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3篇
  免费   463篇
  国内免费   623篇
测绘学   346篇
大气科学   453篇
地球物理   257篇
地质学   1639篇
海洋学   500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205篇
自然地理   257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79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10篇
  1959年   8篇
  1958年   10篇
  195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01.
3.矿物的物理性质标型特征 不同地质条件和物理-化学环境下形成的同一种矿物往往反映在用近代方法测定的物理性质参数上有所不同,这就使矿物的物理性质具有标型意义。大家知道,矿物的物理性质取决于矿物的晶体结构和化学成分,因之矿物的物理性质标型特征与矿物的晶体结构标型特征及化学成分标型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2.
华北强地震余震震群应力场“窗口”效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华北最近地震活动期的三次强地震(邢台、海城、唐山)的余震序列,从实际观测资料与国内外的一些实验结果,提出余震震群的出现是在区域应力场增强的背景下余震区应力加强的效应。强震余震震群的起伏,可以作为监视华北地区中强以上地震孕育的“窗口”。文中以“多点场”观点讨论了余震震群与中强以土地震关系,认为强震与中强震在区域应力场中是处于支配与被支配的不同地位。  相似文献   
203.
近三十年我国季风气候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概况季风是气候学上一个重要问题,我国位于世界著名的季风区,洪涝、干旱、严寒或酷暑等各种灾害性的天气气候现象都与冬、夏季风活动有密切联系。这个课题早在1916年就受到竺可桢的重视,并发表了其《中国之雨量及风暴说》及《东南季风与降水》等论文。三十年代涂长望等研究《中国天气与世界大气的活动及其长期预告、中国夏季旱涝的应用》及《中国夏季风之进退》等,前辈这些研究对以后的工作都有很大的启发性。直到五十年代中由于高空资料的增加,才使得东亚季风问题有了比较系统的研究。高由禧等在综合评述了各国气象工作者对季风问题的观点和方法后,提出了对季风问  相似文献   
204.
研究地震,需要观测地震的台站。为了进行有效的观测,这些台站必须利用可得到的最新技术。美国已经制定了一项达到这项目标的计划。美国定量地震学中的第一个大进展出现在1887年。这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和里克(Lick)观测台首次安装了固定地震仪。地震图大大促进了地震波的研究,并且是解释北美构造和勘探矿物和石油的一个关键。近代改进第一代观测台的首次尝试出现在  相似文献   
205.
1981年6月18—26日我们参加了由意大利弗罗伦兹大学数学系主持、在意大利蒙特凯蒂尼召开的“自由界面问题——理论和应用”讨论会。会后参观访问了意大利弗罗伦兹大学土木工程系、法国道路桥梁中心实验室、法国空气动力学实验室等三个单位。 一、会议概况  相似文献   
206.
随着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开始了人类从宇宙空间研究地球的新阶段。如何利用卫星找矿,正在积累资料,正在发展之中。怎样利用已经获得的卫星资料进行找矿,特别是找铀矿,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新课题。如果将遥感资料和地面地质资料结合,通过多种方法途径,对多快好省地找矿将是很有利的。本文试图通过几个由作者统计、计算的实例介绍几种运用卫星资料找铀矿的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7.
喜马拉雅山北部地区的地壳结构模型和速度分布特征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1981年西藏南部喜马拉雅地区的人工地震测深资料进行了震相对比,分辨出t1、t2、t3、t4、t5和t6六组地壳中和莫霍界面的反射波,并用理论走时曲线、绘制速度曲线图、射线跟踪和综合地震图等方法得到了主测线(PP)上各地段的地壳结构模型。初步结果表明,该地区地壳西段较薄(约73公里),东段稍厚(约77公里),平均总厚度约为75公里。地壳的平均P波速度约为6.2-6.3公里/秒。 地壳为高低速相间的多层结构。在中上部有一低速层,其厚度为数公里,速度为5.6-5.7公里/秒,与上层速度差为0.5-0.6公里/秒。低速层在测线东段比较肯定,在西段则不甚明显。结合藏南定日、岗巴一线有强烈水热活动的事实,低速层的存在可能意味着地壳中存在部分熔融的高温物质。下部地壳的速度为6.7-6.8公里/秒,且比较均匀。从莫霍面反射波的特征来看,在紧靠其上方可能有一个速度反转带,其厚度亦为数公里。上部地壳的结构在横向上有较大的差异,这说明在地质历史上,西藏特提斯带曾经历过强烈的地壳变动。  相似文献   
208.
青海省同仁地区处于祁连和秦岭造山带的接合部,构造演化历史悠久。本次工作在该地区隆务河一带发现较好的二叠—三叠系剖面。将该剖面从下而上划分为上二叠统石关组、下三叠统果木沟组和江里沟组,其中江里沟组又进一步划分为下部的浊积岩段和上部的风暴岩段,初步确定了二叠—三叠纪的界线。沉积序列、沉积相和沉积物表明上二叠统石关组和下三叠统果木沟组为一套陆源碎屑浊积岩,下三叠统江里沟组下部为一套不纯的内碎屑浊积岩,而下三叠统江里沟组上部为风暴岩沉积。根据沉积相和火山岩夹层的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该地区上二叠统石关组和下三叠统果木沟组处于半深海的活动大陆边缘,下三叠统江里沟组早期的浊积岩段处于较稳定的半深海大陆边缘。根据沉积相和遗迹化石,恢复了晚二叠世—早三叠世的海平面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209.
大地测量相关观测抗差估计理论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相关观测异常诊断、质量控制是测量数据处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分别从方差膨胀模型和相关权元素压缩模型入手研究了相关观测的质量控制理论和方法;给出了误差影响函数;构造了方差膨胀函数和权因子收缩函数;利用观测量的等价协方差阵和等价权矩阵讨论了相关观测质量控制的计算方法。该等价协方差矩阵和等价权矩阵不仅保持了原有协方差矩阵和权矩阵的对称性,而且保持了原有协方差矩阵的相关性不变。计算结果表明异常观测的方差膨胀法和等价权法能有效地控制异常观测对参数估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210.
VLBI、SLR、GPS综合数据处理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天河  杨元喜 《测绘工程》2002,11(4):7-10,21
按参与平差观测值类型的选取不同,对VLBI、SLR、GPS综合处理方案进行了分类。给出了各类方案的平差模型,结合当前我国三种技术的实测情况,分析了各种方案的优缺点,提出了较为可行的综合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