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5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178篇
测绘学   57篇
大气科学   76篇
地球物理   114篇
地质学   528篇
海洋学   6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10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4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4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江苏水稻障碍型冷害时空变化特征及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徐敏  徐经纬  高苹  于庚康  单婵 《气象》2015,41(11):1367-1373
利用江苏35站1961—2014年的气象观测数据和水稻产量数据,基于ArcGis软件统计分析了水稻关键生育期内低温冷害的时空变化特征和敏感性。结果表明:(1)低温冷害总次数呈现“北多南少”的总体特征,20世纪70年代发生的冷害次数最多,21世纪00年代为第二高值期;(2)全省低温冷害持续天数主要是3~6 d,其中持续3 d的比重最大,平均占50%左右,淮北存在6 d以上的低温冷害过程,但比重基本不足10%,淮北遭遇低温冷害的时间要早于淮南,淮南基本上都是在9月上旬才会发生;(3)低温冷害总体发生几率存在“北大南小”的特征,年代际波动明显,20世纪70年代的发生几率最大,21世纪00年代次之,20世纪80—90年代最小;(4)江苏西北部低温冷害强度最强,21世纪00年代低温冷害强度最强,20世纪70年代次之,20世纪80—90年代最弱;(5)江苏中部是水稻对低温冷害的高敏感地区。  相似文献   
962.
矿区地处甘肃北山地区。地层出露较为复杂,主要为蓟县系、中上寒武统、下奥陶统、侏罗系、新近系和第四系,其中蓟县系、中上寒武统、下奥陶统等3套岩组为主要的含矿层位。根据矿体空间分布位置,矿区内自西向东可划分为Ⅰ、Ⅱ、Ⅲ、Ⅳ等4个铁矿段,共9条铁矿体。蓟县系平头山组和中上寒武统西双鹰山组地层是该地区成矿的主要地层标志,断裂构造破碎带是区内明显的找矿标志,区内围岩蚀变也是重要的找矿标志。区内铁矿体的主要含矿岩性为含铁石英角闪岩和含铁角闪岩,主要蚀变为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硅化、透辉石化、透闪石化等。铁矿体主要呈层状、似层状(局部呈囊状、透镜状)赋存于成矿地层中1。  相似文献   
963.
苏里格气田西部的二叠系石盒子组8段(He-8)和山西组山1段(Shan-1)是主要的天然气产层, 是致密砂岩准连续型气藏, 气水关系复杂.本文通过岩石薄片、电镜扫描、生烃模拟、古构造恢复技术, 分析总结了盒8段和山1段的油气基础地质条件和致密砂岩天然气成藏的主控因素, 并将成藏过程分为4个阶段.结果表明较低生烃强度和东高西低的构造背景决定了现今大面积的含水局面, 区块烃源岩(煤层厚度)、储层物性(规模和非均质性)和山1段隔夹层主要控制了局部天然气富集区(甜点).晚期的新构造运动导致早期天然气藏中已形成的气水系统再分配、调整, 从而造就了现今盒8段-山1段气藏复杂的气水格局.  相似文献   
964.
在地质环境变迁迅速的现代珠江三角洲地区,对于第四纪沉积的年代存在多种认识。结合南中国海的海平面变化记录,通过AMS14C和光释光测年发现,珠江三角洲腹地QZK4孔第四纪岩心底部最老年龄约为43.71ka BP。岩心记录的第四纪环境对南中国海海平面变化有着良好的响应:岩心下部陆相河流沉积和暴露风化层发育于末次冰期至早全新世的低海平面时期,上部滨海—河口湾沉积发育于早中全新世以来的高海平面时期。根据钻孔岩心的环境分析,推测现代珠江三角洲地区第四纪的底界可能较本钻孔记录的更老。  相似文献   
965.
明圣宫座落在古滑坡上,滑坡体积7.5万m3.该滑坡结构特征明显,自1996年以来,滑坡上覆的人工填土变形明显加剧,出现了多条地裂缝,为地表水的入渗提供了通道,降低了古滑坡的稳定性,特别是滑坡前缘一带,挡墙开裂、下沉和倾覆较为严重.通过综合治理,同时,采用了"绿色设计”的概念,有效地控制了滑坡的变形破坏,并保护了明圣宫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966.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地处广东省中南部,濒临南海,海陆相互作用较强烈,新构造运动活跃,侵蚀和剥蚀作用明显,第四系广布,地貌类型多样,是地质环境的过渡带和敏感带,独具特色的区域地质环境必然产生相应的环境地质问题。本文基于现代调查并综合以往研究成果,从地形地貌、新构造运动、海平面变化、第四纪沉积的角度分析了控制珠三角城市群地质环境的重要因素,提出了对可持续城市化进程具有广泛影响的灾害性环境地质问题:地震灾害,软土区地面形变,岩溶塌陷,海岸异常变迁叠加海平面上升等问题。从地质环境的角度分析了这些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67.
