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4篇
海洋学   16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基于核基因组标记的群体遗传学研究中的数学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各种数学分析方法被广泛的应用于群体遗传学的研究中。然而,对这些数学分析方法的应用缺乏统一的认识,某些研究甚至存在着误用、乱用等现象。对近些年来基于核基因组标记的群体遗传学研究中主要采用的数学分析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整理,明晰了它们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同时,也综述了显性分子标记中对隐性等位基因频率估算的研究进展以及常用的群体遗传学分析软件包含的主要数学分析方法,对合理应用这些参数和软件进行群体遗传学分析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2.
在季节性冻土区,冻融作用诱发黄土滑坡的本质是冻融循环作用下黄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劣化,探明冻融作用下温度以及水分迁移对黄土强度的影响及其机制是必要的.以山西省柳林县某黄土边坡为例,采用一种新的冻融循环方式即按照土体每年历经的温度路径进行冻融循环,研究在温度动态变化的冻融循环作用下土体的抗剪强度变化规律以及反复冻融循环作用对...  相似文献   
43.
张玲玲 《中国岩溶》2019,38(2):265-268
文章对石膏原岩在静水溶蚀条件下的时间-温度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并从微观角度对石膏岩溶蚀破坏机理进行分析。试验发现随着溶液温度的升高、溶蚀时间的延长,石膏岩溶蚀破坏加剧。具体表现为:石膏岩失重率随温度升高、时间延长而增大,溶蚀速率均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溶液中Ca2+浓度随温度升高、时间延长而增大,Ca2+浓度增长速率均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Fick扩散及溶胀应力是石膏岩溶蚀破坏的主要原因。静水溶蚀条件下,石膏原岩主要溶蚀破坏形式为:溶胀裂缝、柱状劈裂及片状剥离。  相似文献   
44.
缺失变异是一种重要的基因组结构变异形式,对个体的生长发育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以RAD-seq、2b-RAD等为代表的简化基因组测序在降低测序成本的同时又能获取大量遗传变异信息,其中包括缺失变异的信息。本文从理论上讨论了简化基因组2b-RAD数据测序深度和缺失片段大小对检测缺失变异的影响,并利用模式生物拟南芥的半模拟数据对理论分析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测序数据量在20×左右,当缺失区域内含有的酶切标签数目不小于3时,缺失区域检测的错误率趋近于0,且上述结果对于不同大小的缺失片段的检测均有效,这为2b-RAD数据提供了一个新的应用方向,为实际数据缺失变异研究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45.
46.
针对现有建筑物多细节层次(level of detail,LOD)表达主要面向外部,很少涉及内部空间的问题,提出一种含室内空间结构的建筑物三维LOD概念模型。该模型分为LOD0~LOD6 7个LOD,细节层次由建筑物的基底平面图、幢模型、无侧面楼层模型、楼层模型、户模型、房间模型到含门、窗等建筑语义的信息房间模型,空间细节逐次变细,丰富了建筑物室内空间LOD的表达理论。为构建这种LOD模型,提出基于胞腔复形链边界算子和上边界算子的LOD生成方法。该方法引入代数拓扑的胞腔、胞腔复形和复形链3个概念,利用胞腔和胞腔复形表达LOD,并在LOD6的基础上,利用边界算子和上边界算子生成其他粗空间粒度LOD模型,为三维城市模型建筑物LOD构建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47.
二维离散小波变换在磁测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恰功铁矿是近几年新发现的矿山,矿体的形态、大小、走向、位置、产状、边界等几何特征还没有清楚的认识。为了弄清这些问题,笔者通过小波多尺度分析理论模型数据和实测数据进行分解处理,对比了向上延拓和小波多尺度分析方法在磁测资料处理中的应用效果,证明了磁异常小波多尺度分解方法对矿山的深部找矿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8.
延庆千家店盆地土城子组底部不整合接触蓟县系雾迷山组,不见顶,主要分为3个岩性段,一段以复成分砾岩、砂砾岩为主;二段以紫红色、黑色薄层泥页岩和泥质粉砂岩为主;三段以复成分砾岩、含砾粗砂岩为主。前人在该盆地二段地层中发现大量动植物化石,有双壳类、叶肢介、昆虫、木化石、恐龙足迹等,但一直没有介形类、孢粉及恐龙化石的相关报道。在化石层位发现疑似"恐龙骨骼"化石,丰富了该区化石种类。通过LA-ICP-MS测年,得出一段底部年龄为157.62±0.69Ma;二段中上部年龄为157.13±0.96Ma。分析认为,千家店盆地土城子组主体沉积时代为晚侏罗世早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多样的古生物化石来探讨该盆地古气候背景及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49.
扇贝科染色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扇贝科(Pectinidae)有300多个现存种,是双壳贝类中重要的一支,广泛分布于世界的各大洋中,并且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1]。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 irradians)、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华贵栉孔扇贝(Mimachlamys nobilis)是我国主要的扇贝养殖种类,养殖年产量达120万t多,居世界首位。随着近年来扇贝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其遗传育种研究取得显著成果,细胞遗传学是遗传育种研究的基础,也是开展遗传育种工作的重要理论依据。扇贝的细胞遗传学研究主要涉及核型分析、染色体鉴别、细胞遗传学图构建以及染色体结构和功能分析。由于扇贝染色体数目多,形态接近,很难从形态上区分不同的染色体,这在较长一段时期内,阻碍着细胞遗传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已有核型报道的扇贝仅有14种,开展了带型研究的扇贝有8种,近年来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扇贝细胞遗传学中的应用,加快了扇贝染色体的研究进程,包括在扇贝染色体进化、细胞遗传学图构建、功能基因定位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27]。本文总结近年来扇贝染色体研究的相关文献,对扇贝染色体研究方面近年来取得的成果进行综述,并对将来的应用前景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50.
张玲玲  华薇娜 《极地研究》2014,26(3):378-387
利用数据处理软件TDA和可视化软件Ucinet,对Web of Science的SCI,SSCI,AHCI数据库中收录的598篇中国作者参与的南极主题的论文,分别从论文的出版年、作者、合作国家、机构、期刊及被引频次角度进行了分析,由此得出结论:与中国合作较多的国家主要有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和德国,作者所属机构主要包括中国科学院、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海洋局等。中国南极论文大多发表在《科学通报》、《极地生物学》、《地球物理学报(中文版)》等期刊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南极论文被引频次也在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