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地质学   17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鲁东南莒南地区深层次构造岩可分为两个变形相。(1)在钾长石变形相中,石英、钾长石、黑云母皆发生强烈的塑性变形;当斜长石不发生变质反应时具脆性变形,当发生变质反应时具塑性变形,随变质反应的增强塑性变形增强。(2)在斜长石变形相中,除石英、钾长石、黑云母外,斜长石也发生强烈的塑性变形。普通角闪石表现为脆性及脆韧性变形。根据构造岩中主要矿物的变形特征和同构造新晶推测二者变形时的温压条件分别为450℃~500℃,0.82~0.97GPa和500℃~650℃,0.76~1.17GPa。  相似文献   
12.
本文所谈的堇青石分布于莱阳市以北,旌旗山及其以东一带的变质岩系中。其层位属荆山群禄格庄组下段(图1),按原805队的划分属胶东群民山组第二段。因为本区的堇青石多遭受了后期的变化,过去常被人们所忽视。但无论含堇青石的岩石在本区禄格庄组下段的矿物组合,还是堇青石对研究产出地层的变质条件和变质历史等方面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因而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对大别一苏鲁超高压变质(UHPM)带部分含柯石英包体的锆石及部分进行SHRIMP U—Pb测年的锆石进行划分和讨论后得出为大别-苏鲁UHPM带超高压变质作用(UHPM)年龄而进行含柯石英锆石SHRIMP U—Pb测年.宜从有结晶环带且在环带域或环带核部有柯石英包体的锆石的核部或环带域进行SHRIMP U—Pb测年.不宜从锆石边部获得UHPM年龄。着重讨论杨经绥等(2002)的两颗含柯石英锆石的结构,柯石英包体所在部位。测年数据的意义,得出苏鲁UHPM带UHPM年龄是578Ma(或略大于578Ma)。且这一认识与苏鲁UHPM带内区域地质情况相吻和。锆石中(多在边部)给出的印支期年龄值反映印支期地质作用(流体改造、重结晶等)改造事件的时代。  相似文献   
14.
山东半岛东部变质岩中的角闪石分为角闪岩相岩石中的和麻粒岩、榴辉岩中的,均属钙质角闪石。角闪石的Mg、Ca含量主要受寄主岩石控制,而Si、AlⅣ、AlⅥ、Ti、(Na+K)含量主要受变质温压条件控制。随变质温度的增高,AlⅣ、Ti、(Na+K)增高,Si减少,随变质压力的增高AlⅥ增高。低角闪岩相的角闪石形成于520~600℃、0.46~1.04GPa的温压条件下,高角闪岩相的角闪石形成于650~700℃、0.75~0.89GPa的温压条件下。麻粒岩和榴辉岩中退变质阶段的角闪石主要形成于中压相系角闪岩相的温压条件。  相似文献   
15.
胶东威海—乳山麻粒岩相岩石的发现及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相似文献   
16.
用P-T图解说明岩石从低温到高温必经的4个阶段:未变质的岩石→变质岩(狭义)→重熔型混合岩→岩浆岩,从而指出重熔型混合岩化作用阶段是不可逾越的。从图2中的N线→Gr域→C″(或C')线的高温一侧,岩石从脱水反应→去硅脱碱作用→全部重熔,岩汁和交代型混合岩化作用必将产生。  相似文献   
17.
鲁东榴辉岩的构造年代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鲁东榴辉岩的产状,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多期变质变形特征及同位素测试资料,对其进行了构造年代学总结,认为鲁东榴辉岩形成于613~900Ma,于207~329Ma发生强烈抬升作用。  相似文献   
18.
鲁东南莒南县一带榴辉岩的特片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张希道  陈允福 《岩石学报》1992,8(1):40-49,T001
  相似文献   
19.
混合岩的基本特征及其在岩理学上的存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P-T图解说明岩石从低温到高温必经的4个阶段:未变质的岩石→变质岩(狭义)→重熔型混合岩→岩浆岩,从而指出重熔型混合岩化作用阶段是不可逾越的。从图2中的N线→Cr域→C″(或C′)线的高温一侧,岩石从脱水反应→去硅脱碱作用→全部重熔,岩汁和交代型混合岩化作用必将产生。  相似文献   
20.
山东半岛东部变质岩中的角闪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