前人在黄土—古土壤地层的14C年代学研究中,探讨了不同测年物质的可靠性,但不同物质组分获得的年代差异较大,这是由于选用的样品不符合定年条件,所以选择可靠的样品组分和有效的前处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对关中地区2万年以来黄土序列中有机质、花粉浓缩物和蜗牛化石进行了AMS14C年代学研究。运用现生蜗牛壳体的AMS14C测定来校正化石蜗牛的年龄,结合剖面中孢粉浓缩物、土壤有机质的AMS14C年代学对比研究,发现蜗牛化石壳体的文石可以提供较可靠的年代数据,为14C测年的可靠性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968.
九江地区第四系中典型地裂缝特征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齐信  陈州丰  邵长生  陈立德 《地质学报》2015,89(12):2266-2276
在九江地区开展断裂活动性调查中,发现了一些第四纪剖面中发育丰富的地裂缝。本文选择三个第四系中典型地裂缝出露剖面为研究材料,通过野外实测展开对剖面的地层序列、地裂缝的宏观和微观特征及地裂缝与区域断裂分布规律进行分析,有以下4点发现:1九江地区第四系中地裂缝形态特征多样,多呈"V"型,"倒V"型,"Y"型,"扫帚"型和"直线"型等;2地裂缝内均有充填物,充填物多呈灰白色、浅灰色条带,宽度不等,多呈上窄下宽,向上渐尖灭,向下未见底。地裂缝内充填物具有劈理化、压扁、挤压、拖拽等受力流变现象;3平面分布上,地裂缝出露剖面PM1位于九江-德安断裂NE末端,PM2位于襄樊-广济断裂SE末端,PM3位于城门山-范家铺断裂带中部,地裂缝出露剖面位置与九江地区区域性断裂展布和历史地震震中分布都具有高度相关性。同时,PM1、PM2和PM3三个剖面的主要地裂缝走向分别为NE、NW和NEE,与其高度相关的断裂走向也分别一致;4PM3剖面发育一条第四纪断层,断层产状为145°∠68°,显示正断性质,最大错据可达1m。综上分析,笔者认为九江地区第四系中典型地裂缝发育是受区域性断裂和地震震中控制的,地裂缝的形成是区域性断裂活动和古地震事件在地表的响应。九江地区第四纪地裂缝的发现,给该区的断裂活动性和古地震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材料,也为断裂活动性和古地震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69.
招远—莱州地区花岗岩类继承锆石年龄及其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罗镇宽  关康 《山东地质》1999,15(3):24-30
招远-莱州地区花岗岩类锆石SHRIMP研究表明,该区花岗岩类含有大量不同时代的继承锆石,3446±2Ma~3114±4Ma继承锆石的发现,表明鲁东地区存在古太古代硅铝核。大量印支期继续锆石的年龄(平均年龄219Ma)与华南,华北克拉通碰撞时代一致,推测这些锆石极可能来自其源岩-华南,华北克拉碰撞造山花岗岩,从而否定了玲珑型花岗岩主要是由胶东岩群交代-重熔形成的传统认识,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中含有较多  相似文献   
970.
刘绍卓  沈正康 《地震学报》2014,36(2):318-336
岩石圈流变学结构是控制不同构造环境下岩石圈形变的关键因素之一. 随着空间大地测量观测技术的发展, 基于空间大地测量数据的震后形变研究对揭示断裂带内的力学性质和区域性岩石圈流变学结构已成为可能. 该文首先基于岩石力学的摩擦和流变学实验, 对余滑和分布式韧性流的构造物理背景进行了分别阐述, 并介绍了震后形变数值模拟中本构关系和数值模型的发展. 数值模型主要有解析、 半解析和纯数值3类, 涉及的本构关系包括基于速率-状态摩擦准则的余滑以及分布式韧性流中常用的线性流变学模型(麦克斯韦尔体和标准线性固体)和瞬态流变学模型(宏观经验性的伯格斯(Burgers)体和微观幂律流变律). 然后以美国南加州1992年Landers MW7.3地震和1999年Hector Mine MW7.1地震震后形变研究为例, 介绍了震后形变的研究进展. 最后回顾了大陆岩石圈流变学结构的研究进展, 并以震后形变研究中的流变学结构(“三明治模型”和“焦糖布丁模型”)存在的争议为例, 说明了岩石圈流变学结构研究所具有的挑战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