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09篇
测绘学   151篇
大气科学   92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158篇
海洋学   68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80篇
自然地理   4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91.
中国省域广播电视业发展水平的空间计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2008~2014年中国31个省域的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中国广播电视业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测算与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省域广播电视业发展水平最高的集聚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部分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发展一般,西北、西南地区发展水平较低,总体呈现从东向西递减的梯度变化,但全国整体发展水平呈现显著上升趋势。经济发展水平、消费需求、财政投入和信息技术水平与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呈现正相关,而产业结构与广播电视产业呈现负相关,且各省地理空间的邻接上未表现出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92.
民宿集聚区的选址与资源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具有紧密联系。本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构建了包括经济环境因素、旅游业发展因素、地理环境因素、配套设施和经营条件5个要素评价层、20个评价指标、35个评价因子构成的民宿集聚区选址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杭州白乐桥和北京延庆千家店镇民宿集聚区为例,对选址评价指标进行验证和应用。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民宿集聚区选址的主要因素是经济环境因素(0.4396)、旅游业发展情况(0.3039)和地理环境因素(0.1405),配套设施情况(0.0545)、经营条件(0.0615)的影响较小。选择的白乐桥和千家店民宿集聚区两个案例区综合评价得分分别为92.644和88.734,均属于比较合理的民宿选址。本文研究有利于促进对民宿集聚区选址的认识,为民宿集聚区选址开发和建设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93.
This study deals with a unusual cooling event after Typhoon Mujigea passed over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SCS) in October 2015. We analyze the satellit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 time series from October 3 to 18,2015 and find that the cooling process in the coastal ocean had two different stages. The first stage occurred immediately after typhoon passage on October 3, and reached a maximum SST drop of –2℃ on October 7 as the usual cold wake after typhoon. The second stage or the unusual extended cooling event occurred after 7d of the typhoon passage, and lasted for 5d from October 10 to 15. The maximum SST cooling was –4℃ and occurred after 12d of typhoon passage. The mechanism analysis results indicate that after landing and moving northwestward to the Yunnan-Guizhou Plateau(YGP), Typhoon Mujigea(2015) met the westerly wind front on October 5. The lowpressure and positive-vorticity disturbances to the front triggered meridional air flow and low-pressure trough,thus induced a katabatic cold jet downward from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QTP) passing through the YGP to the northwestern SCS. The second cooling reached the maximum SST drop 4d later after the maximum air temperature drop of –9℃ on October 11. The simultaneous air temperature and SST observations at three coastal stations reveal that it is this katabatic cold jet intrusion to lead the unusual SST cooling event.  相似文献   
94.
误差椭圆在精密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进行精密工程测量时,要根据工程的要求和现场的具体条件,通过精度分析拟定切实可行的观测方案,采用合适的测量方法来获得最可靠的成果。据此探讨了误差椭圆在精密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5.
在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的应用中,若所列观测方程中实际用到的未知参数的个数少于所选参数的总数u时,就会出现法方程系数阵秩亏的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在理论公式推导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法,并结合算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6.
本文通过对GML文档的深入分析,借鉴传统的XML和空间数据的压缩算法,提出了一种面向GML结构数据、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一体化多维压缩算法。对结构维数据,采用改进的LZW压缩机制;对特征维数据,采用实体间与实体内的双重压缩,并考虑到空间特征数据的特点,采用分割压缩的算法。实验证明,此算法不仅压缩率高,而且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97.
网络GIS及其内容体系和应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众多研究人员在网络GIS的研究方面都习惯将其内容简单化为WebGIS或者Internet/Intranet GIS。实际上,WebGIS和Internet/Intranet GIS在数据模型、网络架构、体系构建和功能部署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区别,这种将We-bGIS和Internet/Intranet GIS统称为网络GIS的做法本身就有缺陷。本文以网络和分布式计算技术为基础,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对网络GIS的概念框架、内容体系和应用等几个方面做了重构研究,以期推动网络GIS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8.
针对目前城市众多管理部门对城市GIS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不同层次的共享需求,在分析文件级、数据平台级、系统功能级以及Web服务级四种共享交换模式特点的基础上,本文采用业务流技术设计了一种集成多级共享交换模式的数据模型。结合无锡市地理信息共享交换平台项目的建设,给出了模型在城市GIS数据交换平台系统中的具体应用过程,以期对其他城市同类系统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
黄海冷水团夏季叶绿素垂向分布结构的影响机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书文 《海洋与湖沼》2003,34(2):179-186
通过求解海冷水团叶绿素一维模式控制方程,首次对风搅拌混合、潮混合和光衰减强度的影响机制进行了解析研究。结果表明,湍流湿合过程和光的衰减强度对叶绿素夏季垂向分布结构具有重要影响。增强海面风搅拌合作用的结果,导致叶绿素表层分布趋于均匀;增强潮温合,导致叶绿素最大值增加,最大值的位置向海面抬升;减少光的衰减强度,导致叶绿素最大值增加,最大值的位置下沉。  相似文献   
100.
渤海盐度年代际变异对环流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收集并利用1950年代~1990年代后共5个年代的渤海盐度统计资料,诊断计算了不同时期的渤海密度流分布及其变化。通过对比分析,揭示了冬、夏两季渤海盐度的年代际变异特征及其对环流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自1980年代以来,渤海的盐度格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盐度的水平梯度减小,渤海内部盐度由明显低于海峡区向普遍高于海峡区转变。渤海密度流在冬季较弱,对总环流的贡献较小,而在夏季较强,并在总环流中占优。夏季,渤海密度流随盐度变异有所改变,在1990年代后环流系统在海区中部、渤海湾以及莱州湾呈现出局部的差异,原有流动明显减弱。夏季渤海重要断面的密度流流量和盐通量值整体上呈减小趋势,渤海与外海间的平均水及盐交换量由1950年代的7.85×104 m3/s、2.49×106kg/s降至1990年代后的7.09×104 m3/s、2.27×106 kg/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