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2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21.
根据2015年春季兴化湾海域的环境调查资料,对海水和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分布及其来源进行了探讨。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地质累积指数法对海水和沉积物污染程度进行评价,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重金属的潜在来源进行解析。结果显示:表层海水中重金属Cd,As和Cr质量浓度符合海水水质一类标准,重金属Cu,Pb,Zn,Hg质量浓度均符合海水水质二类标准;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u,Pb,Zn,Hg,As,Cd,Cr含量均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一类标准。地质累积指数评价结果显示,沉积物中重金属Cd总体为污染,其余6种重金属为清洁水平。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间相关性分析表明,Hg与Cu,Zn之间具有相似的来源特征。研究区重金属潜在来源主要为江阴港周边入港船舶排放、生活污水和工农业生产的输入、周边河流输入和大气沉降等。  相似文献   
22.
海岛是我国国土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具有特殊性质的独立地理单元。海岛进行分类评价对海岛的开发和保护意义重大。文章选择30个海岛,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3个方面建立16个指标,通过聚类分析、主坐标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海岛进行分类,同时研究海岛不同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海岛可以分为经济发展型、环境发展型和传统发展型...  相似文献   
23.
基于水环境的青岛第一海水浴场旅游适宜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2008年8月到10月对青岛第一海水浴场的水质监测结果,分析了青岛第一海水浴场的水质状况,对其旅游适宜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岛第一海水浴场内的水质情况良好,符合其作为海水浴场的水质标准,但是海水浴场内的游客活动对海水浴场水质的改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4.
对爱尔兰海域多用途区划的研究背景进行了介绍,研究了区划的发展历程、边界和不足之处.得出爱尔兰海域多用途区划对我国海洋功能区划、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等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25.
海滩形态、沉积物组分和粒度参数能反映海滩沉积环境。自2010年7月到2011年12月在辽东湾西岸葫芦岛市龙湾滨海沙滩和兴城第一海水浴场沙滩进行冬夏重复海滩剖面测量和表层沉积物粒度分析,结果表明:①两海滩以85黄海高程-0.6 m和-4.7 m为界划分为海滩、水下岸坡和陆架平原三个地貌单元。②龙湾沙滩海滩形态较稳定,兴城一浴海滩和水下岸坡淤积,均与海滩养护相关。③根据沉积物组分和粒径参数的差异,两海滩可横向划分为I、II、III、IV四个沉积区。各沉积区内中值粒径并没有出现横向递减的趋势,分选系数、偏态和峰态变化复杂。各沉积区间水力条件截然不同。④与兴城一浴相比,龙湾沙滩I沉积区沉积物颗粒较细、分选较好,水下岸坡存在综合动力条件弱的沉积区段,陆架平原缺少潮流作用强烈的区段。  相似文献   
26.
市级海岛保护规划是沿海市管辖范围内海岛保护的专项规划,内容较省级海岛保护规划更为详尽,实践性与可操作性也更强;较单岛规划覆盖的范围更广,更有利于沿海市海岛保护与利用工作的全面开展,可有效衔接省级规划与单岛规划。文章分析了市级海岛保护规划在海岛保护规划体系中的定位,探讨了市级海岛保护规划的编制要点,以钦州市为例,从规划范围、期限与原则、分类分区与重点工程、区域海岛规划等方面,提出了市级海岛保护规划的编制框架,可为市级海岛保护规划的科学编制提供参考。今后应进一步开展无居民海岛功能分类研究、区域海岛规划的实施情况评估和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的探索,为市级海岛保护规划的编制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7.
文章对海洋功能区划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分析,并对利益相关者在海洋功能区划编制及实施过程中的参与时间及参与方式等内容进行了探讨,为我国海洋功能区划的编制及实施中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方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8.
海滩资源是我国沿海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在具备护岸功能的同时又极具旅游功能。然而,受风暴潮、海平面上升等自然因素及直接或间接的开发等人为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国海滩资源破坏严重,部分海滩资源退化甚至消失。基于此,文章提出建立我国海滩保护管理基线,禁止在基线管理范围内从事挖沙以及建筑施工等人类开发活动的建议。文章从海岸地貌、海滩自然形态、生态特征和开发类型等方面定性地提出建立以海岸线为陆域控制线;从维护泥沙动态平衡和保持海滩自然特征为基础提出建立以闭合深度线为近岸海域控制线。该管理基线的建立对规范针对海滩环境的人类开发活动、维护我国沿海海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保护海岸生态环境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9.
为深入了解巴拿马的海岸带与海洋管理状况,文章在梳理巴拿马资源环境现状和国家管理框架的基础上,以海事、环境、水产、港口、运河和旅游等重要涉海领域为切入点,分析巴拿马海洋领域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责调整过程,并将其海洋管理发展历程划分为4个阶段。研究结果表明:巴拿马的海洋管理发展过程体现“从分散到集中、从无序到有序”的特点。一方面,海洋管理权在3个主要管理部门之间不断转移,根据管理实践而不断调整,其实质是实现海洋管理效率的最优化;另一方面,海岸带和海洋管理体系不断简化,具体的管理职能从混乱和破碎的状态逐渐转变为有机整体,使得政府机构精简、行政效率提高以及工作分工更清晰。巴拿马海洋管理的整体特征在宏观上与我国有相似之处,海洋管理是世界沿海国家都面临的问题,各国的经验或许存在差异,但实现海洋管理高效性、协调性和综合性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30.
为加速海洋空间规划在全球范围内的实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和欧盟委员会于2019年2月启动全球海洋空间规划2030计划(MSPglobal 2030)。文章从海洋空间规划的国际指南编制、试点项目实施以及成果交流传播3个方面对该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介绍,分析该计划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挑战;结合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背景和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项目的实施,重点从规划者能力建设、气候变化影响、蓝色经济发展和加强科学技术支撑4个方面探讨海洋空间规划实施的相关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