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51篇
测绘学   48篇
大气科学   37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152篇
海洋学   35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本文是对黑钨矿类质同象系列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测试结果表明在中红外区及远红外区的某些吸收谱带,其频率和强度的变化与黑钨矿中两端员组份FeWO_4和MnWO_4的相对含量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文中给出了频率变化的相关方程和相关图,并讨论了频率位移和强度变化的内部机制。  相似文献   
23.
为了加强哈萨克斯坦采金工业的矿物原料基地,要求共和国地质部门在进行金的科学研究普查勘探工作的同时研究金矿床的地质-工业类型。遗憾的是,在这方面,近地表的成矿作用问题依然是一个最现实的、并且很少阐述的问题。因为浅成带的金矿床和含  相似文献   
24.
用非色散红外气体分析仪进行大气CO2本底浓度的测量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按WMO关于开展全球CO2监测的要求,在对引进设备进行改进的情况下,建立了我国开展大气CO2本底浓度连续测量的红外气体分析测量系统及有关方法。系统的测量精度优于0.1ppm,完全满足全球本底测量的要求,并具有较好的国际可比性。在此基础上,首次取得了我国大陆上空大气CO2的本底浓度资料。  相似文献   
25.
一、微带天线相位中心变化模型根据A.Geigr推导的天线相位中心变化模型,当天线相位中心的变化而引起的位置误差为:δX(Q,λ)=N~(-1)A~Tδr(Q,λ)(1)式中:Q为天顶角λ为方位角  相似文献   
26.
山东历史地震震害特点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研究了山东省自公元前70年以来的地震灾害情况,指出山东震灾的主要特点是强度大、频度低、人员伤亡惨重、建筑物破坏严重、地震造成的地面形变类型多种多样。分析了与地震灾害有关的因素,叙述了地震灾害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27.
<正> 内蒙古达茂旗巴特敖包一带的志留—泥盆纪地层,分布较集中,出露尚良好。主要为一套正常浅海相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化石丰富,种类繁多,是研究我国北方志留—泥盆纪地层学的重要地区之一。 1960年,李寿耆、赵泽国等同志在本区发现了这套志留—泥盆纪地层,并在西别河东岸测制剖面、采集化石,又在附近作了路线调查,建立了西别河组,确定其时代为中泥盆世。1965年,内蒙古地质局区测队六分队在本区测制了一些剖面,认为西别河组之上还有一套巨厚的地层,遂又创立了查干合布岩组、哈力齐岩组、艾不盖河岩组、格少可布岩组和  相似文献   
28.
角闪石是变质基性岩中重要矿物之一。胶东半岛元古代粉子山群底部广泛发育含闪石类矿物的变质基性岩。本文在地质产状,层序,变质相,原岩恢复基础上,对区内闪石类矿物进行了矿物共生组合,单矿物提纯,光性特征,晶胞参数测定,化学分析等项工作。通过研究表明:闪石类矿物不仅是变质相划分,原岩恢复,地层对比,矿物地质  相似文献   
29.
高中和  季幼庭 《华南地震》1992,12(2):42-47,T002
本文阐述了浙江东部沿海海蚀地貌的分布特征,认为高位古海蚀地貌是浙江东部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些海蚀地貌确系古海面遗迹,但它们今日之分布高度乃是长时期构造抬升作用的结果。同期海蚀地貌的分布高度不同,除在形成时受到各种因素制约外,断块间的差异升降运动也是其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