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5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29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恽才兴 《海洋科学》1985,9(4):51-54
随着一些发达国家对海岸带的过度开发,以及人口压力和环境污染等多方面的原因,不仅使海岸带地区的资源出现危机,而且使生态环境容易失去平衡。为此,人们迫切要求及时掌握沿海地区的自然资源及环境现状,以便有计划地规划和管理海岸带问题。  相似文献   
32.
伶仃洋大铲湾潮滩冲淤遥感反演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韩震  恽才兴 《海洋学报》2003,25(5):58-64
由于潮滩范围广、变化频繁、缺乏常规的地形测量资料,给潮滩开发建设带来极大不便.以伶仃洋大铲湾为研究区,使用美国陆地卫星MSS,TM及ETM三类数据源,共计17个时相,时间跨度为1978~2001年,在国内首次利用多时相卫星遥感图像水边线高程反演技术,确定了大铲湾岸线变化,并进行了滩涂分带及面积的估算、滩涂利用状况及淤涨速度的确定、不同部位潮滩坡度及淤积速度的反演,为深圳港大铲湾的开发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3.
长江口南港底沙输移及其对南、北槽分汊口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1958年以来浏河口至横沙水文站之间南港系列水下地形图数字化分析资料为基础,以成形活动沙洲和隐形活动沙包作为底沙推移的判别标志,研究底沙输移规律,底沙输移对南港河槽分化和南、北槽分汊演变趋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口底沙活动范围向口门地区推移,底沙绝大部分进入南槽。  相似文献   
34.
本文根据多时相卫星遥感图象,分析了长江口悬浮泥沙的扩散方向和距离,指出长江输出的细颗粒泥沙在河口中沉降的主要区域位于东径122°05′至122°30′之间。讨论了细颗粒悬浮泥沙对污染元素的吸附作用,以及悬沙扩散沉降对长江江口污染元素在水体中的垂直分布和河口底质中的平面分布之间的制约作用。对上海市城市污水排放提出了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35.
彼此相邻的海域之间由于用海类型的不同,经常存在相互的干扰和影响。本文以国家海洋功能区划中规定的海洋功能区分类及海洋环境保护要求为基础,设计了用海变化的自动检测方法。根据不同海洋功能分区的海水水质质量的标准建立缓冲区检测算法和历史用海检测算法,缓冲区检测算法用来检测同一时期不同位置的用海是否存在冲突;历史用海检测算法用来检测同一位置不同时期的用海是否存在冲突。在两种检测算法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组件实现了对新加入宗海及原宗海用海变更的自动检测功能,并以上海海洋功能区划数据为测试数据,验证了作为海籍空间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可以实现用海变化的自动检测,满足对宗海空间变化和时间变化的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36.
茂名海域水体表层悬浮泥沙浓度时空分布特征的遥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Gorden关系式,从茂名海域的多时相卫星影像定量反演了表层悬浮泥沙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经近期该海域实测悬沙资料验证表明,茂名沿海水体表层悬浮泥沙浓度偏低,一般低于200 mg/L;表层悬浮泥沙浓度在空间尺度上由岸向海呈带状分布,并逐渐降低,其中-1 m以浅区悬沙浓度最高,一般可超过100 mg/L,-10 m以深区浓度最低,一般低于20 mg/L。此外,沿海水体表层悬沙浓度往往在冬季高于夏季,大风天气高于平常天气。  相似文献   
37.
遥感在海岸岸滩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何青  恽才兴 《海洋学报》1999,21(5):87-94
利用多时相航卫片图像信息和现场观测资料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三门湾自然环境、水动力条件、泥沙运动等因素分析,研究海岸岸滩形态及演变过程,指出该地区的岸滩稳定性现状和影响因素.提出利用航卫片技术有空间分布和环境动态分析方面的优势,结合常规水文地形资料进行海岸岸滩稳定性综合分析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8.
中越友好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中越合作是两国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与可靠保障。本文在分析新时期中越关系的背景和我国周边外交基本方针的基础上,基于《新时期深化中越全面战略合作的联合声明》,提出中越陆海联动合作的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陆上合作主要有涉及河口三角洲和海岸带综合开发、陆上交通体系、产业结构和经济合作区建设等方面,海上合作主要包括南海渔业、油气资源共同开发及海洋贸易等。本文重点阐述如何推进中越海上、陆上共同开发和金融合作的具体建议,如南海相关海域及北部湾共同开发的设想、共同探讨湄公河和红河三角洲发展模式等,为中越友好合作的新一轮发展提供某些可以进一步具体操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39.
在回顾前人有关河口三角洲地区多因子叠加作用下,城市水患致灾机理及预测技术研究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GNSS统一参考框架,构建星地网络监测技术和局域海陆统一垂直基准面模型,揭示河口三角洲地区海平面变化规律。基于流域—河口—海洋复杂系统,建立多尺度多要素嵌套耦合水动力模型,揭示多因子叠加的城市洪涝、海岸侵蚀、河口有机污染积聚等灾害致灾机理。基于多因子叠加致灾效应识别,为河口三角洲地区城市水患预警服务。  相似文献   
40.
河口悬浮泥沙浓度Sea WiFS遥感定量模式研究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利用海洋水色卫星 Seastar/SeaWiFS数据和准同步实测表层含沙量资料,建立长江口区悬浮泥沙遥感定量模式.通过“exact closed-form”算法对多时相SeaWiFS数据进行几何定位,并利用大气辐射传输简化理论对其进行大气校正,求得各波段遥感反射率;在完成投影变换和几何精校正之后,建立遥感参数与含沙量相关关系,得到长江口区悬浮泥沙遥感定量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