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6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2篇
海洋学   45篇
综合类   1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7 毫秒
51.
【目的】研究电厂排水口附近海域周年浮游桡足类群落对脱硫海水受纳海域环境因子的群落响应。【方法】2016年4、7、9、12月分别对湛江自备电厂附近海域的浮游桡足类群落结构及相关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结果与结论】共鉴定出浮游桡足类41属83种和11类幼体,其中四季种类数为春季27种,夏季31种,秋季47种,冬季43种,分别占浮游动物种类数的18.2%、20.9%、31.9%、29%。种类最多的是大眼剑水蚤属达8种,其次为长腹剑水蚤属7种,唇角水蚤属5种,隆哲水蚤属和歪水蚤属各4种。其中优势种共有8种,无四季优势种,3季都为优势种的有钳形歪水蚤Tortanusforcipatus和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pacifica。浮游桡足类丰度呈现秋季夏季春季冬季的规律,大致符合涨潮丰度增加,落潮丰度减小,远岸丰度低于近岸的规律。Sperman相关性表明,浮游桡足类丰度与夏季pH和温度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夏季盐度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且温盐是解释夏季浮游桡足类丰度差异的最佳组合。从4个断面分析结果可知,秋季浮游桡足类分布受断面影响显著,秋季断面pH值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2.
湛江港湾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2月至11月对广东省湛江湾的浮游植物进行了周年的季节调查,结果共检出浮游植物97属311种(包括变种和变型):春季178种、夏季142种、秋季117种、冬季92种,其中硅藻门54属209种,占总种类数的67.2%;甲藻门20属71种,占总种类数的22.8%;蓝藻门9属14种,占总种类数的4.5%;绿藻门9属11种,占总种类数的3.5%;金藻门2属2种,占总种类数的0.6%;裸藻门1属2种,占总种类数的0.6%;隐藻门1属1种,占总种类数的0.3%;针胞藻纲1属1种,占总种类数的0.3%。优势种共有19种:冬季7种、春季4种、夏季7种、秋季7种,全为硅藻,主要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Curvisetus、冰河拟星杆藻Asterionellopsis?glacialis、浮动弯角藻Eucampia?zoodiacus、丹麦细柱藻Leptocylingdrus?danicus和奇异菱形藻Nitzschia?paradoxa等,没有全年广布优势种,群落结构具有亚热带和沿岸性特征;4季均出现的种类共有33种,各季节间共有种类数在34—69种,Jaccard种类相似性指数范围在0.17—0.31,季节更替明显。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平均值分别为3.02和0.43,群落结构较稳定;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在13.60×104?cells/L-67.33×104?cells/L之间,夏季最高,春季次之,冬季最低,属季节单峰型变化,与一般亚热带春、秋季出现丰度高峰不一致。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与叶绿素a和水温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33和0.418(P<0.01,n=112,双尾),与无机氮和活性硅酸盐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93和-0.378(P<0.01,n=112,双尾),与其他环境因子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3.
测定了湛江湾海域20个站位表层沉积物中的酸可挥发性硫(AVS)、同步浸提重金属(SEM)、TOC含量和Eh值,对AVS、SEM含量的平面分布及AVS与SEM、TOC含量、Eh值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AVS含量范围为0.004~0.547μmol/g,平均值为0.155μmol/g,SEM含量范围为2.10~4.27μmol/g,平均值为3.32μmol/g,相对其他海域湛江湾海域沉积物表现出AVS含量较低,SEM含量较高的特征.AVS与SEM含量平面分布较一致,湾顶的含量都较高,含量均值分别为0.361和3.52μmol/g,特呈岛以南到湾口呈逐渐减小的明显趋势.调查海域沉积物AVS与TO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Eh值呈显著负相关,说明高有机质含量、低氧化还原电位沉积环境有利于AVS的生成.20个站位CSEM5-CAVS的差值均为0〈(CSEM5-CAVS)〈5,说明该海域可能存在重金属的中等毒性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54.
2009年湛江湾叶绿素a分布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02—2009-11分4个季度调查了湛江湾叶绿素a的时空分布,并分析了其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湛江湾海域叶绿素a变化范围为0.35~21.52mg/m3,年平均值4.47mg/m3;全海域叶绿素a呈现夏季(6.50mg/m3)>冬季(4.75mg/m3)>春季(3.58mg/m3)>秋季(3.01mg/m3)的季节变化模式;水平分布上,冬季的叶绿素a呈现由南三岛附近海域(即断面2和3)向外海和沿岸递减,春季、夏季和秋季呈现由外海向沿岸递减,年均值呈现由外海向沿岸递减的分布特征。主成分分析显示,湛江湾海域叶绿素a与pH、盐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氨氮、硝氮、硅酸盐、磷酸盐和无机氮呈极显著负相关。以表征的叶绿素a为标准的水体营养状况评价结果显示湛江湾海域多为中营养或贫营养状态,与以营养盐和化学耗氧量为标准的评价结果不一,故湛江湾的水体营养状况评价需要综合多个因子考虑。  相似文献   
55.
深圳湾海水石油烃分布特征及其相关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2月(冬季)、5月(春季)、8月(夏季)和11月(秋季)对深圳湾海水中石油烃进行4个航次的调查,研究深圳湾石油烃的分布特征,并对与其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整个深圳湾海域石油含量基本呈现出自湾内到湾外逐渐降低的平面分布特征;石油烃含量在季节上存在一定的差异:ρ冬季>ρ夏季>ρ春季>ρ秋季;石油烃与环境因子Chl-a、DIN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0,0.86,与DIP存在显著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78。  相似文献   
56.
