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42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61.
大单元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不仅能有效整合特定大概念、大问题下的相关知识体系,而且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形成辩证系统观。本文基于综合思维的培养,在分析大单元教学与综合思维培养内在逻辑联系的基础上,以“大田县矿业发展与‘五园’模式”为例,整合人教版必修《地理2》和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的相关知识内容,探讨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路径,以期为地理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的培养提供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62.
研究目的】太原盆地作为优质岩溶热储分布与城市供暖需求匹配良好的地区之一,其岩溶地热系统的形成演化与成因要素的研究对本区地热资源的整体开发以及断陷盆地型地热资源展布规律的认识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方法】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与最新54口地热井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太原盆地岩溶地热系统的热源、热储展布和水热动力学特征,并分8个单元评价了地热资源量。【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岩溶热储发育的层位主要为华北板块广泛分布的下古生界奥陶系,经历了早古生代末的表生岩溶、晚古生代的直接盖层沉积、中生代岩溶地热系统初始形成、新近纪的改造与第四纪最终定型等5个阶段。该地热系统的热源来自于新生代裂谷盆地产生的高大地热流(最高达79.12 mW/m2),热传递方式可分为强烈对流型(盆地边缘)和热传导型(盆地内部)截然不同的两类。热储储集性能具纵向分层、平面分带特征。在纵向上识别出15~20层有效储集段,累计厚度160~180 m,可划分为3~4层主力含水段;在平面上有利储集带主要受NE向隐伏构造的控制,且主力含水层在运移过程中易发生“越流”现象。盆地中段的奥陶系热储因埋藏适中(约400~1900 m)、且储层温度较高(30~75℃),是最有利的勘探开发区。依据热储体积法评价出太原盆地岩溶地热系统可利用的静态地热资源量为83.03×108 GJ,折合标煤2.83×108 t。【结论】年开采地热资源量可满足1502万m2的供暖面积。鉴于目前已开发资源仅占可开发的23.3%,开发潜力巨大。创新点:根据区域构造-沉积旋回对地热系统组成要素的控制作用,剖析山间断陷盆地岩溶地热系统的成因模式;结合地热井产水量与测井曲线解释成果,分析热储物性纵向分层、平面分带的规律;采用热储体积法分区块精细评价太原盆地岩溶地热系统的地热资源量。  相似文献   
63.
江西贵溪地区的晚白垩世圭峰群塘边组以紫红色细粒碎屑岩为主,通过对采自贵溪剖面16个细粒砂岩样品的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可以为认识赣东北地区晚白垩世陆相红层的物源区构造背景、古气候条件提供重要证据。该砂岩样品的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物源区构造背景为被动大陆边缘,主要为沉积岩和花岗岩的混合为特征。稀土元素标准化配分曲线呈轻稀土明显富集、重稀土平坦和弱Eu异常特征,沉积物源岩的原始物质应来自上地壳,以长英质岩石为主。结合区域地质特征,认为研究区基底新元古代变质岩及燕山期火山-侵入杂岩在断陷盆地形成、发展过程中提供了主要的碎屑物源。经过校正的化学蚀变指数(CIA)为70~76,反映了较低的古风化条件,进而指示了赣东北地区塘边组沉积时期(Campanian期)干旱、炎热的的古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64.
防烟楼梯间作为高层建筑中惟一的火灾逃生通道,对于保障人员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防烟楼梯间加压送风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5.
应用计算机增强和特征信息提取技术,结合航空摄影图像的立体观察对比,对卫星TM数字图像地学信息进行解译研究,并通过野外调查验证,对深圳-大亚湾沿海高速公路沿线工程地质环境进行了迅速评价,经计算机不同处理方法处理获得的TM专题信息图像在进行地质构造解译和岩土体分类中均起到重要作用,而航片在地质体边界圈定和详细定位以及灾害地质现象分析方面效果较好。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就完成了该项目从图像处理、解译到野外调查和成图及报告编写的全过程工作,节约勘察资金50%以上,满足了公路勘查前期工作的需要,也充分体现了遥感技术的优越性。遥感解译研究与常规地质调绘方法相结合,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是公路勘察手段现代化的标志和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66.
介绍了基于电子全站仪和PC计算机及有关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工业旋转椭球体外形加工质量检测的原理和方法,讨论了检测应提供的检测内容和指标计算方法,特别提出了适应于作为外形检测指标的法向距概念,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实践证明,检测方法适用于缺乏纹理的较难用近景摄影测量方法处理的大型工艺工业部件质量检测。  相似文献   
67.
应用陆地卫星TM、MSS图像、航空彩红外像片、红外细分光谱扫描数字图像等多种遥感图像,结合多源信息复合处理技术,在甘肃安西北部地区(北山南带西段)开展了1:5万遥感地质调查和以金、铀为主的遥感找矿预测。通过工作,在合理应用综合遥感技术方法、基础地质研究、金铀矿产预测,以及1:5万遥感地质成图方法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进展。三年中,11人共编测了1:5万遥感地质图和1:5万遥感成矿预测图各21幅,解译发现了近千条蚀变岩带,圈出了67个金矿找矿靶区和铀成矿远景区,为开辟找矿新区提供了大量新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8.
华北地台南缘下寒武统辛集组和三道撞组(白术沟组)分别以富含磷、铀为特征。大地构造背景的不同决定了两者沉积—成矿作用的差异。 华北地台基底的稳定性及适宜生物生长的温暖的浅海环境是形成辛集组较稳定磷矿化层位的基本因素,并在太华古陆一侧富集成矿。而其水动力较强的浅海氧化环境则不利于铀的还原沉聚,仅在局限性深水凹地区有一定的富集。 洛南—栾川较深海槽相还原性环境形成了三道撞组较厚的富铀炭质岩系,磷则由于基底的活动性而较分散,难以形成广泛分布的磷矿化层位。  相似文献   
69.
近几年来,在内蒙宝昌—多伦中生代火山岩区陆续发现了一批与火山机构有密切关系的铀矿化点带。探讨该区控制火山岩分布的区域构造特征及火山机构的分布规律,对于缩小找矿靶区,扩大找矿远景有重要意义。一年来,我们将美国陆地卫星MSS图像在我所ARIES-Ⅲ图像处理系统上进行了初步处理,对该区火山岩分布及火山喷发机构进行了解译分析,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70.
黄金洞金矿为湖南四大金矿之一。以往有众多的研究者对其成因开展过多方面的研究,至今仍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变质热液矿床和远源岩浆期后热液矿床。 本文通过对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及硫、铅、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从地应力场角度,提出成矿地质作用过程中初始聚源区形成的观点。矿床成因暂定名为构造聚源-渗流地下水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