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56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68篇
地质学   74篇
海洋学   16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GPS水平形变面应变率梯度与强震危险区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晶  武艳强  刘琦  陈荣华 《地震学报》2013,35(6):828-835
全球定位系统(GPS)观测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 为获取高精度地壳水平运动和相关的应用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应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中心提供的1999—2007年GPS水平形变速率观测结果, 研究了地壳水平形变面应变率梯度与强震发生的关系, 探索了地震中长期预测对强震危险区的判识方法. 结果表明, 中国大陆2001—2011年发生的大部分MS6.8以上强震, 地震地点均位于面应变梯度高-低值过渡区与块体边界带相交汇的部位; GPS面应变率梯度可以作为中长期强震危险区判识的一种方法, 与最大剪应变率分布相比, 缩小了强震孕育地点的判识范围. 文章最后给出了中国大陆地区未来10年或稍长时间的强震危险区.   相似文献   
212.
利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对首都圈断层水平运动方式和地壳应力场进行了模拟研究,认为该地区主要受张家口—渤海构造带左旋剪切的控制,且不同走向活动断层以左旋走滑为主.在此基础上,考虑可能发生的边界作用方式的改变,计算了相应断层活动方式变化.结果表明,如果华北平原相对于燕山块体东向运动增强会造成不同走向断层左旋运动加速;如果背景东西向挤压应力场增强会造成NW向断层左旋加速和一些NE向断层不同程度右旋滑动.  相似文献   
213.
高采样率四分量钻孔应变同震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琦  张晶  晏锐  武艳强  闫伟 《中国地震》2013,29(1):57-67
针对2012年4月11日苏门答腊北部附近海域8.6级地震,选取了2套10Hz采样YRY型四分量钻孔应变仪、1套100Hz采样FBS-3B型宽频带地震计的观测结果,在预处理后对比分析了上述观测结果在同震时段的响应特征.利用S变换方法研究了整个同震时段的频谱动态演化过程,并对各震相时段的频谱细节进行了分析.同站点地震仪与钻孔应变仪S变换结果表明,二者的同震频谱演化过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相互参照进行波动信号的甄别,说明钻孔应变仪在高频端的监测结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214.
张晶  李勇  张自力 《江苏地质》2012,36(1):8-16
根据常规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阴极发光等资料分析,对歧口凹陷歧北斜坡沙三段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类型、成岩阶段划分及其对孔隙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沙三段储层岩石类型为长石岩屑砂岩、岩屑长石砂岩。现今主要处于早成岩B期、中成岩期,部分埋深较大的地区进入晚成岩期。经历的成岩作用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溶蚀作用、破裂作用。其中,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是主要的破坏性成岩作用,溶蚀作用是主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特别对长石、岩屑和碳酸盐胶结物的溶蚀是储层物性变好的重要的成岩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215.
塔吉克帕米尔地区地处高寒地区,地质研究程度整体相对较低,缺乏完整的1∶5万和1∶10万地形资料,兼之塔吉克保护性政策较强,对外开放程度不够,难以获得大比例尺的地形资料。因此,在塔吉克开展1∶25万区域化探工作,地形等基础资料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的问题。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开展了专题研究工作。研究基于ASTER-GDEM高程数据,通过ARCGIS9平台,对DEM数据进行一系列处理,实现了地形、河网水系的提取,数据经度25m。利用境内已有1∶5万地形资料与同一地区利用该方法提取的地(水系)资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利用GDEM数据提取的地形(水系)资料是可靠的,其精度接近于1∶5万地形图精度,满足了开展1∶25万区域化探工作的精度要求,从而成功解决了在塔吉克境内开展化探工作地形资料匮乏问题。在缺乏境外地形资料的情况下,无疑为快速开展境外地区相关地质调查研究工作提供一种新的、快速有效的技术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216.
上海夏季海风锋及其触发对流的时空分布和环流背景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基于2011—2014年6—9月多普勒雷达、加密自动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上海地区海风锋及其触发对流的时空分布和环流背景进行统计,得出主要结论:(1)近4 a来上海夏季海风锋登陆65次,其中海风锋触发对流19次。海风锋最早于09时登陆,平均持续时间为5.2 h。海风锋触发对流时段为13—15时,对流平均维持时间为2.5 h。海风锋触发对流多出现在市区、北部郊区和浦东新区,呈现强局地性;(2)根据海风锋登陆点将海风锋分成北支、南支和双支3种类型。海风锋类型与环境风向密切相关,环境风为东北风时形成南支海风锋,环境风为偏南风和西南风时形成北支海风锋,环境风为偏西风时形成双支海风锋。南支海风锋不易触发对流,这与其出现时上海的热力条件不如北支和双支海风锋出现时有关;(3)海风锋触发对流日的环流背景为:500 hPa副热带高压强盛,上海受副高控制;中低层西南风增温、增湿,促进层结不稳定;低层925 hPa为弱西风。海风锋触发对流日的大气可降水量和K指数显著大于无对流日,但与其它对流日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17.
本文叙述了CCD芯片制造误差和安装误差引起的两个量度坐标轴不垂直及两轴比例尺不相等的影响。给出了在望远镜上直接测定这些误差的方法;介绍了如何通过恒星观测测定比例尺以及如何利用仪器上已有的自准直系统测定比例尺随温度变化的方法。所有这些测定,都能保证其误差对视场边缘星象位置的影响被控制在±0.001象元以内。文章还详细推导了转轴跟踪观测中投影效应的影响,并给出了修正公式。从推导中看出,转轴观测有利于这些误差的精确测定和修正。  相似文献   
218.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GPS观测得到的地壳运动结果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介绍利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GPS观测得到的地壳运动结果,包括区域网GPS观测所获得的中国大陆至今最详细的地壳水平位移结果、基准网GPS连续观测得到的水平位移时间序列及由此得到的8级左右大地震前的异常现象、基准网GPS连续观测得到的垂直位移时间序列及西部基准站垂直位移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的相关性,简要介绍基本网GPS观测结果.  相似文献   
219.
Introduction The surface of the Earth is the main location where the fluid strongly interacts with solid, and where the atmosphere, hydrosphere, biosphere, and lithosphere strongly interact. Obviously, fault zones as the channels of fluid (water) flow are the focus area of this strong interaction. Earth-quakes, as the products of tectonic activity, occurred near or on the fault zones, can be regarded as one of the results of this strong interaction. Bolt (1999) pointed out that if there were …  相似文献   
220.
WebGIS是当前GIS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 ,该文首先论述了实现WebGIS的结构体系 ,进而分析了WebGIS的基本体系构成———两层结构和三层结构 ,在此基础上对基于Java平台的WebGIS体系结构进行了设计 ,实践表明 ,该结构可以实现GIS的远程服务功能 ,基于Java的WebGIS可以加快对用户请求的响应速度 ,并且客户端成为强大的智能型 ,降低了服务器的处理负载 ,具有使负载均衡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