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44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162篇
海洋学   34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陆表海碳酸盐岩台地沉积期微地貌起伏差异小,难于确定。分析了沉积期微地貌控制着颗粒滩储层的发育及分布,因此,可通过对颗粒滩储层的研究,反演微地貌起伏。按此原理,建议具体研究步骤为:颗粒岩沉积为主体的等时地质体选取、储层成因确定、暴露时间确定、沉积期地貌恢复,以及成果检验应用。以四川盆地磨溪气田嘉陵江组嘉二2亚段A层为例,利用丰富的钻孔取心资料进行了实例研究,取得良好效果,表明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尤其适用于钻探程度高、资料老、缺乏三孔隙度测井系列的盆地老区,这对于储层预测和新层挖潜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2.
川西坳陷西南端,在雅安周公山构造钻获玄武岩气藏以来,对玄武岩的研究引起石油地质工作者的极大重视。经实地踏勘及研究认为:玄武岩主要分布在三大古陆及其前缘,可分为海相喷发、陆上喷发和先海相后陆相的三类环境。据火山构造可分为火山岩的相划分则是溢流相、爆发相、火山颈相、火山沉积相和次火山岩相,中心式喷发及裂隙式喷发等,进而可识别出火山岩的相划分则是溢流相、爆发相、火山颈相、火山沉积相和次火山岩相等。从油气储集条件考量与火山颈相关的溢流相较为有利;若与烃源配置适当则可形成玄武岩油气藏。  相似文献   
103.
北京地区热岛效应及日较差特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对2007~2010年北京地区经质量控制后的123个自动气象站气温数据采用K均值聚类方法分类, 得到城区、郊区、西部和北部山区、西南和东北部山区4个温度分区, 分析了4个分区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和日较差变化特征, 并对北京地区热岛效应的时间变化特征进行了细致分析。结果表明:聚类分析方法可对北京地区温度很好地进行分区, 分区结果与站点的地形和下垫面情况较为吻合;不同分区温度日较差在西部和北部山区最大, 在西南部和东北部山区次之, 郊区再次之, 在城区的日较差最小;在一年中, 各温度分区以2月、5月与10月日较差较大, 其中以5月的日较差为最大;北京地区热岛效应在冬季和夜间较强, 而3~8月热岛较弱, 在夏季的白天比其它季节白天强。  相似文献   
104.
深层土壤与表层土壤中元素质量分数的差异被一些学者归因于表层土壤受人为污染所致。文中通过解析山西太原盆地深、表层潮土中Hg、Cd、Pb、As的地球化学分布特征,并通过对比研究区与基本保持清洁状态的源区土壤中相应元素质量分数变化特征,论述了成壤过程中元素的自然分异作用是造成深、表层潮土中Hg、Cd、Pb、As质量分数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以及人为污染仅在局部地区造成Hg、Cd、Pb、As在表层潮土中富集的观点。通过求解太原盆地表层潮土中Hg、Cd、Pb、As地球化学背景值的实例,详细介绍了以深层土壤元素的地球化学背景为参照系,运用相关分析和累积频率分析求解表层土壤元素地球化学背景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5.
为了阐明南中国海裸胸鳝属(Gymnothorax)鱼类系统进化情况,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目的产物,将其连接到T载体后,并对其序列进行测定,共得到9种裸胸鳝属鱼类线粒体16S ribosomalDNA(16S rDNA)基因的部分序列,采用多个生物软件对序列变异和碱基组成进行分析,计算了Kimura2-parameter遗传距离,转换/颠换比等遗传信息指数,下载基因库中16SrDNA基因的同源序列,以鳗鲡属(Anguilla)的花鳗鲡(Anguilla marmorata)为外群构建NJ(Neighbore-Joining)、MP(MaximumParsimony)和ME(Minimum Evolution)系统进化树。根据所得分子数据并结合形态学特征推论如下:(1)在所研究的10种裸胸鳝鱼中共有516个位点、其中143个核苷酸位点存在变异(27.7%);(2)序列变异的转换/颠换比值的平均值为3.441;相对遗传距离数据表明斑颈裸胸鳝(G. margaritophorus)和网纹裸胸鳝(G. reticularis)差异最大(0.177),褐祼胸鳝(G. hepaticus)与布雷顿氏裸胸鳝(G. breedeni)差异最小(0.022);(3)NJ树、ME树表明裸胸鳝属内部存在3个平行进化的姐妹分支,分支内部的种类组成与地理分布无关。  相似文献   
106.
