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7篇 |
免费 | 17篇 |
国内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地球物理 | 75篇 |
地质学 | 40篇 |
海洋学 | 4篇 |
综合类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8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1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5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7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3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查明崆峒山组砾岩形成的动力学环境是认识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的盆地原型、构造属性、华北克拉通西部破坏的关键。采用野外调查、取样与室内测样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崆峒山组砾岩的沉积特征、裂变径迹热史,在此基础上以盆山耦合思想为指导,结合区域及深部背景资料,认为崆峒山组砾岩形成于秦祁海槽剪刀式闭合导致的右旋走滑区域背景下,走滑使位于砾岩西侧的青铜峡-固原古断裂复活,控制了崆峒山组砾岩形成。砾岩形成的动力学过程,可分为早期(231~218Ma)走滑拉张断陷沉积阶段,晚期(231~205Ma)走滑挤压坳陷沉积阶段和末期(205~195Ma)隆升剥蚀改造阶段,其分别与裂变径迹热史重建的砾岩快速增温、缓慢降温、快速冷却三个阶段相对应。崆峒山组砾岩埋藏增温的时刻及其形成演化的动力学过程表明,崆峒山组砾岩应为晚三叠世沉积。 相似文献
22.
2015年7月3日新疆皮山M_S6.5级地震灾区地处塔里木盆地南缘,该地自然条件恶劣,经济极为落后,灾区农村的民房除了抗震安居工程建设的房屋外,还有大量抗震性能较差的民居,在地震中受损严重,经济损失较大。灾区大部分位于山前溢出带,地下水位浅、地基土层软弱等场地条件对地震动有放大作用,震害影响范围较大。灾后重建中应继续加大安居富民工程的经费投入力度。灾区北部人口密集,地基土层软弱,工程地质条件差,建议在今后的安居富民建设中加强地基处理。 相似文献
23.
24.
玛纳斯县城房屋建筑地震损失预测及抗震设防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玛纳斯县城现有房屋建筑调查资料为基础,对该县城的房屋建筑进行了分类。作了抗震分析,建立了相应的易损性矩阵。根据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及县城房屋建筑的发展情况,给出了未来10年房屋建筑的震害预测结果,并对房屋建筑抗震设防和加固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5.
26.
成矿带的展布受地质构造的控制,而地质构造在重磁异常上有明显反映。为了研究秦岭造山带中段重磁异常与成矿
带的关系,该文系统整理、处理了秦岭造山带中段已获得的重磁力测量资料,分析研究了重磁异常的展布特征、推断了研
究区的断裂构造,讨论了结晶基底的起伏特征,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及矿床分布资料讨论了重磁场特征及其与地质构造、
成矿带的关系。结果表明,秦岭造山带中段成矿带均分布在重、磁异常梯度带上或几组不同方向异常的交汇部位,尤其在
局部重力高异常范围内及其边部梯度带上矿体富集。这一结果为研究秦岭造山带的地质演化、地质构造(尤其是深部构
造)、断裂分布及下一步的成矿有利区预测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27.
东沙海域潮汕坳陷中生界研究程度相对较低,油气分布规律不明,为了加强对该区油气分布和富集规律的研究,针对潮汕坳陷西部地质目标首次应用微生物地球化学勘探技术(MGCE),探讨其含油气性。MGCE技术以轻烃微渗漏理论为基础,采用地质微生物学方法和地球化学方法检测研究区海底表层的微生物异常和吸附烃异常,预测研究区下伏地层中油气的富集区及其油气性质。检测结果显示研究区西部凹陷的斜坡区微生物异常呈块状发育,轻烃微渗漏强度变化大,可能为潜在油气富集区,酸解吸附烃成果显示可能的油气性质为干气和凝析油气。 相似文献
28.
29.
30.
喀什及其周围地区农村房屋建筑易损性矩阵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搜集喀什及其周围地区农村房屋震害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农村分类房屋的地震易损性矩阵,将其与国内相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认为结果的差异主要与研究区农村房屋质量和场地土条件有关,今后工作中应对城镇房屋建筑的易损性矩阵进行及时总结和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