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24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舟山北部海域海底淡水资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志忠  邹亮  韩月 《地质论评》2011,57(1):81-86
利用舟山北部海域2009年完成的高分辨率单道地震测量成果,结合前人调查资料和邻近的上海长江三角洲陆地地区水文地质资料,对地震资料进行了解译和综合分析研究,查明了海底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分布规律,初步圈定了早更新世时期的长江古河道和钱塘江占河道位置.结果揭示在调查区西部钱塘江口北侧、嵊泗列岛和"嵊泗二井"以北、嵊泗东北部海域...  相似文献   
22.
开井期间,井口管揷得好坏,对一个钻孔的钻进顺逆关系很大,我队521机有过深刻的体会.今年以来他们认真下了功夫,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技术措施,使连续八个井揷大管揷得正直、严密、坚固,每个井都是一次成功的.  相似文献   
23.
24.
本通过对同步GPS控制网实测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出了利用同步环精度分析评判GPS网观测的质量的技术依据。同步环精度对整个GPS控制网的观测精度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提高GPS控制网整体观测质量和保证GPS控制网的可靠精度,必须严格控制同步观测网的精度。  相似文献   
25.
长江口动水絮凝沉降与拦门沙淤积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根据1982年4月-1983年3月长江口南槽3个站位全年逐月大湖的水化学成分、悬沙粒度与粘土矿物资料,1984-1992年在环形水槽中获得的近百个组次的动水絮凝沉降试验研究资料,以及长江口细颗粒泥沙、浮泥与底质研究成果,对拦门沙形成过程及其机理进行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26.
南黄海灾害地质及地质环境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浅地层剖面、卫星遥感及钻孔资料,研究了南黄海灾害地质类型及其分布,编制了南黄海灾害地质图。南黄海灾害地质类型很多,包括活断层、地震、海岸侵蚀、海岸淤积、沙波、现代潮流沙脊、古潮流沙脊、水下三角洲、古三角洲、古河道、浅层气、埋藏古河道、埋藏古三角洲和埋藏古湖沼洼地等。它们的分布范围很大,特别是在122.5°E以西的海域和海岸带地区,海洋灾害地质类型分布密集。晚更新世以来黄海地区发生了3次大规模海进,3次海进之间还经历了两次较大规模的海退成陆过程,这些过程决定了南黄海海域复杂的海洋灾害地质类型及分布。南黄海众多的灾害地质问题将会对海底工程建设安全构成很大威胁,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7.
钱塘江河口沉积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塘江河口是我国典型的山溪性强潮河口,因其河口有涌潮而举世闻名。一般讲,该河口系陆源与海域两种物质来源、径流与潮流两种动力、淡水与盐水两种介质所构成的复杂多变的沉积环境,形成由悬沙和底质组成的河口现代沉积系统。在杭州湾内砂坎中沙粒级(>O.063mm)、粉沙粒级(O.063—O.004mm)与粘土粒级(相似文献   
28.
细颗粒泥沙动水絮凝沉降的基本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流速为主要参变量,在长度为339.3m的往复式直水槽中进行细颗粒泥沙絮凝沉降试验,试验得到了垂线平均含沙量、絮凝现象、垂线含沙量梯度、泥沙粒度四方面的沿程变化规律。通过对以上四方面变化分析,细颗粒泥沙动水絮凝沉降的基本特性是:动水絮凝沉降速率和沉降量受碰撞絮凝概率与剪切破碎概率、絮凝体所受外力与本身抗力两大关系的制约,而流速又通过制约以上两大因素的变化,成为制约絮凝沉降速率和沉降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9.
徐州市的环境地质问题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岩溶地下水是徐州市城市供水的主要水源,多年来,由于对岩溶水的大量不合理开采,导致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概述徐州市水文地持笔岩溶水的开采状况系统地分析徐州市的环境地质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和机理,并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0.
人类排放的绝大多数金属,包括其它化学污染物,都会通过各种途径进入自然水体.这些元素即使浓度极低(10-12~10-7M)也会对水体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造成严重损坏,因为它们不能被生物降解,并最终以不同的物化形式(种类)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