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海洋学   4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金属硫蛋白对某些重金属离子有解毒作用已有不少研究。这类蛋白质相继在哺乳动物、鸟类、鱼类、软体动物组织以及链孢霉、酵母等微生物中发现。它是铁蛋白以外金属含量最高的蛋白质,也是半胱氨酸含量最高的蛋白。用生物方法测定这类蛋白质解毒重金属离子的作用已有报道,而用啤酒酵母发酵液解毒重金属,并用紫露  相似文献   
22.
杂种优势在农业生产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杂交玉米和杂交水稻的高产量就是最好的例子。我国杂交水稻之所以成功在于找到了雄性不育系。为此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中心负责人M.S.Swaminathan认为我国杂交水稻的增产作用可与杂交玉米相比。我国的海带养殖已有多年的历史,但到60年代初,才开始有品种可供利用。海带是否有杂种优势可用于生产,在当时难以探明。这因为成熟的海带孢子体放散大量孢子,并由此产生的配子体是雌雄混杂的。至今又没有在海带中发现雄性不育株,因此难以进行大规模的杂交实验。70年代中,我们实验室进行海带单倍体的细胞培养取得成功。由此发现了海带雌性生活史,建立了海带单倍体雌性和雄性克隆。自此以后海  相似文献   
23.
随着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愈来愈成为严重问题。青岛也不例外。环境污染物对人和其他动物有各种伤害,其中遗传伤害是最值得考虑的问题。这因为遗传物质所受到的伤害,不仅表示体细胞可能受到伤害,而且这种伤害也会通过生殖作用而扩散和累积,遗害子孙后代。  相似文献   
24.
紫露草(Tradescantia)微核技术用于监测环境污染的研究,国外已有五年多的历史。1980年,此种技术的创始者,美国西伊里诺大学马德修教授来我院合作,在我国也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在监测空气、工业废水及农药等的污染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用此技术来进行海水的污染监测,也获得初步经验。  相似文献   
25.
美国产紫露草(Tradescantia paludosa)的微核(MCN)技术用于监测环境污染物已是熟知的有效手段,山东紫露草即毛萼紫露草(Tradescantia,reflexa)对环境污染物的敏感性如何,未见报道。本实验的目的在探测这两种植物的染色体对环境污染物的反应是否有所不同。关于美国紫露草花粉母细胞对青岛环境污染物的敏感性情况已有初步观察。  相似文献   
26.
用紫露草微核技术监测海水污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导了利用紫露草染色体微核技术,监测海水污染的初步实验结果。我们发现紫露草能于海水中在实验要求的时间内成活,并通过实验证实了微核产生的原因不是海水本身,而是海水中的污染物质。污染物质含量越高,产生微核的频率也越高。因此,可用它来监测海水的污染。同时,对青岛食用自来水的质量也作了测定。就诱变物质来讲,目前青岛自来水的清洁度是好的。  相似文献   
27.
报告青岛市长门岩岛植物群落中的山茶现状。指出在我国分布最北边缘的常绿阔叶植物天然山茶,因人为破坏已濒临绝境。建议成立山茶自然保护区,并提出恢复山茶植物群落的措施。  相似文献   
28.
目前,在青岛地区从国外引进的大米草(Spartina)有Senglica和S.pate““。它们具有较强的耐盐性,甚至在海水中也能生长,但一般都适宜生长在潮间带,有护堤作用,又可以作为海鸟和其他动物的栖息地。它们的种子很小,没有什么经济价值,但其茎和叶是牛羊等动物的饲料,  相似文献   
29.
用紫露草微核技术,检测几种氟化物的微核(MCN)效应。指出氟化物有损伤染色体的作用,环境中的氟污染既引起一般公认的牙釉病和氟骨病,还有损伤染色体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30.
人类从事鱼类增养殖,至少有3000年的历史。我国是世界上淡水鱼养殖最早的国家之一。解放后,我国淡水鱼类的增养殖事业,尽管在生产规模和养殖技术方面,都有很大提高,但始终未能获得很大的发展,原因之一就在于对鱼类遗传学基础理论和育种技术的应用研究,比较薄弱。长期以来,我国除了青、草、鲢、鳙、以及团头鲂、鲤鱼等少数几个传统养殖对象外,很少创造出新的养殖品种鱼。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只固守在传统的养殖经验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