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47篇
海洋学   1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3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4 毫秒
141.
叶龙翔  张达玉  汪方跃  陈雪锋  张飞  席晓晨  周涛发 《地质论评》2022,68(3):2022062035-2022062035
青阳—九华山复式岩体是安徽南部地区出露面积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复式岩体,该复式岩体的岩浆源区、岩石成因和成矿联系等问题仍需要进一步查明。在前期对青阳—九华山复式岩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开展了锆石微量元素与Hf同位素分析与研究。结果显示,青阳—九华山复式岩体4个阶段从早到晚(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细粒花岗斑岩),晚期(第三、第四阶段)比早期(第一、第二阶段)岩浆岩的锆石εHf(t)值呈显著增高趋势,岩浆形成温度升高(705.3℃ 715.9℃ 827.1℃ 805.5℃),氧逸度降低(93.8 149.170.1 69.9)。进一步分析认为,青阳—九华山复式岩体源于同一具有壳幔混源的岩浆源区,随着时间的演化,岩浆房中幔源组分比例逐渐增高,幔源物质的加入,不仅提高了晚期岩浆形成温度,一定程度改变了源区组成。青阳—九华山复式岩体4个阶段花岗岩均经历了榍石、角闪石、金红石、斜长石等矿物的分离结晶,晚期(第三、第四阶段)花岗岩相比早期(第一、第二阶段)花岗岩具有更高的分异程度。青阳—九华山复式岩体中第一、第二阶段花岗岩具有较好的W—多金属矿床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142.
根据枣庄市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选取了2020年枯、丰水期布设在具有供水意义含水层的地下水水样,分析地下水的水化学基本特征,运用Gibbs模型和离子比值法分析了枣庄市地下水的主要离子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研究区枯、丰水期地下水pH整体呈弱碱性,按TDS划分,多数水样属于淡水(低矿化度水);按TH划分,属于硬水-高硬水;根据水化学分析得出,枣庄市水化学类型在枯水期有8种类型,丰水期有11种类型,都以HCO3·SO4-Ca型为主;枣庄市的水化学组分主要受碳酸盐岩的风化溶解影响,硫酸盐(如石膏)共同参与了碳酸盐岩风化。  相似文献   
143.
针对目前绿洲地表温度时空变化的研究较少的现状,该文采用覃志豪单窗算法,利用1990年、1998年和2011年三期Landsat数据对精河县的地表温度进行反演,并查询实时陆面地表温度进行对比检验;分析了不同时期精河县地表温度分布格局,将反演的地表温度划分为低温区、次低温区、中温区、次高温区、高温区和极高温区。研究得出:各温度区间的分布范围发生了巨大变化;反演结果符合水体温度最低、绿洲次之、裸地最高的"冷岛"现象。结果表明利用Landsat数据反演地表温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4.
大同县孔隙地下水富集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合理的开发和保护大同县的地下水资源,在综合研究大同县地质环境条件及地下水勘察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同县孔隙地下水富集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大同县孔隙地下水进行了富水性分区。本研究对大同县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5.
针对Landsat数据收集易受到传感器及外部环境的影响,数据成像周期长,不能获取所需要的数据;而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数据具有较高的波谱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和免费获取,适合于进行大尺度、周期性的研究等优点,该文提出了建立Landsat反演的温度数据与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温度产品两种数据间的关系,以便两种数据间的相互转换及验证.采用单窗算法对2011年9月13日Landsat热红外数据进行了地表温度反演,并将其与同一天MOD11A1数据中的LST_day_1km数据进行了比较,选取典型地表类型进行讨论.结果表明在所选的典型地物中,绿地(耕地、林地)温度的相关性最高,地表覆盖单一,像元的混合度较低;盐漠(包括盐渍地、荒漠等)温度的相关性较低,其地处绿洲与沙漠过渡带,地表覆盖相较于绿地复杂,像元的混合程度较高;湖面温度的相关性最低,湖面像元受到湖水深度、影像分辨率等的影响,其温度受到很大影响.该文所建立的函数关系,可为今后利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温度产品数据推导出同一时间上热混合影像中的地表温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6.
聂泽栋  张飞 《安徽地质》2010,20(1):62-64
变形监测是对监测对象进行测量以确定其空间位置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变形分析与预报涉及多学科交叉,如系统论、控制论、非线性科学、拓扑约束等。监测点的几何分析与预报基于在监测点上进行周期或持续离散的观测,从而构成变形的时间序列。准确的监测和预报,可以保障工程安全,及时发现异常变化,对其稳定性、安全性作出判断,以便采取措施处理,防止事故发生;同时积累经验,检验工程设计的理论是否合理,为以后制定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7.
土壤水分、盐分时空变异强,是影响土壤光谱特征的两个重要因素。土壤水分与盐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土壤水分、盐分与土壤光谱特征间的关系直接关系到利用遥感光谱信息监测土壤盐渍化的精度。该文运用多元统计学及可见光-近红外反射光谱分析方法对2010年10月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盐渍土水分、盐分数据和盐渍土野外光谱数据进行分析,探讨该绿洲盐渍土表层(0~10cm)水盐信息与野外光谱特征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水分和土壤电导率可用Cubic曲线拟合,相关系数R=0.8503,土壤盐分和土壤电导率也可用Cubic曲线拟合,相关系数R=0.842,但土壤水分与盐分之间的显著性较弱,相关系数R=0.74。2)与原始野外光谱相比,包络线消除后光谱波段与土壤水分和土壤电导率之间的Pearson相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利用包络线消除法后的波段分别建立盐渍土土壤水分、土壤电导率后向回归预测方程,为动态水盐条件下的盐渍土遥感监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8.
干旱区典型绿洲盐渍化土壤空间信息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对提取干旱区盐渍化信息的若干方法进行了评述,并且选取位于干旱区地带的盐渍化典型区域——阿克苏地区的库车、新和、沙雅县(渭-库绿洲)以及和田地区的于田县(于田绿洲)作为研究区进行实证分析。采用同一时相的ETM 数据,运用K-T变换、比值变换以及通过NDVI指数和分类来提取信息,效果明显。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虽然研究区都地处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一个是塔北绿洲,另一个是塔南绿洲。但由于水文(盐渍化形成的关键)、气候(形成盐渍化土壤的驱动力)、地形(盐渍化土壤分布及差异的主要因素)、人类活动(盐渍化土壤形成的重要因素)等因素差异的存在,导致了盐渍化情况的差异。再利用Surfer软件绘制盐渍化出土壤特征(电导率)的等值线图,发现渭-库绿洲和于田绿洲表层土壤电导率的空间分布状况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9.
三维岩体质量的多重分形评价及分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刘树新  张飞 《岩土力学》2004,25(7):1116-1121
岩体中结构面的存在往往会对岩体质量造成显著影响。笔者剖析了传统岩体质量指标的不足,以白云鄂博铁矿主矿边坡岩体为例,在工程地质测绘的基础上,利用蒙特卡洛(Monte Carlo)法仿真出三维岩体结构网络图,从多重分形几何的角度出发,计算和绘制出其表征岩体结构分布和复杂性的多重分形谱,对岩体质量作出定性评价和定量分析,并且进行了岩体质量的多重分形分类。  相似文献   
150.
正1研究目的(Objective)目前大家进行陆源碎屑沉积物海陆相沉积环境判别时通常采用的是全样总量分析获得的锶钡比来判别沉积环境。全样总量分析主要有两类方法,一类是X荧光光谱法(分熔片法和压片法),另一类为消解液的等离子光谱或质谱法(分熔融法和酸解法)。由于全样总量分析的锶钡既包含有赋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