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8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41.
“2009.2”沈阳暴雪天气诊断与预报误差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2009年2月12—13日沈阳暴雪过程,运用Micaps资料和自动站资料,分析了大尺度天气形势及相关物理量场。结果表明:500 hPa南北两支槽在辽宁的叠加和地面蒙古气旋及江淮气旋的合并是此次暴雪过程的主要成因。强降雪出现在850 hPa涡度和200 hPa散度大值区内,对流层中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为强降雪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低空急流为暴雪区水汽来源,亦为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的触发源,暴雪区还具备上干冷下暖湿的热力不稳定条件;降水性质的转换与850 hPa的温度、温度平流和地面气温有直接联系;暴雪过程无论从量级,还是降水起止、雨转雪时间均预报得较为准确,但对降雪量和积雪深度估计不足。  相似文献   
42.
独山玉是我国史书记载的四大名玉之一,因其色彩缤纷,玉质坚硬,其工艺品玲珑剔透。俏色天成,深受世人喜爱。独山玉矿体的地质特征、矿物组合、化学成份较为特殊。玉矿体赋存于辉长岩体中,矿体规模小,属于分布不均匀却又成群出现的小脉状矿体,常形成玉脉密集带。独山玉矿物成分以基性斜长石、黝帘石为主,含有铬云母、透辉石、钠长石、绿帘石、阳起石、黑云母等,矿物成分决定了玉石的颜色。玉矿石属SiO2弱饱和弱碱性的中色岩石,玉石中TiO2、Cr2O3含量与玉石颜色相关。本文在分析独山玉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找矿标志及开发利用的基础上,认为独山玉资源潜力较大,玉石加工性能好,具有良好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43.
于湲  周训  方斌 《城市地质》2007,2(2):14-18
结垢天地下热水供暖系统运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对地下热水的腐蚀结垢趋势的计算和判断对于整个工艺运行的稳定性至关重要。本文以北京城区地热田10个代表性地热井为例,采用指数(雷兹诺指数和拉申中指数)判断法以及WATCH程序对地下热水的结垢趋势进行计算和判定,结果表明,城区地热田的大部分地下热水有结垢的可能性,导致结垢的主要矿物是方解石和温石棉。  相似文献   
44.
复杂多变的水下环境会极大地干扰仿生机器鱼的正常运动和对水下信息的感知,而鱼鳍的变形在产生推进力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但目前对于鱼鳍如何利用自身感觉信息来对推进力进行识别和预测的研究甚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在一个柔性传感器上集成压电层和压阻层,研制出基于压电/压阻双传感模式的柔性仿鱼鳍复合传感器,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复合传感器对鱼鳍产生的推进力预测的方法。建立了基于 BP 人工神经网络的推进力预测模型并进行训练,通过皮尔逊相关分析法对输入层数据进行筛选和优化,提高了模型的预测精度。实验结果证明基于 BP 神经网络及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的多传感层组合的推进力预测是有效可行的,同时为机器鱼水下感知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5.
汤宁  方斌  王娟 《贵州气象》2012,36(4):42-43
该文介绍了贵州省气象局实时业务管理及监控平台在网络中逐步建立基于ITIL v3技术规范(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的电子化业务管理运行维护和监控,它是一个全面、自动、及时的监控省地县三级实时气象信息传输业务的综合性业务管理监控平台。  相似文献   
46.
藏北羌塘中部吉瓦地热田的特征及其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斌  杨运军  王根厚  周训  陈胜男 《地质通报》2009,28(9):1335-1341
吉瓦温泉位于西藏尼玛县绒马乡吉瓦村北。温泉出露于一个新生代断陷盆地之中,受江爱藏布活动断裂带的控制。地下热水矿化度为5.54×103~5.58×103mg/L,水化学类型属Na-Cl·HCO3型。温泉水中H2SiO3、Li+、F-等含量较高,这3项指标满足医疗矿水的标准。热水系统的热源来自于地壳中的部分熔融层,热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伴有深部热液加入。混合模型研究显示,温泉水为地下热水和冷水的混合物,冷水占的比例介于77%~95%之间,混合水的循环年龄约31a,利用SiO2温标法计算出浅部热储温度为120℃,深度为832m。混合前热水温度为215~280℃,对应深部热储深度为1466~1900m。吉瓦热田面积约6km2,天然放热量为7.53×1013 J/a,地热资源量为32606×1014 J。  相似文献   
47.
通过构建16S rDNA克隆文库,对承德地区两个不同温度的温泉中古细菌的基因型多样性进行了分子生态学研究。结果表明:山湾子温泉(A12)74.5℃热水中的古细菌主要分属泉古菌门(Crenarchaeota)和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两个门;七家温泉(A14)61.4℃热水中的古细菌则只属于泉古菌门,没有广古菌门微生物的分布。样品A12中的古细菌序列只可分为3种基因型,而A14中的古细菌序列可分为10种基因型。古细菌多样性的差异表明,温度是影响温泉中古细菌多样性水平的重要因素。样品A12中古细菌群落具有厌氧发酵乙酸产甲烷的生理功能,而A14中大多数古细菌均与氨氧化古菌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其主要生理功能为好氧氨氧化。  相似文献   
48.
乔伟峰  盛业华  方斌  王亚华 《地理研究》2013,32(8):1497-1507
深入分析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地类转移概率矩阵,提出利用连续分时段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求算总时段转移矩阵的方法,进而改进地类变化量和地类动态度计算模型,提出了地类转移无序度的概念、含义并构造计算模型。以苏州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999-2008 年苏州市耕地的总变化量最大,其次是其它农用地和独立工矿用地;其中耕地和独立工矿用地的主导变化是净变化,而其它农用地以交换变化为主;10 年间位列各地类动态度前三位的依次为独立工矿用地、其它农用地和建制镇用地,综合动态度在2004 年和2002 年最大,1999-2001 年较低;地类转移无序度的前二位是其它农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其它地类该值均不高,说明苏州市10 年间的土地利用演化较为有序。研究表明,基于转移矩阵的相关模型的改进和构造深入挖掘了土地利用演变信息,有利于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9.
王丹  方斌  李欣 《地理研究》2020,39(6):1295-1310
空间关联是产城融合问题研究的理论和现实基础。以扬州市居住-工业空间关联为研究对象,基于近百年历史地图等数据,采用热点分析法、蜂巢网格法对居住-工业空间关联强度进行测算,对微观空间关联形态进行分析,揭示两者中长期、微观尺度关联模式及一般机理。结果表明:① 居住-工业空间关联强度经历了强-弱-强的演化过程,两者存在紧密的时空对应关系。1949年之前及计划经济时期,居住空间和工业空间紧密融合;住房体制“双轨制”及市场化时期,两者日渐疏离;近年来,随着工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居住、工业、服务业空间出现了产城融合的新趋势。② 居住-工业的关联形态从内圈层向外,由自由无序转向规整有序,反映了居住空间由产业从属空间向独立、主导空间转化的历史进程。③ 居住空间建设主体、工业产业类型、居民通勤条件、外部空间影响是空间关联演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0.
王丹  方斌  张军  陈正富 《地理科学》2020,40(7):1134-1141
基于目视调查等方法获取扬州市主城区社区尺度居住空间的物质、社会、经济特征数据,并将之与社区服务业POI数量、密度、多样性指标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社区居住空间的物质、社会、经济特征与服务业空间的数量、密度、多样性特征存在关联关系,其中居住空间的建筑年代、人口数量、年龄结构为主关联因子,居住与服务业空间关联过程分为差异化居住空间形成、差异化人群集聚与消费特征形成、消费特征与服务业空间协同演化3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