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44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3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一、国土资源形势严峻,可持续发展研究迫在眉睫  可持续发展作为当今世界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已为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并成为世界各国共同追求的目标。1994年 3月,我国正式颁布《中国 21世纪议程》,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基本国策。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  相似文献   
102.
张晶飞  秦耀辰  张丽君  王坤  段杰冉 《地理研究》2021,40(10):2914-2929
绿色消费意愿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生活方式转变提供新视角。而建成环境对绿色消费意愿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深化,忽视建成环境的影响将低估城市规划和空间调控的作用。因此,本文基于郑州市大规模实地调查数据,采用EIO-LCA方法、特尔菲法和李克特量表法测算绿色消费意愿,并将社会经济属性、态度偏好和建成环境逐次纳入模型探讨建成环境的影响作用。结果发现:① 建成环境对绿色消费意愿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生活类设施(人口密度、路网密度和到公交站点距离)正向影响绿色消费意愿,休闲类设施(POI密度、土地利用混合度和商场可达性)负向影响绿色消费意愿。② 建成环境与社会经济属性、态度偏好交互后,休闲类设施和社会经济属性对绿色消费意愿的影响作用增强,而生活类设施和态度偏好的影响作用较稳定。③ 建成环境对绿色消费意愿的影响呈现“目的导向性”和“由远及近、由外及内”的规律。即一方面建成环境对绿色消费意愿的影响作用因消费目的而变化,另一方面居民在生活消费时优先考虑基础设施条件。以上研究结果为低碳城市建设和行为方式转变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3.
对我国国土生态安全格局与空间管理策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生态安全格局的定义、我国生态安全格局现状、生态安全格局优化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明确了目前及未来生态保护用地面积比例,并提出了国土生态安全的空间管制策略,主要包括:重点生态功能区域根据主导生态功能的差异性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在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中新增生态保护用地以实现生态功能的落地,以生态保护红线为基础统筹各类自然保护地。研究成果可为保障我国国土生态安全,促进社会-经济-生态之间的协调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4.
钱塘江河口溶解硅的变化与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2013年~2014年四个季度的调查资料,结合历史数据并采用数理分析与经验模型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讨论了钱塘江河口溶解硅的分布、年代际变化和潜在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受到河流冲淡水和东海海水混合的双重影响,溶解硅的分布与浓度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变化与季节规律,其浓度在秋季最高,夏季次之,春季与冬季较低。近些年来溶解硅的浓度呈降低趋势,较历史水平降低了12%~25%,硅氮比也有大幅度的降低,比值自1.25降低到0.52。钱塘江河口溶解硅浓度降低主要是由于东海低溶解硅浓度海水的稀释造成的,而浮游植物量对溶解硅浓度影响有限。另外,河口叶绿素a含量与历史数据相比也存在明显降低,浮游植物细胞总量和种数都有显著下降;硅藻种类减少了近70%,并出现了绿藻、蓝藻和甲藻等非硅藻类生物,造成这几方面变化的原因很可大程度上与营养盐结构和浓度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5.
利用1961—2021年陕西省99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数据,给出了陕西省区域性暴雨过程识别方法;以暴雨过程平均强度、平均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为指标,建立了区域性暴雨过程综合强度评估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陕西省区域性暴雨过程特征及其变化。结果表明:(1)陕西区域性暴雨在4—11月均有出现,主要在6—9月;区域性暴雨一般持续1~2 d,平均12 d。(2)陕西区域性暴雨过程年均78次,年际变化较大;从长期变化来看,一般等级的暴雨过程趋于减少,而偏强等级的暴雨过程在明显增多。(3)首次区域性暴雨出现日期平均为5月31日,末次出现日期平均为9月20日;首次和末次出现日期的年际变化较大,且首次过程出现日期呈提前趋势,特别是近20 a明显提前,而末次过程出现日期没有明显的趋势变化。(4)陕西区域性暴雨可分为东南部型、中南部型、偏西型和偏北型4种空间型,其中中南部型的降水强度较其他分布型更强,强降水范围也更大。  相似文献   
106.
建国以来,我国开展了大量的系统的区域性与专题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灾害地质和环境地质调查、监测、评价和研究工作,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并积累了丰富的基础数据和资料,从而为发展环境地  相似文献   
107.
地下水脆弱性和风险性评价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地下水脆弱性和风险性评价与区划是区域地下水资源保护的重要依据。本文回顾了各国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与编图研究工作以及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研究的最新进展,提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的框架及其指标体系,最后指出今后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8.
利用陕西99个国家气象站月、季节、年气温、降水量1991─2020年和1981─2010年平均值资料,对2个气候平均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全省的平均气温一致增加,大部春季增幅最大(平均0.5℃),秋季增幅最小(平均0.2℃),关中增幅整体大于陕北和陕南。降水量变化存在较大的空间和时间差异,空间上主要表现为夏季降水的北增南减(陕北增加,关中和陕南减少)和秋季降水的全省一致增加,时间上各区域降水量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内尺度变化特征。气候平均值改变后,3月气温评价等级整体由偏高向偏低方向调整,11月降水评价等级整体由偏多向偏少方向调整。暖冬年份减少,冷冬年份增加。在新气候平均值下,气温、降水、季节等级等气候评价结果需要重新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