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入PLSA模型的光学遥感图像舰船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基于概率潜在语义分析(Probabilistic Latent Semantic Analysis,PLSA)的检测算法,首先通过PLSA将目标表述为潜在成分的概率组合,然后利用统计模式识别方法对获取的潜在成分概率进行判别,从而完成最终的检测。其中,生成的潜在成分反映了目标与特征之间相互出现的频率关系,并以潜在成分在目标中概率差异的形式对上述不对应现象给出了直观描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对多种复杂情况下的光学图像舰船检测具有很好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2.
以全鱼粉作为唯一蛋白源(D1),用豆粕替代10%、20%鱼粉(D2、D3),玉米蛋白粉替代10%鱼粉(D4),啤酒酵母替代10%鱼粉(D5),配制5组等氮等能饲料,每种饲料设置3个实验组,进行56 d的养殖实验。通过血液和组织涂(印)片、细胞染色和显微观察,研究人工培育的褐点石斑鱼幼鱼外周血液白细胞的分类组成,头肾、脾脏、体肾和肝脏等4种组织中各类血细胞的发生情况,以及不同蛋白源饲料对褐点石斑鱼血细胞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褐点石斑鱼外周血液中的白细胞由淋巴细胞(53.30%±4.66%)、血栓细胞(35.69%±3.85%)、嗜中性粒细胞(10.34%±3.14%)、单核细胞(0.28%±0.36%)、浆细胞(0.24%±0.34%)和嗜酸性粒细胞(0.15%±0.27%)组成;组织印迹片中,未成熟的红细胞、淋巴细胞和粒细胞主要在头肾印迹片中出现,未成熟的单核细胞主要在头肾和脾脏印迹片中出现,血栓细胞在肝脏印迹片中数量最多,推断褐点石斑鱼幼鱼主要的造血组织是头肾,其次是脾脏;在4种组织中均观察到浆细胞,在体肾印迹片中观察到嗜碱性粒细胞,在肝脏印迹片中观察到巨噬细胞,在头肾印迹片中还观察到巨大原红细胞。显微观察和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都表明,投喂5种蛋白源不同的配合饲料,未对褐点石斑鱼4种组织中血细胞的发生情况造成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饲料中不同蛋白源对军曹鱼幼鱼碳、氮稳定同位素分馏的影响,配制3种等氮等能饲料。D1以鱼粉为蛋白源,D2和D3饲料中分别以啤酒酵母和玉米蛋白替代10%的鱼粉蛋白,投喂幼鱼24d。结果表明,啤酒酵母和玉米蛋白替代10%的鱼粉蛋白后,幼鱼的体质量增加率显著下降。随养殖时间的延长,所有处理组幼鱼的碳稳定同位素比率δ13C逐渐上升而氮稳定同位素比率δ15N逐渐下降;虽然全鱼和肌肉δ15N的变化速度存在差异,但各饲料组全鱼和肌肉的δ13C和δ15N都在24d后与饲料达到平衡。当饲料中10%的鱼粉蛋白被啤酒酵母和玉米蛋白替代之后,幼鱼肌肉和全鱼样品与饲料相比的碳同位素富集Δ13C值下降,而氮同位素富集Δ15N值则上升。其中全鱼Δ13C从4.19‰分别下降到3.94‰和3.63‰,肌肉Δ13C从4.46‰分别下降到3.98‰和3.67‰;全鱼Δ15N从0.18‰分别增加到0.88‰和0.94‰,肌肉Δ15N从0.18‰分别增加到0.74‰和0.87‰。军曹鱼在摄食3种不同蛋白源饲料时,其全鱼和肌肉的Δ13C和Δ15N的变化趋势相似,但全鱼δ15N的变化速度慢于肌肉。据此可推断,肌肉可在生态学营养级研究(长时间尺度)中代表军曹鱼的碳、氮同位素特征;但在代谢生理学研究中(短时间尺度),肌肉就无法准确反映军曹鱼全鱼的δ15N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工厂化养殖条件下不同养殖密度(2、4、6 kg/m3)、投喂频率(1、2、3次/d)和投喂水平(60、80、100%饱食)对珍珠龙胆石斑鱼(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鞍带石斑鱼E.lanceolatus♂)幼鱼的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胃蛋白酶活力等3生长性能参数的协同影响。【方法】采用中心复合实验设计(BBD)和响应曲面(RSM)方法分析。【结果】养殖密度、投喂频率和投喂水平的一次、二次效应对幼鱼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胃蛋白酶活力影响显著(P﹤0.05)。养殖密度与投喂频率对幼鱼的特定生长率和饲料转化率有极显著的交互作用(P0.01),对胃蛋白酶活力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养殖密度与投喂水平对饲料转化率和特定生长率有极显著交互作用(P0.01),对胃蛋白酶活力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投喂频率与投喂水平对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胃蛋白酶活力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3响应面指标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83 0、0.943 6和0.991 0,拟合方程可信度较高。响应指标优化结果表明,在养殖密度为42尾/m3,投喂频率为2次/d,投喂水平为81.24%条件下,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胃蛋白酶活力最佳,分别为1.291%/d、1.041%和154.322 U/mg,可靠性达94.6%,可信度较高。【结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内养殖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在养殖密度为42尾/m~3、每天2次的81.24%饱食投喂条件下,幼鱼可健康生长,生产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5.
