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海洋学   29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海洋动植物引种与海洋生态保护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讨论了海洋动植物的分布、生物地理区系、外来物种引进海域的方式、外来物种地当地动植物的影响以及对当地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从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角度提出了加强对海洋动植物引种管理的法律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2.
《海洋有害藻华(赤潮)监测技术导则》的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HY/T063-2003《海洋有害藻华(赤潮)监测技术导则》的若干技术问题作了扼要阐述,着重说明应用“有害藻华”概念的必要性与依据、《导则》的特点、“有害藻华”监测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其监测技术与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3.
紫外线B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资料,讨论了紫外线辐射(主要是紫外线B)对海洋生态系统中各个层次的海洋生物(包括浮游植物、细菌、底栖藻类、微型和小型动物以及养殖经济生物等)的影响及其对海洋环境中的污染物的效应,结果表明紫外线辐射不但对各类海洋生物有比较明显的直接作用,并且通过生态关系进一步影响到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威胁.  相似文献   
24.
根据2003~2008年每年丰水期、枯水期和平水期于厦门海域开展的海洋环境调查的资料,研究了该海域水体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区域分布和时间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调查期间该海域水体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平均含量都较高,分别为0.50、0.031 mg/dm^3.其营养盐含量的区域分布相差较大,其中九龙江口水体无机氮含量最高,年均含量为0.52~1.37 mg/dm^3;厦门西港水体活性磷酸盐含量最高,年均含量为0.039~0.061 mg/dm^3;而大嶝海域水体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最低,年均含量分别为0.06~0.22、0.007~0.016 mg/dm^3.调查期间全海域水体无机氮含量呈逐年增加趋势,活性磷酸盐含量在2003~2005年间呈上升趋势,而2005~2008年则有小幅度的下降.厦门海域水体N/P原子比较高,调查期间全海域年均值为27.4~47.5,且呈逐年增加趋势.无机氮含量的明显增加趋势及越来越严重的N/P比失衡,势必对该海域海洋生态系统尤其是浮游植物群落演替产生不良影响.此外,研究还发现厦门海域水体无机氮含量与盐度呈高度负相关(r=-0.96,n=30).这有力地证明了九龙江径流输入是厦门海域无机氮的最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25.
军事海洋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大量检索和分析科学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海洋生态系统及其生物组分与海上军事活动的相互关系.在海洋生态对军事活动的影响方面,赤潮等海洋生态异常以及生物集群、海洋生物噪声、海上发光、海洋附着生物等正常生态现象对于军事活动的判断和决策具有重大影响;海洋有毒有害生物则对于海上作战人员的健康和安全造成直接的威胁.在军事活动对海洋生态影响方面,分析了备战阶段、战争期间以及战后的影响,其中在战后影响方面详细分析了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指出,开展海洋环境和生态研究无疑对于战备、战争过程中回避重大生态损害和战后修复均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6.
厦门黄厝海区文昌鱼的分布及其与底质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周秋麟  何明海 《台湾海峡》1990,9(2):185-189
本文根据1989年3月在厦门黄厝海区进行的文昌鱼生态调查资料,研究了该区文昌鱼的分布及其与底质的关系,探讨了文昌鱼资源的管理与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27.
气候变化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国内外有关气候变化对海洋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情况,分别从温度、CO2浓度变化、海平面上升、降雨量、海洋水文结构和海流变化以及紫外线辐射增强等方面探讨气候变化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从病原生物传播、浮游生物群落结构、海洋鱼类群落结构变化等方面分析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针对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的挑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28.
一、深沪湾的地理地质概况深沪湾为福建沿海中部晋江县的一个小海湾,形同肾脏,湾口向东,湾的北端为永宁镇,南端为深沪镇。近十年来,这两个镇的经济发展很快。附近的石狮市是著名的侨乡,又是近年来港、澳、台投资的热点,轻工及商业发展迅速。深沪湾的海岸有如下特点:中部,前港林场以南,土地寮村以北,约1km长的海岸为海蚀红土陡崖。陡崖高5m左右,其物质组成主要为土红色沙质粘土。数百年来,用  相似文献   
29.
本世纪中叶以来,福建海洋与海岸带开发事业发展较快,但由于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给环境和资源带来了冲击,尤其在一些海湾、河口及毗邻大中城市的近岸海区,人为生态环境的破坏已引起了严重后果。当前,人为影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的问题,较突出地表现在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和环境污染两个方面。一、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 1.海岸带与海洋工程建设带来的生态问题海岸带与海洋工程建设带来的生态问题,主要表现在围垦筑堤和填海造陆等海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