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63篇 |
免费 | 169篇 |
国内免费 | 23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65篇 |
大气科学 | 150篇 |
地球物理 | 149篇 |
地质学 | 514篇 |
海洋学 | 96篇 |
天文学 | 29篇 |
综合类 | 109篇 |
自然地理 | 5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23篇 |
2022年 | 39篇 |
2021年 | 47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38篇 |
2018年 | 30篇 |
2017年 | 28篇 |
2016年 | 30篇 |
2015年 | 48篇 |
2014年 | 68篇 |
2013年 | 37篇 |
2012年 | 50篇 |
2011年 | 39篇 |
2010年 | 58篇 |
2009年 | 50篇 |
2008年 | 56篇 |
2007年 | 42篇 |
2006年 | 46篇 |
2005年 | 49篇 |
2004年 | 39篇 |
2003年 | 35篇 |
2002年 | 25篇 |
2001年 | 30篇 |
2000年 | 30篇 |
1999年 | 23篇 |
1998年 | 30篇 |
1997年 | 32篇 |
1996年 | 28篇 |
1995年 | 29篇 |
1994年 | 22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5篇 |
1980年 | 3篇 |
1965年 | 2篇 |
1964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1958年 | 7篇 |
1957年 | 3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在滨里海盆地东缘Д南石炭系碳酸盐岩KT-II含油层系Д层岩心和录井资料稀缺的情况下,针对该区油气发现多年但储量一直未有效动用,导致碳酸盐岩储层钻井结果见效差、单井初始产能差异大的生产矛盾。通过井筒资料精细对比分析,确定Д南难动用储量区Д层复杂储层的有利层段为Д1底部鲕粒白云质灰岩所在的白云岩化带,该储层主要为孔洞缝复合型和孔隙-裂缝型。结合古构造和沉积相特征,确定储层有利分布相带为开阔台地相浅滩亚相滩微相,原始沉积环境和白云岩化作用控制着储层的发育。在有利相带约束下,优选地震属性并进行叠前叠后储层反演,根据储层厚度、孔隙度、裂缝发育程度及含烃指示等因素综合评价,预测Д1层复杂碳酸盐岩储层发育区为近NE-SW向带状分布,为该区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和钻井见效提供地质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2.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向Raman放大的Brillouin光时域分析系统(BOTDA).利用双向Raman抽运对信号光进行Raman放大以补偿光纤损耗及Brillouin抽运波的消耗,从而使光纤后端的测量分辨率得到改善,测量分辨率在整段传感光纤趋于一致,同时避免了调制不稳定性引起的频谱扩展,克服了传统BOTDA存在的信号强度指数下降的弊端,使传感精度得到进一步提高.实验实现了50 km传感距离, 温度分辨率达0.6 ℃,空间分辨率为50 m.测量并分析了基于双向Raman放大的BOTDA信噪比和光功率分布特性. 相似文献
993.
994.
论黄陵背斜水平滑移兼论三峡水库绕黄陵背斜渗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黄陵背斜盖层形态判定了黄陵背斜的隆起、水平滑移直至构造应力方位,探讨了黄陵背斜盖层的层间滑脱构造,进而提出了未来三峡水库的水有绕黄陵背斜盖层沿这些滑脱构造发生渗漏的论断。作者依现有构造形态,粗算了黄陵背斜向S236°W方向水平滑移16.5km,垂直隆起4.85km,同时也估量了未来三峡水库可能渗漏途径长约42.8km。 相似文献
995.
软土固结系数Cv是岩土工程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参数,测试固结系数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基于生物地理学优化算法(biogeographical optimization algorithm,BBO)来改进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模型,使用生物地理优化的人工神经网络(ANN-BBO)模型对软土固结系数进行计算。基于连淮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的路基软土数据对计算模型进行了训练和测试。通过相关系数矩阵和主成分分析对软土的11个物理力学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确定了7个参数作为计算模型的输入参数,并对计算模型进行了训练和测试;模型通过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和方差比进行检验,并对误差进行了统计分析;采用蒙特卡罗模拟对计算模型的鲁棒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ANN-BBO模型可以用于估计软土的固结系数,相关系数R2=0.947 1,均方根误差RMSE=0.165 7×10-3 cm2/s,方差比VAF=94.54%;ANN-BBO模型预测精度明显优于ANN模型;ANN-BBO... 相似文献
996.
末次冰期冰盛期中国地区水循环因子变化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ISCCP卫星资料(1983-2006年)的结果显示:青藏高原地区是高云的高值中心;而以四川为中心直到同纬度的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是中云的高值区,同时,青藏高原地区是中云的低值中心。利用全球气候模式CCM3嵌套区域模式MM5模拟了现代和LGM时的气候。通过MM5模拟的结果与ISCCP的卫星资料对比表明:模拟结果再现了中国地区高云和中云分布的主要特征。这暗示云分布的气候特征可能主要由相对湿度决定。同时,通过MM5的结果与NCEP资料的对比也说明,模式结果可以较好地模拟水汽和温度的垂直分布。在此基础上,研究了LGM时水循环因子的变化。模式结果显示:LGM时夏季对流层的温度降低,在对流层中上层存在温度降低的中心;而在冬季在南方的对流层中层存在减温中心,在北方的对流层的中上层温度增加。大气中水汽含量与温度变化有很好的正相关,除了冬季北方对流层中上层水汽增加外,水汽含量一般减少,而且在近地层减少的最多,随高度增高水汽变化逐渐变小。但是,水汽的相对变化在对流层上层存在减少的高值中心。相对湿度存在变化,最大的变化超过15%,而且有增加,也有减少。在区域尺度相对湿度不是保守的。相对湿度变化与中云和低云的变化一致。在LGM,中国地区高云量减少,除中国西南地区外,中云和低云量减少,低云量减少的最多。降水的变化与中云和低云的变化相对应,云量增加降水增加,云量减少降水也减少。从相对湿度和有效降水可以看到在西南地区在LGM时变得潮湿,在夏季西北地区也变得潮湿。 相似文献
997.
998.
近期,为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广西扶绥县国土资源局采取强有力措施,扎实做好整改落实阶段的工作。 相似文献
999.
1000.
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DPW)是全球最先进的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之一,它在自动提取地形信息、交互式编辑数字地形高程模型(DTM)数据、交互采集二维和三维地物数据、制作正射影像图和透视景观图等方而均有较强的功能。在以往的作业过程中,涉及到了有关DTM的操作,对于相关的菜单和对话框,想必人家已经比较熟悉了,有关操作可以参考《集成化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软件、硬件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