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海洋学   48篇
综合类   2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补体系统的进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动物免疫由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系统组成。先天性免疫是机体先天就有的,而且始终存在的防御机制,它们的作用没有特异性。获得性免疫力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个体在发育过程中接触抗原后而逐步发展而来,它对诱发的抗原有特异性。它最早出现在有颌鱼类中。获得性免疫系统区分于先天性免疫系统的主要成分包括免疫球蛋白(Ig),主要组织相  相似文献   
62.
自从1987年Davis等人用差减克隆(substraction cloning)法证明了肌肉发生决定基因MyoD的存在以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包括MyoD,Myf-5,myogenin,MRF4在内的整个MyoD家族成员在肌肉发生与分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其作用的分子机制也日臻清晰。  相似文献   
63.
迟缓爱德华氏菌对牙鲆免疫器官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云  姜明  姜国良  杨栋  张士璀 《海洋科学》2000,24(12):42-46
当经口腔灌注大量迟缓爱德华氏菌后,牙Ping的头肾和脾脏内的免疫细胞活性增强,表现为单核细胞数量增加,颗粒细胞内产生大量的颗粒以及颗粒吞噬作用的增强。研究结果还表明,病菌也会对免疫器官产生损害,可造成细胞水肿,膜性结构破坏及细胞坏死。本文详细观察了牙Ping肾、脾、肝、肠及血液的显微结构和肾、脾、肝的超微结构的变化,研究结果对疫苗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细胞学基础。  相似文献   
64.
用ELISA检测中国对虾的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对虾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对虾病毒性疾病已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焦点之一。由于没有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早期预防就显得更为重要,而这依赖于快速、敏感的诊断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是1972年由Engvall等在酶免疫试验(enzyme immunoassay,EIA)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在病毒等疾病有关的抗原抗体系统的定性或定量测定领域内已被广泛应用。本文通过病毒纯化,免疫新西兰兔,获得多克隆抗血清,并对抗体进行纯化、酶标记,建立了双抗体夹心直接ELISA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5.
水生无脊椎动物凝集素研究概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无脊椎动物体内不存在特异性的免疫球蛋白,因而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如凝集素、溶菌酶、溶血素、补体等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凝集素在无脊椎动物血液中的重要作用是起选择凝集作用,是免疫防御的重要体液因子之一。除血清中有凝集素存在外,在水生动物的皮肤粘液、体液、血细胞和受精卵、未受精卵及胚胎中皆发现存在凝集素。作者从研究简史、检测方法、物理化学性质、生物学性质和功能等几方面对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凝集素研究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66.
盐度对牙鲆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验以健康牙鲆成鱼为研究对象,分别饲养于盐度为40,30(对照组),20的海水中,以牙鲆血清的凝血活性、溶菌酶含量以及补体因子C3含量为指标,研究盐度对牙鲆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度增加或降低3d后血清凝血活性升高4倍,并一直保持至12d不变;溶菌酶含量先是升高,在第5天达到高峰后又逐渐降低,至第12天的含量反而略低于对照组;C3的含量在第一天取样时就比对照组有了很大的增长,随后逐渐下降,在第7天后恢复正常。盐度变化导致牙鲆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变化,说明在养殖生产中维持稳定环境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67.
酚氧化酶研究概况Ⅱ——基因结构及其系统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克隆、序列测定以及基因表达分析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广泛应用的分析手段。近年来,有关酚氧化酶(Phenoloxidase,PO)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在脊椎动物中,已知酪氨酸酶DNA和cDNA序列的动物有:人、小鼠、鸡、蛙和青鳉鱼。小鼠酪氨酸酶是编码533氨基酸的蛋白质,其中含有信号肽和6个糖基化位点。与蜘蛛血蓝蛋白的亚基进行序列比较,发现有两个序列保  相似文献   
68.
文昌鱼幼体体腔、血管发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24,48h文昌鱼幼体体腔、血管的发育状况,旨在为研究文昌鱼体腔细胞、粒细胞的起源和分化提供依据。1 材料和方法1.1 实验材料青岛文昌鱼(BranchiostomabelcheriTsingtauense)24,48h幼体。1.2 方法文昌鱼幼体经2.5%戊二醛(0.1mol/L二甲砷酸钠配制,pH7.3)固定1h,1%锇酸固定1h,然后经系列酒精脱水,Epon812包埋。半薄切片(2μm)经碱性美蓝-品红染色[1],光镜观察、照相。半薄切片定位的样品经超薄切片,醋酸双氧铀、柠檬酸铅染色,JEM-100cx电镜观察、照相。2 结果2.1 光镜观察结果青岛文昌鱼卵子在室温条件下自受精后50~60min…  相似文献   
69.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染色体基因定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69年Gall和Pardue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DNA探针检测细胞制片上非洲爪蟾细胞核内的rDNA获得成功之后 ,Pardue等同年又以小鼠卫星DNA为模板 ,利用体外合成的含 3H的RNA为探针成功地与中期染色体标本进行了原位杂交 ,从而开创了RNA DNA的原位杂交技术。为了精确地定位目的基因 ,1974年Evans第一次将染色体显带技术和原位杂交技术结合起来 ,提高了基因定位的准确性。1977年Rudkin等发明了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目的DNA的非同位素原位杂交技术 (nonisotopicinsituhybridiza tion ,NISH) ,其大致过程是首先制备抗DNA RNA复合…  相似文献   
70.
文昌鱼是现存的与脊椎动物原始祖先最接近的无脊椎动物,长期以来一直作为研究动物进化和胚胎发育的典型材料。目前,文昌鱼的基因序列和表达模式已经被广泛用于不同物种之间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和发育同源性分析中。文昌鱼独特的进化地位和它未经复制的基因组使其在比较基因组学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通过对文昌鱼、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基因组之间的比较,可以揭示脊椎动物原始祖先基因组的结构和演化过程进而探索人类的起源。同时,通过对文昌鱼和其它物种发育基因表达图式的比较可以显示不同生物身体部位之间的同源关系,并可以了解发育基因是如何引起不同物种之间形态变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