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海洋学   22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本文研究了1997年8月、1998年2-3月、8月和1999年8月台湾海峡浮游植物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的粒级组成、各粒级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变动(包括年际变动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台湾海峡微型(简称NANO)和微微型浮激植物(简称PICO)占优势,贡献率分别达34%-48%、34%-40%,小型浮游植物(简称MICRO)仅占12%-27%。粒级组成和各粒级生物量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如1997年夏季三种粒级浮游植物生物量均明显低于其它年份,PICO和MICRO组份呈1998年夏季高于1997年和1999年夏季,而NANO组份则呈1998年夏季低于1997年和1999年夏季。PICO组份对初级生产力的贡献最大,达45%-50%,而NANO和MICRO组份对初级生产力的贡献相近,为19%-32%;PICO组份的同化系数明显高于NANO和MICRO组份。初步分析了初级生产的碳流途径,表明台湾海峡初级生产的碳将有25%经异养细菌的“二次”生产而进入微食物环,36%通过原生动物(主要是异养鞭毛虫)摄食“打包”的作用后进入微食物环,即近60%的初级生产的碳经微食物环的两个起点分别进入微食物环,表明微型生物食物网在该海域生源有机碳转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2.
根据1987年夏季(7月)的调查结果,讨论了台湾海峡中、北部叶绿素a的分布与上升流存在的密切关系。在调查海区,高叶绿素a含量均处于福建沿岸低温、高盐的上升流区。其垂直分布的最大值在10—20m层之间,与上升流锋层的位置相吻合。文中还讨论了该海区沿岸上升流的中心位置及上升流的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