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2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海岛和海岸带是国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其综合管理水平对促进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和海洋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中韩建交30周年和“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为契机,通过对中韩无居民海岛及海岸带发展管理现状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中韩两国在发展管理方面的异同和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无居民海岛方面,中国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为基本制度框架建立管理体系,韩国通过综合立法建立管理体系,海岛不合理利用是两国存在的共性问题;韩国重视无居民海岛的宣传,中国更加重视无居民海岛的分类。在海岸带方面,两国均采取综合管理的方式,但在实施程序上采用不同的方式,韩国由中央政府主导并交由地方政府实施综合管理,中国在综合管理体制下交由地方政府自行主导。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和建议,促进两国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南澳岛海滩资源储量、空间分布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开展海岛海滩侵蚀风险评价,选择青澳海滩开展岸滩及其海湾海床地形、沉积物、动力泥沙调查,分析探讨了青澳海滩泥沙动力沉积特征,灾变退化过程机制,并从海滩稳定性和游客安全角度给出安全调控建议。结果表明:1)南澳岛海滩资源储量与侵蚀风险区域分异特征明显,其中青澳海滩旅游活动频繁、开发强度大,侵蚀退化风险等级高,人为破坏干扰抑制滩海泥沙交换,无序无度占滩开发与利用破坏了海滩自然演化进程,短期过量旅游活动加速海滩侵蚀退化进程;2)青澳湾沉积物以粗粒砂为主,沙源供给不足,不同岸段岸线进退与岸滩蚀淤与海滩方位、波浪动力强度强弱关系密切,具有明显的纵向沉积地貌分带特征。湾内落潮优势流(SE)优于涨潮(NW),对泥沙输运进入湾内具有抑制作用,潮周期海湾泥沙自湾内向湾外输运,泥沙以外输为主单宽输沙为3 400 t;3)青澳海滩存在严重的"无序占滩建筑,污水肆意排放,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监测评价亦表明侵蚀退化风险巨大,游客安全面临着风险隐患,建议青澳海滩实行以生态化养护开发和"游客为中心"为理念的安全调控措施,设立红线及安全标示。该研究为岛礁生态建设、海岛保护及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海岸带是重要海陆过渡带地貌单元与区域,兼受海陆动力双重作用与影响,包括不同类型的沉积相,经历复杂的动力沉积、地貌演变及灾变过程。海岸带调查涉及学科交叉融合,调查要素相对独立与内容多学科交叉并存。我国曾分别于1960年、1981年和2003年组织开展过全国海岸带综合调查工作,调查获取了大量丰硕成果。当前海岸带调查与研究过程中亦暴露出一些亟需突破问题,包括:1)海岸带存在大范围"盲区",浅水易陷、礁石养殖等区域难以到达,成为海岸带数据"空白区"、调查"禁区";2)我国海岸带观测平台数量少、分布零散,未形成综合有效观测网,导致长时间序列、多源准同步调查数据缺乏,难以准确把握海岸带变化规律,破解资源环境有关问题;3)海岸带数据获取智能化程度低,严重阻碍制约有关对策及时有效性;4)海岸带不同学科协同调查、交叉融合研究模式尚未建立,不能及时发现海岸带科学问题。今后海岸带调查将在海岸带高分辨率过程数据、全覆盖无死角实时动态数据获取技术,长时间序列综合数据采集平台建设,陆海空全天候立体化数据采集传输及快速智能决策,以及海岸带多学科交叉攻关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4.
海洋空间规划是一个对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规划和管理过程。文章采用可视化工具CiteSpace,基于WOS核心合集和CNKI数据库,系统梳理分析2000—2020年海洋空间规划领域的国内外研究主题及其突现词演变路径。结果表明:当前国内外海洋空间规划相关研究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3国占比超过50%,各机构间合作度较高、跨国交流活跃;国际方面,栖息地、海洋保护区域、渔业发展、生物多样性是热点研究方向,国内则更加关注陆海统筹和可持续发展;近20年来,国际研究趋势变化为"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空间规划尺度的拓展及跨界研究-经验总结与环境保护",国内规划时期则从"空间规划政策综合管理-具体功能区划分-可持续发展"不断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深入探索的重点领域以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海底电缆预选路由方案的比选需要参考多种指标,这些指标包含定量和定性两种,但各指标间的不可公度性,给路由方案的选择提出挑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离差思想和模糊向量投影的多属性决策法。首先引入三角模糊数,将定性指标合理量化,构建决策矩阵,规范化后运用离差思想求解各指标权重,然后计算各方案在正理想方案和负理想方案上的投影,最后求出相对贴近度,依据其大小比选出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巴拿马博卡斯群岛的开发利用状况进行总结与分析,总结了其海岛开发利用的历程及现状,分析了当前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为解决这些问题而采取的措施,得出了海岛开发利用的启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管理部门间的协调与公众参与;采取生态友好型的海岛开发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7.
针对海岛空间信息的特点,分析了传统管理手段的缺陷,提出了利用多维动态GIS技术解决海岛及其周边海域三维特性和数据多源、多尺度、多时相以及海岛的历史变迁问题,并探讨了应用的关键技术,为海岛综合管理提供一个新的解决方案,提高了海岛管理的可视化、信息化、高效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8.
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是破解海洋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和建设美丽海洋的必然要求,是加强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和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必要环节,是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和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生态产品的重要手段。为深入推进我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文章对中央财政支持沿海各地实施的270余个海域、海岛和海岸带整治修复和保护项目以及18个"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进行系统分析,提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主要包括海域海岸带环境综合整治、海岛整治修复、典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生态保护修复能力建设4个方面;据相关统计,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累计修复岸线260km、沙滩1 240hm~2、海岛近60个、滨海湿地4 100hm~2,多地整治修复效果明显,海洋生态环境呈明显改善和整体趋稳向好的积极态势。与此同时,目前仍存在缺乏具有综合性和系统性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规划、尚未形成多渠道投入机制以及海洋自然修复的研究和实践不足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攻坚方向的建议,即做好"三个"转变:保护修复从局部向系统化和高层次转变、资金来源从依靠中央财政向多渠道投入机制转变以及修复模式从人工干预为主向自然恢复为主转变。  相似文献   
9.
基于水化学的东海岛海水入侵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学良  杜军  李培英  张志卫  李平 《水文》2017,37(4):52-56
海水入侵对海岛海岸带地区地下淡水以及生态景观的变化存在重要影响,是该区域重要的灾害地质问题之一。海水入侵区域由于受到不同时段、地段地下淡水补给等可变因素影响,具有时空变化的特性。以东海岛东南部为主要研究靶区,利用三线图法对该区域2012年12月~2014年8月周期性监测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并以HCO_3~-和Cl~-为划分依据,构建海水入侵程度的划分标准,对不同时期的海水入侵情况做了研究。分析表明,监测期内东海岛经历了多次海水入侵-后退过程,入侵量分别为56.7%、51.1%、56.4%、42.7%、36.5%、76.9%、66.8%和75.8%,年际对比表明,东海岛海水入侵有日趋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10.
沿海与内陆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使得海陆二元化问题日趋凸显,如何减小海陆发展差距,推动海洋经济和内陆经济协调发展,实现海陆统筹是蓝色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文章首次构建了基于生产函数理论的海陆二元结构生产要素均衡模型,通过数学推导,证明了生产要素海陆间最优配置点的存在,并从内外两方面对海陆二元结构内部生产要素的配置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结合蓝色经济区建设,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