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6篇 |
免费 | 18篇 |
国内免费 | 8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篇 |
地球物理 | 5篇 |
地质学 | 159篇 |
海洋学 | 3篇 |
综合类 | 1篇 |
自然地理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16篇 |
2006年 | 23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4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The Taixinan Basin is one of the most potential gas hydrate bearing area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abundant gas hydrates have been discovered during expedition in 2013. In this study, geochemical and microbial methods are combinedly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sediments from a shallow piston Core DH_CL_11(gas hydrate free) and a gas hydrate-bearing drilling Core GMGS2-16 in this basin. Geochemical analyses indicate that anaerobic oxidation of methane(AOM) which is speculated to be linked to the ongoing gas hydrate dissociation is taking place in Core DH_CL_11 at deep. For Core GMGS2-16, AOM related to past episodes of methane seepage are suggested to dominate during its diagenetic process; while the relatively enriched δ18O bulk-sediment values indicate that methane involved in AOM might be released from the "episodic dissociation" of gas hydrate.Microbial analyses indicate that the predominant phyla in the bacterial communities are Firmicutes and Proteobacteria(Gammaproteobacteria and Epsilonproteobacteria), while the dominant taxa in the archaeal communities are Marine_Benthic_Group_B(MBGB), Halobacteria, Thermoplasmata, Methanobacteria,Methanomicrobia, Group C3 and MCG. Under parallel experimental operations, comparable dominant members(Firmicutes and MBGB) are found in the piston Core DH_CL_11 and the near surface layer of the long drilling Core GMGS2-16. Moreover, these members have been found predominant in other known gas hydrate bearing cores, and the dominant of MBGB has even been found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gas hydrate occurrence. Therefore,a high possibility for the existing of gas hydrate underlying Core DH_CL_11 is inferred,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geochemical analyses. In all, combined geochemical and microbiological analyses are more informative in characterizing sediments from gas hydrate-associated area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相似文献
102.
藏南折木朗造山型金矿成矿流体地球化学和成矿机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折木朗金矿位于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东段的南侧,矿体受大型脆-韧性剪切带的次级断裂控制。系统的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测定显示折木朗金矿矿石中存在3类流体包裹体: NaCl-H2O溶液包裹体(类型Ⅰ);含CO2盐水溶液包裹体(类型Ⅱ),此类包裹体又分为两相(Ⅱa)和三相(Ⅱb)2个小类;Ⅲ纯气相包裹体。折木朗金矿床中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显示该矿成矿流体的盐度范围为2.31%~7.39% NaCleqv,平均值为5.33%% NaCleqv,峰值为4.0%~7.0% NaCleqv;均一温度的范围为164.5~273.1℃,峰值为220~240℃,平均值为221.0℃。相对应的密度范围为0.82~0.93g·cm-3,峰值为0.84~0.90g·cm-3,平均值为0.88g·cm-3。折木朗金矿床成矿流体具有富含CO2、低盐度、低密度、中低温度的特征,与造山型金矿成矿流体相似。此外,同位素测定显示成矿流体的氢氧碳同位素组成分别为δDH2O=-36.7‰~-107.5‰,δ18OH2O=4.1‰~5.5‰,δ13C=-9.6‰~-11.5‰,说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变质水,但有地幔流体的加入。综合成矿地质特征和成矿流体的证据,提出折木朗金矿为陆陆碰撞造山型金矿。 相似文献
103.
新发现的长坑金银矿床是一个新型沉积岩赋矿型贵金属矿床。大部分研究者认为其成因为大气降水对流。超高真空四极气相质谱系统分析显示该矿矿石矿物流体包裹体中存在9种轻烃有机气体,它们主要由C_(1-4)饱和烷烃和C_(2-4)不饱和烯烃和芳烃组成,但烷烃占绝对优势,而烯烃和芳烃含量很低,大部分样品∑alka/∑alke>100,说明这些有机气体 相似文献
104.
大港探区古流体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位于黄骅凹陷的大港探区经历了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和喜山期构造热事件。古流体研究表明 ,本区有两期油气运移过程 ,分别与燕山期和喜山期的构造热事件相对应。两期油气运移过程具有不同的流体包裹体特征记录和明显差异的流体成分和物理化学性质。早期油气运移以形成液态烃有机包裹体为主 ,流体成分中有机组分含量 (质量分数 )偏低 ( 13 5 %~ 3 7 9% ) ,而无机组分含量(质量分数 )偏高 ( 62 0 %~ 85 9% )。晚期油气运移以形成气态烃和气液烃有机包裹体为主 ,流体成分中有机组分含量 (质量分数 )偏高 ( 3 4 6%~ 73 0 % ) ,而无机组分含量 (质量分数 )偏低 ( 2 6 6%~65 2 % )。早晚两期流体的形成温度、压力也具有一定的差异 ,晚期的温度和压力均大于早期。酸碱度和氧化还原电位具有较小差异 ,晚期略小于早期。流体包裹体特征、流体成分和物理化学性质均表明 ,本区具有两期油气运移和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5.
