2.0 m·s-1. 研究成果为流域管理和环境工程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5.
大别山位于安徽、湖北与河南三省边界地区,地理资料比较贫乏,因此,1953年中华地理志地形组的考察计划中,列入了穿过大别山的路线调查一项。 横越大别山的路线有好几条,作者选的是从安徽霍山到湖北罗田一线。一因  相似文献   
66.
中国现代冰川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中国西部具有世界上最高最大的山地和高原,提供了冰川发育的有利条件,成为世界上山岳冰川最发达的国家。这些冰川一方面构成流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许多大河的源头,一方面以其融水灌溉西北内陆干旱地区,成为干旱区农业赖以发展的主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67.
施雅风 《冰川冻土》2003,25(4):479-481
1974年初,外经部、交通部和总后勤部联合给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沙漠研究所(现为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下达任务,要求派冰川考察组对影响中(国)巴(基斯坦)公路建设的巴境内喀喇昆仑山区巴托拉冰川考察,以二年时间摸清该冰川的运动变化特征,提出中巴公路通过方案.  相似文献   
68.
近30a青藏高原气候与冰川变化中的两种特殊现象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30 a全球强烈变暖,水循环加快,冰川也加剧退缩。青藏高原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下垫面,既对全球变暖有正常的反应,也出现了异常特殊现象。这种特殊现象已发现两处:1) 青藏高原北部偏西冰芯记录降温0.6℃,相应的冰川退缩微弱,融水径流降低;2) 青藏高原东南部以岗日嘎布山区为代表,出现较多的冰川前进,可能指示降水量有较大的增加。上述事实指示气候变化与冰川响应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69.
天山乌鲁木齐河流域冰川地貌与冰期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乌鲁木齐河源于天山北列喀拉乌成山的北坡,区内保存着形态多样、较为清晰的第四纪冰川侵蚀与沉积地形.经过老中青数代人的考察研究,取得如下研究成果:1)查清了河源区冰川地形的分布与特征,运用冰川沉积学与地貌地层学原理对乌鲁木齐河出山口处的扇形地进行了冰川与非冰川成因的鉴别;2)基于地衣法、常规14 C与AMS14 C、TL、ESR、CRN(10Be)等多种定年方法的测年结果,并结合地貌地层学原理,建立了乌鲁木齐河流域小冰期、新冰期、末次冰期(MIS 2~4)、MIS 6与MIS12较完整的冰川演化序列,为我国第四纪冰川研究树立了一个典型范例.展望未来,乌鲁木齐河源区的冰川地貌演化模拟与古环境重建等需作进一步研究,喀拉乌成山南坡的冰川地形有待进行综合定年;若以乌鲁木齐河源流域冰期序列为参照,冰川发育与天山的构造抬升以及东、中与西段天山冰川发育是否具有一致性,天山地区是否保存有更老冰碛等科学问题尚待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0.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aleoclimatic changesoccurring in the Chaiwopu Basin since 730,000 yr.B.P., together with the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Chaiwopu Lake based on the chronolog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 core drilled in the basin. Analysis of the drilling core provides information on the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of the area. It would appear that the paleoclimatic changes that occurred in the basin during the Pleistocene was controlled b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n and the earth and by Long-term (10,000 yr.) climatic cycles. The climate tended to cold-dry during the glacial period (ice age) and warm-moist during the interglacial. Following the warm period of the Holocene, short-term (1,000 yr.) climatic cycles occurred in cool-moist periods, similar to the "Little Ice Age", alternated with warm-dry perio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