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6篇 |
免费 | 34篇 |
国内免费 | 4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7篇 |
大气科学 | 47篇 |
地球物理 | 28篇 |
地质学 | 123篇 |
海洋学 | 44篇 |
天文学 | 5篇 |
综合类 | 10篇 |
自然地理 | 4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2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22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7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0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5篇 |
1977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5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变异函数中指数,高斯模型的拟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用积分变换拟合指数模型和高斯模型,对实现过程的关键细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用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62.
263.
264.
1.防御技术的现状日本的滑坡防御技术“在滑坡防御法”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种提法并非言过其词。以前调查大面积斜面产生滑坡现象的方法非常简单,仅限于从现象来解释和分析,所以我们的防御对策也只单纯考虑降水和地下水的因果关系而着重水的处理方面。自防御法制定后,各地在执行防御对策的同时认识到调查的重要性,制定了采用各种手段的方案,在此基础上对“地滑面”的成因与分布有了进一步认识,从而为防御滑坡确立了一种稳定计算法,使调查方法日趋体系化,这样防御工作的内容、手段则大大丰富起来。 相似文献
265.
266.
应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黄秉维教授的邀请,国际著名气象学家日本筑波大学地球科学系主任吉野正敏教授于四月五日至四月十二日专程来北京讲学。 相似文献
267.
库车前陆盆地东秋里塔格构造带构造分段特征 总被引:2,自引:12,他引:2
通过对研究区内不同位置的5条典型地震剖面解释,发现DQ94-226测线以西的盐上地层主要发育南倾被动顶板反冲断裂,盐层发育盐枕构造和盐推覆构造,盐下地层发育断层相关褶皱和逆冲断裂带;DQ94-226测线以东的盐上地层发育向南逆冲的大型断裂,盐层发育盐推覆构造,盐下地层主要发育断层相关褶皱和突起构造(pop-up)。平衡剖面分析表明,东西两段的南北向构造缩短量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西段的构造缩短明显大于东段。沉降史分析表明自东向西,构造活动的幅度依次增大,西段的构造活动明显比东段强烈。由此认为东秋里塔格构造带可以分为东西两段,即西段的库车塔吾构造带和东段的迪那构造带。 相似文献
268.
269.
270.
孙讷正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2,(03):56-61+53
正 在第二讲中我们用空间平均方法导出了水动力弥散方程。由于它的复杂性,只有在极为理想的条件下才能求得解析解,一般的实际问题都要靠数值方法求解。尽管如此,研究水动力弥散方程的解析解法仍然是非常必要的,不仅各种数值方法要靠解析解进行检验和比较,而且我们还可以根据解析解的适用条件设计室内或野外试验,然后利用公式计算或配合标准曲线来确定水动力弥散系数。 水动力弥散方程的定解条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