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31篇
海洋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公元462年8月17日“兖州地震”震中的校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公元462年8月17日(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六年七月甲申)兖州地震"地裂泉涌"等史料的可靠性进行分析,重点考证这次地震时"兖州"、"鲁郡"的治所,认为:(1)当时兖州的州治在湖陆,即今山东微山县昭阳湖内,不是以前认为的瑕丘(今兖州东北)或鄄城(今鄄城东);(2)鲁郡的郡治在驺县(今邹城峄山南故邾城),不是以前认为的鲁县(今曲阜)。在此基础上,利用确定历史地震基本参数的方法,结合地震破坏情况和余震活动等,校订了这次地震的震中位置(35.0°N、117.0°E,参考地名为山东省微山滕州交界一带,定位精度为3类)。  相似文献   
22.
利用干湿沉降采样器、大流量采样器和半渗透膜装置对广州麓湖大气干湿沉降、大气中气态和颗粒态多环芳烃以及水体中溶解态多环芳烃进行了连续一年的采样监测,并在此数据基础上依据多环芳烃在大气和水体间的作用规律,计算了广州麓湖水-气界面上多环芳烃的交换通量.结果显示,每年大气将向麓湖中输送约1300g的多环芳烃,主要以菲为主,占总量的60%以上.而湖水向大气挥发约220g的多环芳烃,主要以萘为主,占总挥发的95%.不同化合物在气水交换中的主要作用方式是不同的,2-3环的化合物主要以气水界面交换为主,5-6环的化合物以颗粒物沉降为主.而4环的化合物则以三种方式并存.不同季节,除了4环的化合物的各种作用方式所占地比重有所变化外,其它化合物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23.
城市是人口密集、财富集中的区域,也是需要采取特别抗震设防措施的重点地区。地震小区划是精细划分城市抗震设防单元的重要技术途径,可以帮助摸清城市所面临的潜在地震灾害风险,并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更加科学的抗震设防要求。1986—2022年6月,中国共完成城市地震小区划项目369个,地震小区划总面积22856.6km2,涉及61.3%的省会城市和直辖市、33%的设区的市和地(州、盟)驻地城市以及14.1%的县(市、区、旗)所在城市。本文利用文献调研和统计学方法,系统总结了中国城市地震小区划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推进地震小区划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4.
多环芳烃在城市湖泊气-水界面上的交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军  张干  祁士华  刘国卿 《湖泊科学》2004,16(3):238-244
利用大流量采样器和半渗透膜装置对广州麓湖大气中气态多环芳烃和水体中溶解态多环芳烃进行了连续一年的观测,在此数据基础上,依据国内外通用的双膜理论计算了多环芳烃在广州麓湖水面上的交换通量.结果显示萘、苊、二氢苊的交换通量方向是由湖水挥发进入大气,其它主要化合物都是从大气进入水体;在单个化合物的交换通量中,以菲的通量值为最大,平均达13137.1ng/(m2·d),最高达到21211.22ng/(m2·d),其次为萘、荧蒽、蒽、芘、芴、二氢苊和苊等.各化合物交换通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大部分都是在夏季达到最大值,在冬季交换通量降到最小值,但唯一例外的是芴,其交换通量却是在夏季降到最低值.  相似文献   
25.
深圳湾,毗邻香港,是深圳经济特区的重要经济发展和生态调节区域。为了更好地了解该湾多溴联苯醚(PBDEs)的生物累积规律及其污染历史,作者采集该海域19个鱼、2个虾、2个蟹和柱状沉积物样品,分析其中PBDE的组分与含量,以及生物体的δ^15N同位素、总脂含量和柱状沉积物的沉积年龄(^210pb)、总有机碳(TOC)。结果表明,深圳湾海域鱼类∑15 PBDEs组分的残余量为21—167ng/g lw(或0.17—4.16ng/g fw),平均为(67±42)ng/g lw或(2.00±1.14)ng/g fw,其含量与生物体的δ^15N同位素和脂含量正相关,BDE-47、BDE-100为生物体中PBDE最优势组分且在所有生物样品中均检出,分别占46.5%、13.5%,肉食性的鱼类较植食性的鱼类PBDEs的生物累积总体上较高。柱状沉积物中∑22 PBDEs含量(0.07—4.85ng/g dw)近二十几年来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平均沉积通量为0.25ng/(cm^2·a),丰度最高的PBDE组分为BDE-47、BDE-49、BDE-99、BDE-183(不包括BDE-209);PBDEs在生物体和柱状沉积物中的含量位于全球PBDEs含量的中低端范围;鱼类等生物体中PBDE的生物-沉积物累积比值(BSAF)比值(〈0.8)较小,与相应的PBDE的log Kow(辛醇/水分配比)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26.
沉没海底7000年的古森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7.
在莱州湾海岸带采集了62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对黑碳(BC)的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同时探讨了BC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关系。结果表明:(1)莱州湾海岸带表层沉积物中BC的含量范围为0.02~9.35 mg/g,平均为0.98 mg/g,低于欧美和我国其他海岸带区域;(2)河流沉积物中的BC含量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主要是受点源排放、河流本身的特征和沉积物粒度等因素的影响;海洋沉积物中的BC分布不仅受到沉积物粒度的影响,河流输入和沉积速率也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3)由于POPs的来源和理化性质差异,POPs与BC和总有机碳(TOC)的相关性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其中六氯苯(HCB)与BC、TOC的相关性最好。就河流和海洋分区而言,海洋沉积物中POPs与BC、TOC的相关性明显好于河流沉积物,但都没有表现出POPs与BC的相关性优于POPs与TOC的相关性的现象。  相似文献   
28.
张强  韩阳  张干 《海洋工程》2013,31(4):90-94
高桩码头是码头建筑物中应用最广泛的结构形式,利用高桩码头物理模型振动测试结果对码头结构有限元模型的修正进行研究。以结构特征灵敏度分析为基础进行了基于优化理论的有限元模型修正。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动力特性更趋近于实测值,同时为高桩码头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损伤诊断和整体性评估提供基准。  相似文献   
29.
对2002年5月采集的西藏错鄂湖和羊卓雍湖的水和沉积物样品进行了实验及分析。结果表明,这2个高原湖泊均不同程度地受到有机氯农药的污染,并具有多种有机氯农药的同时存在、在沉积柱上近表层没有含量下降趋势以及南部的羊卓雍湖污染程度高于藏北的错鄂湖等特点,反映出湖泊中的有机氯农药有可能是随孟加拉湾洋暖流由南向北带人的。两个湖泊的水与沉积物中滴滴涕(DDTs)和六六六(HCHs)含量甚至与我国东部地区的一些淡水水体相近,这种现象很可能表明,大气沉降的有机氯农药可在青藏高原湖泊水体与沉积物中发生一定程度的累积。长远地看,这一过程将可能对青藏高原野生动物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0.
东海泥质区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物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 GC/MSD内标法定量测定了东海近岸和远岸泥质沉积区 18个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 (PAHs)的含量,探讨了多环芳烃在这些泥质区的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及来源.结果显示 ,近岸泥质区多环芳烃含量普遍较高,介于 180.3~ 424.8 ng/g(干重 )之间;冲绳海槽次之,含量为 211.7 ng/g ;济州岛西南泥质区最低,含量介于 117.1~ 211.7 ng/g之间.东海泥质区多环芳烃的分布主要受控于离物源的远近、沉积物粒度、有机碳含量以及东海环流体系.东海泥质区的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热成因,大气干湿沉降和河流输入是其进入泥质区的主要途径.东海泥质区多环芳烃的污染程度中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