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8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28篇
海洋学   27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在对南海北部WC-F孔36个样品中钙质超微化石定量、半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对用某些属种含量变化推测上新世古环境作了尝试。490~850m井段在超微化石分带上属NN12至NN15带。以730m为界,可分为早、晚两大阶段。早期气候温暖、海面较高、生物生产率较低,以盘星石Discoaster和冷杉楔石Sphenolithusabies较高含量为特征;晚期气候较冷、海面下降,陆源物携带之营养物质增多,生物生产率增高,以盘星石和冷杉楔石含量下降为标志。根据盘星石的相对丰度变化,还可分为10个次一级的冷、暖旋回。  相似文献   
62.
南海西南部晚更新世500 ka以来的古海洋学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郑范  李前裕  陈木宏  邵磊  乔培军  成鑫荣  向荣 《地球科学》2005,30(5):534-542,549
对湄公河口外MD01—2392孔浮游有孔虫的定量分析,并采用FP-12E转换函数、MAT现代类比法及温跃层转换函数的计算,结合氧同位素分析结果,揭示了南海南部晚更新世近500ka以来的古海洋学演化特征.发现冰期MIS12、MISS、MIS2-4冬季表层水温明显高出相邻的间冰期,特别是间冰期M189、MIS5、MIS1表层水温都较低.温跃层在MIS5与MIS1最浅,MIS9其次.主要表现在浮游有孔虫深层高营养种的含量增高,表明上升流增强.间冰期的低水温很可能主要是由于上升流影响所致,当然表层盐度由于多雨而降低也可能影响到间冰期的水温估算.冰期时较高的表层水温,喜暖高盐型次表层种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的大量繁殖,说明冰期时南部海区受来自北部强冬季风的制约使上升流活动减弱,海平面降低后与邻区通道的关闭也造成水体置换明显减弱,可能有淡水盖层发育,最终导致上层海水分层增强和冬季表层水温保持相对较高.晚更新世时期的南海南部由于冰期低海平面造成半封闭的海盆环境和季风变化,是影响其浮游有孔虫对冰期旋回响应与北部和开放大洋不同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3.
通过对2002年南海南部春季水体和表层沉积物中浮游有孔虫的δ18O和δ13C分析,初步探讨该区有孔虫氧碳同位素的海洋环境指示意义及其与沉降过程的关系. 结果表明,南海南部春季表层水体中Globigerinoides ruber (G. ruber)与Globigerinoides sacculifer(G. sacculifer)的δ18O均值基本相似,相对它们在表层沉积物中的δ18O明显要小;但在表层沉积物中G. ruber 的δ18O则比G. sacculifer相对要小0.34‰.这种差异可能与G. sacculifer的配子生殖二次钙化以及2个种属的季节性差异有关.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P. obliquiloculata)的δ18O在沉积物和水体中均较G. ruber和G. sacculifer明显偏大,表现出较大的种间差异.P. obliquiloculata的δ18O在春季水体中比其在沉积物中平均约小0.7‰,差值较大,可能是因为P. obliquiloculata为冬季种,主要出现在冬季低温水体中.3种浮游有孔虫的δ13C以G. sacculifer最大,G. ruber次之,P. obliquiloculata最低,这种差异可能主要由属种间的生命效应所引起.表层沉积物中G. ruber和G. sacculifer的δ18O从区域的西北往东南有逐渐变小的趋势,可能受区域年均表层水温西北低东南高的影响.在上升流发育区,P. obliquiloculata的δ18O和δ13C均明显偏高,其δ13C与水体营养的关系与南海北部的明显相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4.
赤道西太平洋暖池区中部柱状样MD972140中钙质超微化石氧同位素记录和生物地层学的研究为该柱提供了可靠的年龄框架。氧同位素记录与生源和非生源组分的对比表明,粗组分和碳酸钙含量变化表现为冰期降低,间冰期升高,类似于大西洋型旋回,而蛋白石和非生源组分却与之相反。更新世以来粗组分和碳酸钙含量的变化总体上是由高到低,而蛋白石和非生源组分含量的变化是由低到高,反映了陆源物质输入量和表层水生产力的增加。由此可见,碳酸钙和蛋白石含量的变化主要受到钙质和硅质生物生产力以及陆源物质输入量的控制。氧同位素7期以来,蛋白石含量和硅质微体化石丰度在冰期升高及在间冰期降低的变化反映了表层水生产力的波动和硅质溶解作用的强弱。  相似文献   
65.
河口有孔虫的搬运作用及其古环境意义(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研究微体化石的搬运作用,不仅为区别埋葬群与生物群、正确再造原地的古生物组合所必需,而且可以为古环境研究提供重要信息.早在五十年代初就认识到有孔虫死亡后,其壳体象一般沉积颗粒一样,被水流搬运(Illings,1950),因而需要辨别原地与异地埋葬的微体化石群(Canter,1951;Jones,1958).有孔虫搬运作用的室内试验,始于法国的Berthois et Le Calvez(1960),他们首先探索了浮游有孔虫壳体与石英颗粒在水层中沉降速度的比较.后来,西德Diester(1972)进一步作了沉降试验;美国Berger&Piper(1972)研究了浮游有孔虫不同种的差异性沉降作用,提出用沉降速度的分级求水流搬运作用的方法;而Yamashiro(1975)则发现用壳体的粒度分析更能指示搬运作用的强度.西德Seibold(1978)也讨论了各种浮游有孔虫沉降速度的差异可能引起的埋葬群动力分选.墨西哥Fok-Pun等(1983)则进一步研究了水介质密度与壳形对沉降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