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50篇
测绘学   32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59篇
地质学   121篇
海洋学   20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运行监控系统的建设提升了综合气象观测网气象探测设备的运行保障能力.作为运行监控系统的有益补充,以ArcGIS Engine为核心技术,构建了面向气象观测领域的GIS应用程序平台,重点讨论了气象观测设备的监控方法,解决了C/S架构下气象设备监控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地图更新等若干关键问题,并将数据检索、地图展示、设备监控、统计分析、产品发布、观测站网信息管理等融为一体,实现了气象设备监控的多元化、信息化、可视化、专业化、产品化.  相似文献   
272.
本文基于2015—2019年冬季黄河流域中游地区(山西段和陕西段)6种大气污染物的浓度数据,研究了黄河流域中游冬季大气污染物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15—2019年黄河流域中游地区,PM10和CO浓度持续降低,O3浓度持续升高,PM2.5、SO2及NO2平均浓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规律。2019年主要污染物NO2、CO、PM2.5、PM10及SO2浓度均最低;2019年冬季O3平均浓度达到最高(54μg/m3)。研究地区下游的PM2.5浓度高于上游,且沿黄河由北向南其浓度逐渐增加,黄河东侧山西段的PM2.5浓度高于西侧陕西段。研究区域PM10污染浓度由2015—2016年的黄河东侧高西侧低转变为2017—2019年上游低下游高的分布特征。SO2浓度呈黄河东岸比西岸高的分布。NO2高值区域从2015—2017年黄河西侧下游地区变为2018—2019年中上游地区;CO平均浓度高值区域位于黄河东侧下游地区;O3浓度空间分布特征不明显,但近5年浓度大幅增加,需要加强对臭氧的防控。  相似文献   
273.
为建立高精度的BDS钟差预报模型,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萤火虫算法优化的分数阶离散型灰色系统SAFA-FDGM(1,1)钟差预报模型。为避免萤火虫算法陷入局部最优解,提高萤火虫算法的优化能力,本文引入惯性权重因子,同时对吸引力因子、步长因子进行改进;利用改进的萤火虫算法自动优化选取FDGM(1,1)分数阶因子来提高FDGM(1,1)数据拟合精度。分别采用C02(GEO)、C09(IGSO)、C12(MEO)三种不同类型卫星的钟差数据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本文预报模型优于传统二次多项式模型与GM(1,1)模型,其中3~6 h预报误差小于1 ns,9~12 h预报误差优于2 ns,对建立高精度的BDS卫星通用钟差预报模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74.
黄河口凹陷渤中34地区东三段发育滨浅湖砂质滩坝,由于其储层薄、埋藏深,储层精细刻画难度大。以渤中34地区B油田为例,分析得到东三段薄层滩坝砂发育范围受控于古地形及其相关的水动力作用。在古地形的控制之下,不同的水动力背景下滩坝砂的发育可以进一步划分远岸坝、近岸坝、沿岸坝。其中古地形高部位发育宽缓的低洼区,在平均低潮线与高潮线之间,最有利于形成近岸坝是B油田滩坝发育的主要类型。以楔状模型为基础,正演出东三段储层振幅值的大小与砂体厚度存在正相关性,以此可以建立一种半定量计算模型。研究表明,基于滩坝主控因素约束下的地质模式与地震振幅属性共同预测对薄层滩坝砂体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75.
柱状节理玄武岩在开挖卸荷条件下容易松弛与开裂,是白鹤滩水电站坝基稳定的主要挑战。以白鹤滩水电站左岸坝基柱状节理玄武岩试验区为工程背景,采用单孔声波、钻孔摄像等原位测试技术,研究了分梯段开挖及时间效应条件下Ⅲ1类和Ⅲ2类柱状节理玄武岩松弛深度、松弛程度的时空演化规律,探讨了坝基柱状节理岩体松弛特征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柱状节理玄武岩的松弛深度主要由开挖引起,临近开挖面岩体的松弛程度随时间呈负指数增长,其时效期不超过半年。柱状节理岩体松弛特征与岩体质量关系密切,两类岩体的松弛深度、松弛程度的时效性及松弛程度随孔深的分布规律差异较大。坝基柱状节理岩体时效松弛是由内部节理张开导致的岩体强度参数的时效劣化引起。该研究对认识柱状节理岩体卸荷力学行为及优化坝基柱状节理岩体开挖保护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6.
作为建设工程地基土层的第四系覆盖层,对海外某项目的工程建设和安全运营具有较大的制约作用。在缺少工程经验的条件下,通过采用遥感影像、地质调绘等方法查明区域地质背景,并结合场区工程钻探、原位测试、土工化验等工作,认为研究区第四系覆盖层由上而下可划分为4层:全新世松散堆积层(Qhpd)、全新世坡洪积层(Qhdl+pl)、更新世冲洪积层(Qpal+pl)、更新世残坡积层(Qpel+dl),下伏为第三纪火山碎屑岩(E)。场区第四系覆盖层主要为第三纪岩石风化物经过第四纪陆相沉积作用沉积而成,第四系覆盖层与下伏基岩接触面为顺坡体倾斜,而第四系覆盖层的表层松散堆积层与全新世以来旱季和雨季气候交替密切有关。通过对研究区第四系覆盖层发育特征及工程地质特征进行分析,揭示场区岩土体受沉积环境条件及地形地貌影响,岩土体力学性质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研究区存在边坡稳定性差,地基稳定性较差,地基不均匀等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277.
浙西南龙泉地区集中出露一套中深变质岩系,是华夏地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形成时代和成岩构造属性等问题历来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龙泉变质岩中变质基性岩的地球化学研究,认为这些岩石的原岩成岩环境至少有两类:Ⅰ类岩石稀土配分曲线、微量元素蛛网图特征均显示与IAB的相似性,微量元素比值和图解判别均指示这套岩石形成于与俯冲有关的岛弧...  相似文献   
278.
利用纳米SiO2(nano-SiO2,简称NS)和石灰固化滨海石油污染土,通过一系列界限含水率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pH试验研究了NS和石灰对滨海石油污染土固化效果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试验和X射线衍射试验进行了典型改良石油污染土的微观结构和矿物学分析。结果表明:对于5%含油率的滨海石油污染土,NS-石灰联合能够显著提高石油污染土的强度,在3%石灰改良石油污染土中分别掺入1%和2%NS,石灰改良石油污染土的7d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分别达到421、727 kPa,为不掺NS的3倍和5倍多。同时,NS的加入降低了单独采用石灰改良石油污染土的p H值,减小了石灰对环境的危害。扫描电镜试验和X射线衍射试验也证明,与单独掺入石灰相比,NS-石灰联合时,NS加速了石灰的水化反应,促进了水化硅酸钙的生成,使得滨海石油污染土的强度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279.
在内蒙古特颇格日图地区分布的大理岩出露于志留系徐尼乌苏组含砾砂岩或粉砂岩中,呈EW向线状断续展布,多数为似层状和透镜体状,且有相当一部分大理岩与蚀变超基性岩呈复杂的空间关系。大理岩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型式为向右缓倾型,REE总量低,具弱Eu负异常。微量元素数据显示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Th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Nb,Zr等相对亏损。(87Sr/86Sr)0=0.7085~0.7100,平均0.7091。该区大理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的碳酸盐岩相似,其原岩应为沉积型碳酸盐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