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84篇
地质学   100篇
海洋学   21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在分析整理影响雷电活动的诸多气候因子中,发现温湿环境对其影响较为明显,尤其是局地气候温湿环境。了解和掌握不同气候环境条件下的雷电活动特性,能够合理利用气候资源优势,科学地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消除雷电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2.
刚果(金)东南部的加丹加成矿带是世界著名的铜钻矿带,其铜钻矿的品位较高,地质研究程度较低,找矿潜力巨大,是我国海外铜钻矿业开发的一个重要目标区。本文以科卢韦齐一卢本巴希地区为研究区,通过1/25万区域遥感地质解译分析,结合已有的文献资料,初步圈定出7个有重大勘查前景的靶区,为开展地质勘查工作提供了首选目标。  相似文献   
203.
黄土高原坡地单株植物下的微地形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坡地孤立植物下的微地形反映了植被、土壤、侵蚀和沉积过程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本文通过对黄土高原三种植物微地形结构的研究,分析了坡度和植物种类对微地形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坡度越大,沉积物堆积高度越大,微地形越明显;不同植物之间的微地形有明显差异。本研究中,地表植被覆盖为草类的刺槐林保持土壤的作用最大,可以为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低地区的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4.
与古气候和古环境息息相关的有机质发育特征的高精度预测,是油气地质研究的核心和难点,对中—低勘探程度沉积盆地常规油气或中高勘探程度沉积盆地中非常规油气的高效评价部署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旋回地层学、地球化学技术,通过东营凹陷FY1井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的高频旋回地层划分和古环境、古气候、有机质地球化学、矿物学分析,探索陆相泥页岩有机质在不同尺度旋回地层中的富集规律。结果表明: (1)在东营凹陷古近系沙三下亚段中识别出2个1.2 Ma超长斜率旋回、5个400 ka长偏心率旋回、21个96 ka短偏心率旋回、42个51 ka斜率旋回、103个19 ka岁差旋回。结合前期研究成果,以1.2 Ma、400 ka、96 ka波形曲线为依据,识别出2个长期、6个中期、21个短期基准面旋回; (2)东营凹陷沙三下亚段沉积时期古环境恢复与TOC数据对比分析证明,古气候演化与有机质富集之间基本同步,均受控于天文旋回,即超长斜率增大或长偏心率增大时期,气候温暖湿润,基准面升高,地层还原性增强,有利于有机质富集; (3)有机质的富集主要取决于古气候温暖湿润程度控制的古生产力和湖盆水体深度控制的有机质保存环境,长期与中期尺度旋回对有机质富集的控制程度高于短期旋回,因此在长期、中期尺度上,可以旋回波形曲线为依据进行古环境恢复和富有机质层的厘定。  相似文献   
205.
基于电磁辐射数据的小波变换理论,对青海玉树7.1级地震前后四川都江堰、剑阁、江油及郑州二砂电磁波台站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小波分析,研究发现玉树地震前有异常信息存在,表现为:地震前电磁辐射异常信号低频部分出现的时间较早;距震中较近的台站,异常信息出现的频率段较高;距震中稍远的台站,异常信息的频率段较低;震中距越大,异常出现的时间越晚。  相似文献   
206.
地磁空间相关法在河北省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河北省境内8个地磁台站1981-2006年Z21地磁资料的相关分析,发现地磁Z21相关系数异常与河北省及邻区MS≥5.0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26年内共出现了符合判据标准的异常18次,在其后10个月内对应地震13次,应报15个,虚报3次,漏报2次。初步给出了适合该区域的地震预报参数。  相似文献   
207.
招平断裂带是胶东地区重要的控矿构适之一,文章中遥感地质研究的范围包括其北段、中段及外围区,测区面积1200km2.ETM多光谱遥感数据来源于美国7号陆地卫星.选择ETM7、4、1三个波段进行彩色合成制作测区基础遥感图像.采用Crosta法,选择ETM1、4、5、7波段作为输入波段进行主成分变换,获取泥化蚀变遥感信息.选...  相似文献   
208.
沁水盆地南部高煤级煤储层孔隙分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沁水盆地南部的20个高煤级煤样品的压汞实验和煤岩煤质分析的结果为依据,探讨了孔隙分形维数的计算方法,分析了盆地南部地区高煤级煤孔隙分形特征。研究表明,高煤级煤孔隙分形无标度区为50nm~100μm,孔隙分维数在2.94~3.21,孔隙分维数与煤变质程度、孔隙度、大孔含量、体积中值孔径呈负相关关系,与中孔含量、吸附孔含量、退汞效率、灰分产率呈正相关关系,而固定碳含量、镜质组质量分数、挥发份产率、兰氏体积则以孔隙分维数3.05为拐点呈双U形或倒双U形变化。孔隙分维数可以作为反映高煤级煤储层吸附能力和解吸能力的一个重要参数,并依据孔隙分维数划分出该区富气易解吸区、富气难解吸区及含气解吸区。  相似文献   
209.
九江-瑞昌地震序列的波速比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多台和达法,利用数字地震观测记录对九江-瑞昌地震序列的波速比特征进行研究,获得了具有参考价值的结果:(1)在震源深度10km上下,波速比平均值存在差异,差异层位正好是江西地区上地壳和中地壳的分界层位,与2005年11月26日九江—瑞昌5.7级地震的震源深度一致,这种现象可能反映了震源位置附近的介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存在变异,可能与这次地震的孕育和发生有着密切联系。(2)在震源区的较小范围内,沿地震序列的北西优势走向,两侧的波速比平均值大小不同,反映出地质结构和岩石性质存在差异,其差异分界线走向与震源机制解中的一组北西向节面走向一致,推测九江—瑞昌5.7级地震可能是由一条北西向断裂活动引起的。(3)2005年12月3日ML3.9级余震前,波速比连续出现超出警戒线的高值异常,回落到平均值以下后地震发生。目前九江—瑞昌地震序列的波速比持续处于高值异常,应当警惕回落到平均值以下后发生显著有感地震。  相似文献   
210.
河南夹沟铝土矿床突水机理与防治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建立了河南夹沟铝土矿床“二元”突水概念模型,揭示了突水水源来自两个不同的渗流场:矿床上部石炭系(C3)含水岩组渗流场、矿床下部奥陶系(O2)含水岩组+寒武系(∈2+3)含水岩组渗流场。前者以重力自由渗流为突水力源,以裂隙、溶孔(洞)为突水途径,突水类型为直接式突水;后者以高压水头顶托渗透为突水力源,以各类原生、次生裂隙为突水途径,突水类型为间接式突水。并论证了矿床“二元”突水的治理对策与方法,提出未来矿床开采以平行疏排降水为主,并正确预留C2矿床底板天然隔水层防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