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5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151篇
测绘学   110篇
大气科学   130篇
地球物理   59篇
地质学   346篇
海洋学   81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69篇
自然地理   6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66年   3篇
  1962年   3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9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为了解獐岛和大鹿岛近岸海域悬沙浓度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潮流动力的关系,促进海岛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文章通过样品采集和分析计算,研究相关海域悬沙浓度的平面和垂直分布特征、潮流场分布特征、悬沙浓度与潮流的动力关系以及全潮单宽输沙量。研究结果表明:大、小潮期的悬沙浓度均存在较明显的水平梯度,同一层水体大潮期的悬沙浓度大于小潮期;悬沙浓度呈近岸较高、向海逐渐降低的分布状态;悬沙浓度与海水涨落变化的关系非常密切,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垂直分布从表层到底层逐渐变大,垂直梯度近岸海域较大、远岸海域较小;涨潮流的流速明显大于落潮流,潮流运动形式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主流向大致呈NNE-SSW走向;远岸站位各层潮流流速的平均值略大于近岸站位,同一站位的潮流流速随水深的增加而有所降低;潮流变化使悬沙浓度出现周期性变化,悬沙浓度峰值出现在流速峰值后,且在落潮期更大;全潮单宽输沙量在大潮期和小潮期分别为151.7~1 017.9kg/d和146.3~931.9kg/d,净输沙方向均为西南向,即落潮方向。  相似文献   
33.
<正>"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908专项)是国家批准的重大海洋专项,是我国"实施海洋开发"战略的基础性工作。海水资源开发利用是我国海洋开发的重要组成。自2004年9月开始的"海水资源利用调查与研究"及随后启动的"海水资源开发利用前景评价"等专题任务,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有组织地  相似文献   
34.
35.
36.
对我国国土规划几个主要问题的重新认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凡杰 《地理研究》1993,12(1):56-63
本文基于对我国国土规划近十年实践中所反映的问题的分析,阐述了应改变国土规划的基本性质、以空间结构布局为其核心内容,以及国土规划一般不宜在市域或地区及以下地域层次开展的观点,进而就国土规划特性新的内涵、国土规划的内容重点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7.
38.
非平衡吸附放射性核素迁移数值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放射性核素在以水作为载体于多孔介质中迁移时,吸附与解吸作用不容忽视.吸附与解吸为一非平衡过程,本文建立了考虑非平衡吸附的放射性核素迁移数植模型,模型中对于水动力弥散方程和非平衡吸附关系式的耦合,采用数值离散、直接代入的方法使数值求解便于实施.利用现场核素迁移试验观测资料对所建立的非平衡吸附核素迁移数值模型进行了检验,充分说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9.
40.
心象地图在制图传输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图传输是制图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从认知制图的角度,探讨了心象地图在制图传输中的作用;着重分析了心象地图和地图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了人的认知制图能力的客观存在是制图传输得以进行的真正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图传输的扩展模式,增加了从读图者到次读图者之间的传输过程,并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分析了它的特殊性,以期完善制图传输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