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40篇 |
免费 | 788篇 |
国内免费 | 81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32篇 |
大气科学 | 769篇 |
地球物理 | 843篇 |
地质学 | 2257篇 |
海洋学 | 686篇 |
天文学 | 90篇 |
综合类 | 296篇 |
自然地理 | 47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1篇 |
2023年 | 135篇 |
2022年 | 164篇 |
2021年 | 155篇 |
2020年 | 131篇 |
2019年 | 201篇 |
2018年 | 192篇 |
2017年 | 136篇 |
2016年 | 137篇 |
2015年 | 151篇 |
2014年 | 244篇 |
2013年 | 190篇 |
2012年 | 211篇 |
2011年 | 194篇 |
2010年 | 235篇 |
2009年 | 221篇 |
2008年 | 210篇 |
2007年 | 202篇 |
2006年 | 192篇 |
2005年 | 205篇 |
2004年 | 160篇 |
2003年 | 147篇 |
2002年 | 135篇 |
2001年 | 116篇 |
2000年 | 132篇 |
1999年 | 167篇 |
1998年 | 128篇 |
1997年 | 167篇 |
1996年 | 156篇 |
1995年 | 136篇 |
1994年 | 129篇 |
1993年 | 119篇 |
1992年 | 117篇 |
1991年 | 98篇 |
1990年 | 112篇 |
1989年 | 72篇 |
1988年 | 35篇 |
1987年 | 37篇 |
1986年 | 22篇 |
1985年 | 29篇 |
1984年 | 29篇 |
1983年 | 28篇 |
1982年 | 27篇 |
1981年 | 24篇 |
1980年 | 8篇 |
1978年 | 6篇 |
1965年 | 6篇 |
1964年 | 10篇 |
1959年 | 8篇 |
1957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9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31.
"催化-供给"云降水形成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2,自引:9,他引:12
利用含有详细微物理过程的一维层状云模式模拟,研究了2002年4月5日冷锋降水性层状云云系中"催化-供给"云的微物理结构、降水粒子形成的环节和微物理过程,并从降水形成的环节和云的结构分析人工增雨的条件.结果说明,"催化-供给"云具有显著的分层结构:云内高层是冰晶,下层是雪,接下来是霰和过冷云水组成的冰水混合层,最下方是云中暖区的液水层.作为催化云层的冰水层对降水的贡献约25.5%,冰水混合层为31.3%,液水层为43.1%,亦即供给云对降水的贡献约74.4%.具有"催化-供给"云结构的层状云降水形成的主要环节是:冰晶通过凝华增长转化成雪,雪撞冻过冷云水、收集冰晶和凝华增长转化形成霰,霰靠撞冻过程、收集雪过程长大,从而形成可以降落到云的暖区融化形成雨水的粒子,它对降水的贡献较大.凝华和撞冻增长过程是冰粒子增长的主要物理过程,也是雨水产生的重要过程."催化-供给"云体系是重要的人工增雨条件,云中水汽对雨水形成的贡献与过冷云水几乎相当,与过冷云水一样,水汽也是人工增雨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932.
青岛近海风暴潮灾害及其预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周期外推法预报增水峰时,采用回归计算和增水峰连线外延相结合法预报峰值,然后以此模拟增水曲线对台风在人任意24h之内增水进行过程预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33.
利用常规地面探测、高密度自动雨量站、高空探测资料,并且融合多普勒雷达拼图产品,LAPS可输出比较精细的分析场。针对2008年6月21~22日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基于LAPS不同时空分辨率的中尺度分析场,分析了雷达回波、风场、高度场以及物理量场,比较不同时空分辨率LAPS分析场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此次强降水过程可划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雨量集中在沿淮地区,呈纬向带状分布;第二阶段集中在大别山地区,其雨强更大,是中尺度局地性降水。(2)大别山区的地形抬升对低涡增强或减弱的演变具有重要影响,是低涡增强、发展的触发机制。当低涡接近大别山区时,低涡明显加强;当低涡逐渐远离大别山区时,低涡则减弱。(3)第一阶段有风的切变线,第二阶段有风的辐合,说明风场的辐合和切变促进云和降水的发生、发展,因此它们是产生暴雨的触发条件。(4)高分辨率的LAPS结果对于风场和云的变化刻画地更为细致。雷达回波发生在风的切变线处,或者风场辐合处;大别山区暴雨过程中,在其西侧有闭合性的涡旋,低涡缓慢东移,回波位于涡旋东侧,强降水发生在低涡东侧。(5)K指数、沙氏指数、整层可降水量与这次大别山地区暴雨过程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与暴雨落区基本相同。这些指数在暴雨落区预报与应用方面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34.
局限于仅有观测数据的情况下,利用模拟手段研究土壤风蚀引起的粉尘释放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评估区域土壤风蚀及大气环境质量和气候效应。本文通过分析塔克拉玛干沙漠观测站不同高度层风速及计算平均摩阻风速,利用DPM模型计算粉尘释放通量,综合分析了摩阻风速与粉尘释放通量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观测日不同高度层的风速变化各不相同,2m高度层风速的变化范围是0.05~7.73 m·s-1,4m高度层风速的变化范围是0.09~7.19 m·s-1,10m高度层风速的变化范围是0.5~8.09 m·s-1。2)4月1日~4月30日各个观测日24小时内平均摩阻风速分别为0.423 m·s-1、0.344 m·s-1、0.271 m·s-1、0.343 m·s-1、0.161 m·s-1、0.315 m·s-1,其变化范围为0.16~0.42 m·s-1。3)DPM模型研究发现实测跃移通量约为模拟值的122%,模拟值与实测值相关性较好,R2为0.91。上述研究结果对定量评估区域乃至全疆的土壤风蚀对粉尘释放通量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35.
本文把地震矩和地面加速度之间的理论关系与地震烈度和该加速度之间的经验关系结合起来,导出了使用Ⅵ度等震线平均半径估算我国历史大地震矩震级的公式。 我们使用这一公式给出了53个大地震的矩震级,并对其它震源参数作了计算和讨论。从本文的结果来看,板内地震的矩震级不大于9.0。 相似文献
936.
937.
938.
939.
为研究中国地震分布的时空特征,采用时空联合的单键群(SLC)方法,计算了1970-1998年3月间该区域发生的4级和4级以上地震的时空SLC构架.对时空SLC构架所做的统计分析表明:①截止键长D在 50-80km范围内时,地震集团的个数 T(n)与集团的大小 n(所含地震个数)之间是自相似分布.在65 km附近,lgT(n)与 lgn之间的线性相关性最好;②构架的累计键长符合Weibull分布;③在删除前震和余震之后,构架的累计键数也服从Weibull分布. 相似文献
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