了解海岸带脆弱程度对于海岸带可持续开发和防灾避灾是至关重要的.基于脆弱指数法选取风暴潮灾害风险等6项因子构建指标体系对曹妃甸地区海岸带脆弱程度进行评价,采用2种赋权重方法对比讨论结果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海岸带脆弱程度由近岸至内陆呈逐渐降低趋势,高脆弱和较高脆弱区主要分布在涧河至滦南第三盐场近岸、高尚堡盐场至大清河盐场近岸;风暴潮灾害风险和地面沉降速率是影响曹妃甸海岸带脆弱性高低的2个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6.
中生代是全球岩浆活动的高峰期,也是最近研究的热点,但在我国西南的康滇地区,鲜有报道。近年来,通过野外地质填图和综合研究工作,在康滇地区中部,云南省东川地区识别出一系列燕山期基性岩脉,SHRIMP锆石U-Pb年龄为128.2±1.5Ma(MSWD=2.0,n=16),与长江中下游、华北地区早白垩世大规模岩浆活动及同期全球性太平洋超级地幔热柱事件高度一致。基性岩脉岩石化学显示为低SiO2(44.3%~47.28%,平均值为45.68%)、高MgO含量(6.8%~9.64%,平均值为7.99%)和高Mg#值(65.3~70.4,平均值为67.9),Na2O/K2O1,总体上与拉斑玄武岩的岩石化学相似。原始岩浆为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较低部分熔融(~2.2%)与尖晶石二辉橄榄岩较高部分熔融(15%~20%)混合形成,岩浆演化过程中发生过轻度的橄榄石、斜方辉石和铬铁矿结晶分异。基性岩脉的轻/重稀土元素分异不明显,原始地幔标准化配分模式呈向右平缓倾斜的曲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参数与OIB相似,MORB标准化配分模式图中没有明显的高场强元素,如Nb、Ta、Zr和Hf的异常,但Ba、K相对富集。基性岩脉具有较高的(87Sr/86Sr)i初始比值,且变化较明显,为0.71003~0.71499,可能为后期较强的热液蚀变作用所致,根据锆石年龄计算出来的εNd(t)值为-1.5~3.1(均值为2.4),反映了其初始岩浆的同位素组成。原始岩浆演化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岩石圈物质混染,但可能有较多相对亏损的软流圈地幔物质加入,导致较高的εNd(t)值和平缓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康滇中部地区白垩纪基性岩脉的成因可能与大尺度的岩石圈减薄无关,可能是白垩纪全球性太平洋超级地幔柱的分支(幔枝构造-地幔柱的第三级或更高级构造单元)。由于其规模较小,且岩石圈较厚,未能形成大规模的大陆溢流玄武岩,仅能选择构造薄弱部位快速侵位冷却,形成具有独特细晶结构的基性岩脉。 相似文献
107.
东太平洋CC区多金属结核铂族元素(PGE)地球化学及其意义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文章采用火试金分离富集法和等离子发射光谱(ICP_MS)测定了东太平洋CC区多金属结核中PGE和Au元素的含量,结果显示:结核中PGE相对于洋壳明显富集,尤其是Pt含量较高,wPt平均值为100.90×10-9。各种类型的多金属结核PGE和Au的球粒陨石配分曲线及有关参数非常一致,均表现为Pt正异常和Pd负异常,显示其中PGE和Au具有相似的来源。多金属结核与海底海山富钴结壳PGE配分模式及特征元素比值对比表明,两者PGE可能具有相同的来源,可能主要来源于海底玄武岩的水岩反应,部分来源于铁陨石,而并非主要来自海底热液及正常海水。 相似文献
108.
109.
南海台西南盆地自生管状黄铁矿矿物学特征及其对天然气水合物的示踪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南海台西南区GC10岩芯中发现了大量自生管状黄铁矿,它是海洋沉积物缺氧硫酸盐还原过程的主要产物.扫描电镜和高分辨率透射电镜测试结果显示,这些管状黄铁矿主要由草莓状黄铁矿组成,且在管内各圈层分布不均:内层主要是单个的大颗粒草莓状黄铁矿,直径为40μm左右;中间致密层为具外壳结构的草莓状黄铁矿,经后期压实作用后呈五角十二... 相似文献
110.
位于华北地台最北缘的夹皮沟金矿带太古代鞍山群主要由两类双峰式灰色片麻岩组成,其原岩均为TTG类古侵入体夹拉斑玄武岩质暗色包体,岩石化学上与国外许多太古代高变地体中的灰色片麻岩相似,因而不能作为地层来对待。原“鞍山群”可重新划分为白山镇片麻岩、夹皮沟片麻岩和北西向糜棱岩带三大岩石单元,两类灰色片麻岩之间有一些相似处,但也有许多重要差别,可能代表了不同的构造地体。就现有同位素年代数据和野外产状建立了本区主要地质事件的序列。上述岩石单元的划分及主要地质事件序列的建立对本区构造属性的确定及地壳演化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