桐柏-大别造山带中,面理化(含榴)花岗岩作为榴辉岩的重要围岩之一,仅分布在高压变质单元和超高压变质单元中.对高压变质单元中面理化(含榴)花岗岩进行了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这类岩石 SiO2 71.96%~ 77.99%, K2O Na2O 7.59%~8.66%, Al2O3 11.15%~14.50%, CaO 0.10%~0.91%, MgO0.04%~0.73%,Sr 27.3~269 μ g/g,A/CNK 0.97~1.10.相对于 S型和 I型花岗岩,面理化(含榴)花岗岩具有某些 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如岩石明显富硅、富碱质和富高场强元素(如 Zr、Hf、Nb、Ta、Y等),贫 Ca、Mg、Al、Sr等元素,高 Ga/Al比值;在稀土元素特征方面,大部分样品具有明显的 Eu负异常(Eu/Eu0.06~0.60),(La/Yb)N 2.34~7.87.在岩石成因类型元素判别图解上,面理化(含榴)花岗岩主要落于 A型花岗岩区;构造判别图解和构造学、岩石学特征表明该类花岗岩形成于碰撞后的构造环境.因此,高压变质单元面理化(含榴)花岗岩总体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它们属于 A型花岗岩类,形成于岩石圈伸展的碰撞后构造环境,与大别山超高压 /高压变质岩的折返过程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07.
大别核部杂岩单元中斜长角闪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对于认识大别核部杂岩单元的特征及归属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大别核部杂岩单元中斜长角闪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Sm-Nd 同位素特征进行了较系统研究。斜长角闪岩的 Nd亏损地幔模式年龄(t_(DM))有3个不连续年龄段,它们分别为2.50~2.92Ga(平均2.71Ga);1.79~2.47Ga(平均2.14Ga);1.07~1.57Ga(平均1.38Ga)。模式年龄为中元古代、古元古代的斜长角闪岩的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444±180Ma、2220±210Ma,其模式年龄与等时线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至少模式年龄为元古宙的斜长角门岩的t_(DM)可代表其原岩的近似形成年龄,从而证明大别核部杂岩单元中存在着古元古代、中元古代两期自亏损地幔分异的基性火山岩变质形成的斜长角闪岩。而模式年龄为新太古代的斜长角闪岩,其模式年龄能否代表其形成年龄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各期斜长角闪岩在地球化学特征上的差异表现得不明显。通过对其原岩性质研究表明:原岩主要为拉斑玄武岩,少数为钙碱性玄武岩。大别核部杂岩中斜长角闪岩原岩ε_(Nd)(t)反映出大别核部杂岩地区上地幔自古元古代到中元古代一直沿着亏损地幔 Nd 同位素的演化线演化发展,这种性质及演化趋势与扬子北缘及南秦岭早期上地幔 Nd 同位素性质及演化趋势十分  相似文献   
108.
张本)(康星华)THEFEATURESOFTHENATURALRESOURCESANDTHERENOVATIONSTRATEGYOFPOYANGLAKE¥ZhangBenKangXinghua(HainanUniversity,Haikou5700...  相似文献   
109.
Eclogite is essentially a bi-mineralogic high-grade metamorphic rock consisting of garnet and omphacite and is the product of high-to-ultrahigh pressure metamorphism of basaltic rocks due to the subduction of oceanic crust or the thickening/subduction of …  相似文献   
110.
非实比部分熔融模型中P值的大小取决于熔融模式,不同的P值会造成熔体成分的改变。当P值不同时,相容元素和弱不相容元素在熔体中的浓度出现大的变化,因此,在模型中这些元素的P值不能用D0代替;然而,P值的变化仅造成强不相容及中等不相容元素的浓度小的变化,可以认为强不相容与中等不相容元素的P值约等于D0。在部分熔融程度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的P值可以使同种源岩熔出稀土元素模式亏损或富集的不同岩浆类型。自然界地幔的部分熔融过程存在着不同的方式与作用,如实比熔融与非实比熔融[1,2]。然而,目前对部分熔融岩浆作用地球化学问题的讨论,一般只考虑实比熔融过程。本文主要讨论非实比熔融作用在自然界的普遍存在,以及在地幔部分熔融过程中P值对熔融产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