西成铅锌矿田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孙省利 《甘肃地质》1999,8(2):58-64
通过对西成铅锌矿田地层和矿石中有机碳含量的系统分析及有机质抽提物的气相色谱和色质谱联机分析,研究了有机碳含量与矿床的空间变化特征、生物标志化合物种类与特征及有机质在矿床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认为有机质在铅锌成矿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可能为以下4 个方面:(1)形成矿源层;(2)控制氧化还原条件;(3)通过吸附成矿元素或金属硫化物或形成有机—金属络合物(或螯合物),对成矿元素进行活化迁移;(4)有机质作为还原剂,还原硫酸盐形成金属硫化物沉淀,并提供部分硫。  相似文献   
57.
广东省典型海湾表层沉积有机质的来源和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9年对广东省3个典型海湾湛江港、深圳湾和流沙湾表层沉积物的稳定碳同位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湛江港表层沉积物δ13C值的范围为25.9‰—23.9‰,平均值为25.2‰;深圳湾表层沉积物的δ13C值的范围为25.9‰—23.2‰,平均值为25.1‰;流沙湾表层沉积物的δ13C值的范围为23.2‰—20.0‰,平均值为20.9‰。根据经典二元模式计算,湛江港陆源有机质的贡献比例范围为0.57—0.90,平均为0.78;深圳湾陆源有机质的贡献比例范围为0.45—0.90,平均为0.76;而流沙湾表层沉积有机质中海洋有机质的贡献比例较大,陆源有机质的贡献比例很小。湛江港和深圳湾表层沉积有机质主要来源于陆架,可能是C3(光合作用最初产物为三碳化合物)植物和海洋浮游微藻的混合有机质,但起主导作用的是陆架C3植物;而流沙湾表层沉积有机质主要来源于大型海藻和贝类的排泄物。各海湾沉积有机质的分布没有明显的规律性,主要受大陆径流、航运和潮汐的影响,同时也受海域初级生产力和水产养殖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8.
海洋牧场是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和涵养近海渔业资源的新模式, 而海上风电是我国新的清洁能源产业。本文在分析广 东省海上风电场建设的基础上, 分析了马尾藻藻礁建设在海洋风电场的适宜性和投放条件, 探讨了在广东省开展以人工藻礁 场 + 海上风电场为特点的融合发展模式的可行性, 以及对于生态用海 、生态管海和海域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必要性。研究 认为“海洋牧场 + 海上风电”的发展模式将成为未来提高海域综合利用水平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9.
2007年7月对茂名市小东江的浮游生物及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共检出浮游植物122种,其中蓝藻门15属34种,占(总种类数,下同)27.9%,硅藻门16属26种,占21.3%,绿藻门29属52种,占42.6%,裸藻门3属6种,占4.9%,金藻门1属1种,占0.8%,黄藻门3属3种,占2.5%;浮游动物78种,其中原生动物门26属36种,占46.2%,轮虫动物门9属16种,占20.5%,节肢动物门枝角类8属14种,占17.9%,桡足类10属11种,占14.1%,水生昆虫1属1种,占1.3%。各调查断面浮游植物的种类数平均为37种,细胞密度在11.3×104~19.5×104/L,Ⅴ断面最高,Ⅰ断面最低,平均为14.4×104/L;浮游动物种类数平均为27种,密度平均为2 895/L。相邻断面间Jaccard种类相似性指数范围为0.13~0.23,各断面环境异质性相差较大,该季节河水流动性小。叶绿素a含量为19.9~45.3μg/L,它与细胞密度呈显著的正相关,与无机氮、无机磷和COD均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各断面的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为3.1~4.5,均匀度为0.62~0.85;浮游动物的多样性指数为2.7~3.9,均匀度我0.59~0.80。对βm-αm指示种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分析,Ⅱ、Ⅲ、Ⅳ、Ⅴ断面水质属生态中污类型,而Ⅰ断面属生态寡污类型。以国家地表水质量标准评判,各断面COD含量为Ⅰ类水;无机氮含量除Ⅰ断面外,其他断面均为Ⅲ类水;无机磷含量均优于Ⅱ类水;石油类除Ⅰ、Ⅱ断面为Ⅳ类水外,其他断面均为Ⅴ类水。单因子污染指数分析表明,小东江流域水质为中污染至重污染之间。  相似文献   
60.
笔者于2015年7月(夏季)、11月(秋季)、2016年1月(冬季)和4月(春季)于湛江湾滨海电厂海域开展潜在赤潮生物生态调查,对该海域潜在赤潮生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丰度以及生物多样性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研究,文章分析了各季节的群落结构相似性及季节间的差异程度。调查海域共鉴定出潜在赤潮生物31属78种,其中硅藻门最多(60种),其次为甲藻门(16种),蓝藻门以及着色鞭毛藻门各1种。优势种组成具有明显的季节演替现象,其中冬季、夏季、秋季以硅藻门为主要优势种,而春季则以硅藻门-甲藻门为主要优势种。浮游植物丰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序为夏季(47.69×104 cells/L)、秋季(10.87×104 cells/L)、冬季(9.07×104 cells/L)、春季(4.40×104 cells/L)。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各季节的潜在赤潮生物群落结构相似程度较低,差异程度显著。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季节变化明显,均为冬季最高值,夏季最低值,但季节间的差异不明显。SIMPER分析得出,各组组间差异性几乎均达90%以上,而各组组内相似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秋季组群、夏-2组群、冬季组群、春季组群、夏-1组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