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71篇 |
免费 | 666篇 |
国内免费 | 44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88篇 |
大气科学 | 423篇 |
地球物理 | 437篇 |
地质学 | 1497篇 |
海洋学 | 401篇 |
天文学 | 26篇 |
综合类 | 194篇 |
自然地理 | 2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4篇 |
2023年 | 83篇 |
2022年 | 97篇 |
2021年 | 84篇 |
2020年 | 104篇 |
2019年 | 106篇 |
2018年 | 133篇 |
2017年 | 73篇 |
2016年 | 87篇 |
2015年 | 82篇 |
2014年 | 124篇 |
2013年 | 115篇 |
2012年 | 106篇 |
2011年 | 124篇 |
2010年 | 99篇 |
2009年 | 84篇 |
2008年 | 89篇 |
2007年 | 99篇 |
2006年 | 98篇 |
2005年 | 104篇 |
2004年 | 94篇 |
2003年 | 83篇 |
2002年 | 71篇 |
2001年 | 53篇 |
2000年 | 82篇 |
1999年 | 101篇 |
1998年 | 97篇 |
1997年 | 116篇 |
1996年 | 114篇 |
1995年 | 93篇 |
1994年 | 73篇 |
1993年 | 75篇 |
1992年 | 96篇 |
1991年 | 78篇 |
1990年 | 73篇 |
1989年 | 45篇 |
1988年 | 21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16篇 |
1985年 | 15篇 |
1984年 | 15篇 |
1983年 | 29篇 |
1982年 | 16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10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2篇 |
1965年 | 2篇 |
1964年 | 3篇 |
1959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1980年10月至1996年底的7年间,淮南矿区在7对矿井和井田内进行了大面积、多层次的高分辨率数字地震补充勘探,勘探总面积达243.3km^2,测线总长156.375km,物理点共计65077个。地震勘探提高了对地质构造的控制程度,新查出一批落差小于20m的断层。7个井田内共解释出断层297条,其中地震补勘新发现169条。实践证明,高分辨率数字地震勘探是一有效的技术手段,其勘探成果为修改矿井、在 相似文献
92.
93.
根据不同作物不同发育阶段的需水特性,建立了作物蒸腾耗水模型。利用水分平衡方程。根据降水量及前期土壤水分储存量与作物蒸散耗水量的差,确定作物不同生育期水分满足程度的时间变化曲线,用以衡量水分的满足程度。 相似文献
94.
95.
96.
一种简化的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elmert方法是通过求出两类观测值的单位方差,来修正其先验权,用迭代法最终求得正确的权。本文提出,如果已知两类观测值的单位方差之比,即可定出正确的权,从而使计算简单化。 相似文献
98.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青山口组一段泥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辽盆地青山口组一段主要为暗色泥岩,并发育多层品质较好的油页岩。对盆地东南隆起区NGN1井泥岩系统取样测试,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w(Si O2)为44.88%~57.75%,w(K2O)一般比w(Na2O)高,w(Mg O+Fe2OT3)为4.5%~10.01%,表明泥岩中含有较多的含钾矿物和一定的铁镁质成分。样品微量元素PAAS标准化配分曲线显示样品中元素富集、亏损均呈现基本一致的趋势,表明泥岩沉积时期存在一种主要物源。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后呈现出明显的右倾趋势和Eu的负异常,显示物源来自上地壳。泥岩CIA指数为48~62,Th/U值大都集中在1.48~4,表明泥岩源区经历了低等的风化作用;Th/Sc--Zr/Sc图解显示泥岩中的沉积碎屑没有经历沉积再循环,受原岩成分控制,表明地球化学数据可以进行物源类型和构造环境判断。根据原岩和构造背景判别图解,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青一段泥岩物源主要为中—晚侏罗世中酸性喷发岩,并混有海西期和燕山期花岗岩;原岩的构造背景为大陆边缘造山运动形成的大陆岛弧。 相似文献
99.
岩体变形模量是表征岩体变形特性的最重要参数之一,其获取手段有室内试验与现场试验法、经 验 关 系 法、数 值 模 拟法、人工智能预测方法等。人工智能预测方法中常用的是神经网络方法,但神经网络易陷入局部极小值和过学习而导致低精度,支持向量机回归(SVR)方法能有效地避免神经网络的以上缺陷,并在小样本、非线性预测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但目前 SVR 应用于岩体变形模量预测的研究较少。以某水电站坝址区英安岩的试验数据为依托,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筛选出与变形模量最相关的纵波波速作为输入变量。在此基础上,以3个国内的水电站为例,分别建立相应的以实测纵波波速作为输入变量的粒子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回归(PSO-SVR)变形模量预测模型,同时,通过与 BP神经网络(BP-NN)、RBF神经网络(RBF-NN)2种预测方法进行对比,对比分析表明SVR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预测效果较好,说明 PSO-SVR方法更适用于岩体变形模量预测。 相似文献
100.
支持向量机(SVM)的惩罚参数及核参数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模型效果,通过粒子群算法(PSO)解决支持向量机的参数选择问题,实现了参数选择的自动化。将该方法应用于热带气旋强度预报,利用气候持续性因子,挑选了1990年的100个左右样本进行预报检验,预报时效为12 h、24 h、36 h、48 h的强度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3.00、4.35、4.93和6.68 m/s。另外,还与国外预报结果及采用最小二乘回归法的预报结果进行了效果的比较,SVM方法显示了更好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