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27篇 |
专业分类
大气科学 | 5篇 |
地球物理 | 4篇 |
地质学 | 34篇 |
海洋学 | 45篇 |
综合类 | 1篇 |
自然地理 | 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1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4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大菱鲆血清免疫球蛋白IgM的纯化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硫酸铵分级盐析法纯化大菱鲆血清免疫球蛋白IgM,所得产物用Sepharose-4B和DEAE-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层析进一步纯化,以纯化的大菱鲆IgM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兔抗大菱鲆IgM抗血清.SDS-PAGE电泳显示大菱鲆IgM重链为76 kD,轻链为27 kD;纯化的大菱鲆IgM重链与特异性抗血清具有较好的反应,而轻链与抗血清反应不明显;以制备的兔抗大菱鲆IgM抗血清为二抗建立了大菱鲆血清特异性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用该方法检测了鳗弧菌灭活疫苗免疫后大菱鲆产生特异性抗的变化规律,大菱鲆在免疫后第1周就产生了特异性抗体,在3周时达到峰值,该特异性抗体可维持13周以上. 相似文献
62.
海洋微生物培养新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0%以上,海洋微生物生活于海洋这一特殊的生境中,演化出了许多独特的代谢能力,能产生大量陆地微生物所不具备的天然活性物质 [1]. 相似文献
63.
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是水产养殖动物(鱼、虾)的重要致病菌。已发现哈维氏弧菌对鱼类的致病性与其分泌的胞外产物中的溶血素相关,致病力最强的菌株VIB645有2个碱基序列非常相似的溶血素基因,vhhA和vhhB。本研究将vhhA克隆于pET-24d(+)表达质粒,VHH溶血素蛋白作为1种带6组氨酸的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得到了过量表达。重组菌在鱼血平板上表现出很强的溶血活性,并且在卵磷脂平板上表现出磷脂酶活性。SDS-PAGE分析表明,表达蛋白的分子量约为43kDa。在17,25和37℃时重组的VHH溶血素蛋白都能得到很好的表达,达到最大表达量的时间分别为9,6和3h。在25℃进行诱导时,分泌到上清液中的表达蛋白的量最多。 相似文献
64.
苗期中国对虾幼体异养细菌区系及其变化与病害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研究了2个育苗场不同发育期的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幼体的异养菌和弧菌种群变化的动态过程。以典型特征法、BIOLOGGN法和数值分类法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对虾幼体样品中所分离的细菌,大多是革兰氏阴性杆菌。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和弧菌属(Vibrio)。弧菌属主要为溶藻弧菌(Vibrioal-ginozyticus)和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在对虾幼体发育早期,假单胞菌(Pseudomonas)和气单胞菌(Aeromonas)占优势,随着对虾幼体的发育,弧菌(Vibrio)渐成为优势,其中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和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优势明显。二者的消长与苗期病害的发生相关,溶藻弧菌总是在虾幼体健康时出现或成为优势,而哈维氏弧菌成为优势时,苗期病害容易发生。 相似文献
65.
检测海洋弧菌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建立中国对虾病原菌┐副溶血弧菌(Vibrioparahaemolyticus)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快速检测技术。间接ELISA技术中的副溶血弧菌的特异抗血清由家兔制备,羊抗兔IgG用碱性磷酸酶标记,酶的底物为对磷酸基硝基苯。将该技术标准化后,测定了抗血清与13株其它副溶血弧菌菌株及29株其它弧菌标准菌株的交叉反应,并进行了苗期对虾样品中副溶血弧菌的检测 相似文献
66.
67.
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办、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承办 ,以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承担的地质调查综合研究项目”中国成矿体系与区域成矿评价”为依托 ,于 2 0 0 3年 1 0月 2 3~ 2 8日在北京国土资源部十三陵培训中心召开的“区域矿产资源综合信息评价系统 (MRAS)培训班” ,获得圆满成功。区域矿产资源综合信息评价系统是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立项 ,经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专家们的多年努力 ,在国产GIS平台上自行设计、自主开发的。经部分地调院和科研院所的试用 ,已取得很好的效果。该… 相似文献
68.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二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14:影响、适应和脆弱性》以气候变化风险为核心理念,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了系统性的评估,对适应气候变化相关的需求、选择、机会、约束和局限性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综合的论述。报告发布正值《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的关键时期,作为德班平台新协议谈判的重要信息来源,第二工作组报告将对全球长期目标、适应及其与减缓的关系、损失与损害等重要议题谈判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了在下阶段更好地开展国际谈判和国内相关工作,应深入解读报告的主要结论并做到科学的应用。 相似文献
69.
70.
生源要素是海洋初级生产的基础,其在海洋环境中的循环受到多种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的影响,对其浓度分布、结构特点及影响因素的认识是理解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的基础。于2019年2月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了现场考察和海水样品采集,对海水中的溶解态无机营养盐浓度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温度、盐度、叶绿素a(Chl a)、pH和溶解氧(DO)等水文环境参数,研究了神狐海域海水中营养盐浓度与结构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等。在0~30 m的海水中各营养盐浓度均很低,随着深度的增加,营养盐浓度逐渐增大。在水深3 000 m左右处,无机氮、磷酸盐和硅酸盐浓度分别达到了38.02 μmol/L、2.71 μmol/L和149.07 μmol/L。温度、pH和DO与各营养盐浓度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表明环境因素影响着营养盐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此外,在75 m深度,研究区域东北方向的站位营养盐浓度相对较低,并呈现向西南方向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可能与高温、高盐和低营养盐的黑潮水入侵有关。根据端元混合模型计算所得保守混合浓度与实测值的差值显示,在75 m深度硅酸盐和磷酸盐以生物消耗为主,而硝酸盐存在添加。随磷酸盐浓度增加,各站位无机氮浓度呈线性升高,但硅酸盐浓度则以幂函数式升高,表明不同营养盐之间再生速率和再利用效率有所不同。神狐海域的N/P比与Si/N比和Si/P比呈现出截然相反的变化趋势。在0~30 m,N/P比较小而Si/N比和Si/P比较大;在75 m,受不同生物作用影响,N/P比变大,Si/N比和Si/P比变小;在75 m以下N/P比逐渐降低至14.44,而Si/N比和Si/P比则逐渐升高;在1 000 m以下,各营养盐比例均保持稳定。氮异常指数的计算结果显示,神狐海域300 m以上的海水中固氮作用强于反硝化作用,而300 m以下反硝化作用增强。神狐海域营养盐浓度与结构的分布特征表明黑潮入侵和生物活动显著影响了此区域营养盐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