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利用35d时间基线的EnvisatASAR数据对,采用偏移量跟踪方法对东南极Amery冰架冰流汇合区的冰流速进行了测定,并对流速结果进行了精度评定和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结果的可靠性。结果显示,Lambert、Mellor及Fisher冰川在Amery冰架后缘交汇处冰流速最大可达800m/a;汇合区接地线附近的冰流速存在一定的变化特征,该特征是辅助确定接地线位置的重要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2.
利用卫星影像进行南极格罗夫山蓝冰变化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ODIS及Landsat的系列影像数据,监测东南极格罗夫山的蓝冰变化。首先,使用MODIS原始数据进行蓝冰提取与范围统计,总结了蓝冰年度内的变化规律:蓝冰面积在9~12月间有上升趋势,直到第二年的1月中旬至下旬达到面积最大值,2~4月面积重新减小。然后,对Landsat影像使用监督分类结合目视判别的方法提取蓝冰地物。通过蓝冰边缘线的比较,得出蓝冰范围有东移趋势的结论。最后,揭示了短波辐射与气候变化对蓝冰范围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南极冰架与海岸线变化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合使用光学与微波遥感数据,提出了南极冰架变化连续监测的系统方法,包括基于MOA的冰架基准图生成,基于相似性测度的影像匹配,及基于阈值与分水岭变换的图像分割方法.使用该方法获取了2002-2011年初全南极18个主要冰架的变化数据,并归纳了南极冰架变化的三种类别.进一步得出,近年间崩解变化为主的冰架均处于西南极,并主要集中在南极半岛;扩展变化为主的冰架集中在东南极;南极三大冰架的扩展变化明显,其中Amery冰架将在近年发生较大崩解.本研究首次获取了2002年初至2011年初每年一幅的动态的全南极海岸线数据,并得出近10年间南极海岸线扩展增加总量为5878 km2.  相似文献   
14.
利用1986-2015年柳州市区和五县一区观测站资料,采用考虑了气温、风速、相对湿度等要素的人体舒适度计算方法,计算了柳州市境内的逐日人体舒适度指数,统计不同舒适等级天数,并分季节分别对市区和县(区)的舒适度指数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柳州的年舒适日数较多,全境都达到229d以上,占全年的约2/3的时间,各县区的年平均舒适度指数都有逐年增高趋势,趋近人体感觉很好。(2)年舒适日数最多的区域在柳州市区和三江、融水、柳城、柳江的西侧。(3)柳州市人体舒适度在春季、秋季最舒适,夏季在融水、三江海拔较高的山区人体舒适度较高,冬季柳州市区和柳江大部地区较为舒适。  相似文献   
15.
MODIS极区遥感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鄂栋臣  张辛 《极地研究》2010,22(1):69-78
卫星遥感技术在极地区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即MODIS)则是遥感领域的重要卫星传感器之一。MODIS传感器,包括它的搭载平台、系统构成、硬件特征、波段范围及一般性应用都在文章中进行了全面性地描述。着重介绍了MODIS在极区遥感应用研究的进展,具体阐述了MODIS在极区地貌、极区大气和极区海洋方面的应用。在每个方面都列举分析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实例,充分说明了MODIS在极地区域的广泛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6.
非常低延展性裂隙岩体REV存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裂隙岩体渗流问题一直是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的前沿课题之一,等效多孔介质模型是裂隙岩体渗流研究和工程应用的主要方法,此方法的重点在于裂隙岩体渗流模型即典型单元体(REV)的确定。本文采用作者自行开发的离散元软件FractureToKarst,根据国际岩石力学协会对岩石的分类,讨论了非常低延展性裂隙岩体典型单元体(REV)的存在性及大小,并给出确定其存在性的一般方法。通过研究可知,非常低延展性裂隙岩体REV存在的条件就是裂隙平均间距在0.2m以下,即极密间距、很密间距和密间距裂隙岩体存在REV。裂隙平均间距大于0.2 m,即中等间距、宽间距、很宽间距和极宽间距裂隙岩体不存在REV。  相似文献   
17.
张辛  鄂栋臣 《极地研究》2008,20(4):346-354
本文利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即MODIS)的海冰数据,监测中山站附近区域海冰的季节性(尤其是夏季)的消融与冻结情况及海冰表面温度的变化。文中先对MODIS的海冰数据进行影像分层、数据合成,分时间段计算海冰范围,然后提取海冰表面温度信息,最后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山站附近区域在每年10月至翌年2月中上旬为海冰消融期;2月中下旬至4月为海冰冻结非密封期;5月至9月为海冰冻结密封期。海冰范围2月份最小;海冰表面温度1月份最低,8月份最高。  相似文献   
18.
对5种椭球膨胀方法进行系统的理论推导与分析,并在云南滇中引水这一典型的高原长距离工程中应用。研究获取椭球长半轴变化量、基准点大地坐标变化量、测区端点高斯坐标变化量与长度变形值等测算数据,并分析各种椭球膨胀方法数据结果的差异性与合理性。结果表明,平面解析法与广义微分法更适合作为高原长距离工程的椭球膨胀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工程测量常用的几款G P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了比较分析,在基线解算功能上,从频率类型、电离层模型、对流层模型、基线处理速度及人工编辑功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统计。在基线解算结果上,通过与GAMIT软件结果的比较,分析了各软件在解算不同长度的基线时的适用特点与注意事项,相关研究成果可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极区电离层梯度的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多个角度研究了极区电离层梯度的特性。从整体来分析时,依据单层模型的假设和投影函数只依赖于高度角的性质,利用相邻穿刺点求差来获得投影函数误差。同时,用区域电离层模型获得的不同区域和时段的TEC图作比较。从局部来分析时,用经纬线方向上的测站上空同一卫星的穿刺点来探测水平梯度的方向性。结果表明,磁暴期间,极区和中纬地区的电离层梯度明显增强,但在磁平静期间,不同于中纬地区的梯度较为稳定的方向和大小,极区电离层梯度依然变化迅速,说明极区电离层的特殊形态导致了极区电离层梯度的不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