配制全鱼粉饲料(以鱼粉为蛋白源)、10%豆柏饲料(用豆柏蛋白10%鱼粉)、20%豆柏饲料(用豆柏蛋白20%鱼粉)等3种等氮等能饲料,分别投喂体质量21.34± 1.54g的幼鱼24 d,研究饲料中豆柏蛋白含量对 军曹鱼幼鱼碳、氮稳定同位素分馈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各饲料组军曹鱼δ13C逐渐上升,δ15N逐渐下降,虽然δ13C和δ15N变化速度上有差异,但除20%豆柏饲料组肌肉的δ15N外,其他各饲料组肌肉和 全鱼在实验结束时均已与饲料达到同位素平衡;军曹鱼肌肉和全鱼的△13^C和△15^N值均随饲料中豆柏蛋白含量 的增加而加大,△13C从4.19‰增加到5.04‰, △15N从0.18‰。增加到 2.20‰,军警鱼金鱼和肌肉的△13C和△15N 相似,但在同位素值变化速度上有差异,因此,在进行生态学营养级研究(长时间尺度)时,肌肉可以代表军警鱼的同位素特征,而在进行生理学研究(短时间尺度)时,肌肉的同位素变化则不能代表军警鱼的同位素变化。 相似文献
6.
广州饱和软土固结过程微孔隙变化的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土的孔隙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对软土的压缩性和渗透性有重大的影响,软土孔隙特征随荷载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为揭示软土排水固结过程与变形规律,建立基于孔隙压缩规律和渗流机制的排水固结模型提供有力依据。利用美国全自动压汞仪,对不同压力下固结的广州番禺淤泥土样的孔隙及其尺度分布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对土样孔隙尺度分布特征及其随固结压力的变化规律给出了定量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淤泥土中介于0.4~2.5 μm范围的颗粒间及团粒内的小孔隙所占比例最大,而大于10 μm的大孔隙和小于30 nm的超微孔隙所占比例均很小;较大的孔隙更易于被压缩而湮灭或被分裂成微小孔隙;固结压力将显著改变淤泥土的孔隙尺度及其分布特征,以致改变土体的压缩性和渗透性。在固结前期( 200 kPa)孔隙尺度较大,压缩系数和渗透系数较大并随固结压力增加而快速减小;在固结后期( 200 kPa)孔隙尺度小,压缩系数和渗透系数小,且随固结压力增加的变化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7.
粤西福建纹胸鮡的食性及繁殖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7年取自粤西水域的福建纹胸鮡进行生物学研究。结果显示:粤西福建纹胸鮡食性是以动物性食物为主;雌雄性比为1.16∶1;性腺成熟系数雌性为0.263%~19.048%,雄性为0.101%~3.226%;福建纹胸鮡个体绝对怀卵量在45~420粒之间,平均140.9±74.7粒;相对怀卵量在31.7~130.4粒/g之间,平均64.3±21.1粒/g;绝对怀卵量与体长呈幂相关:y=0.0008 x7.7308,R2=0.855 2;绝对怀卵量与体重呈指数相关:y=14.439 e0.838 2 x,R2=0.878 3。 相似文献
8.
将莫荷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O.urolepis hornorum)幼鱼养殖水体盐度从淡水渐变至12、18、24、30(每天提升6)等4个目标盐度,利用间歇式呼吸仪分析幼鱼在目标盐度下5、10、15、20 d时的呼吸和氨氮排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实验前期,莫荷罗非鱼幼鱼耗氧率、排氨率随盐度的升高而增加,各盐度处理组均在5 d时升到最大值,之后开始下降,下降时间、幅度与外界盐度有关。盐度12、18组幼鱼耗氧率10 d时下降至对照组水平,20 d时低于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度24、30组幼鱼耗氧率则在15 d时下降至对照组水平并维持稳定;幼鱼排氨率随实验时间的延长,各盐度处理组幼鱼排氨率呈先上后下降的变化,盐度24、30组幼鱼排氨率在15 d下降并维持在对照组水平,盐度12、18组幼鱼排氨率在15 d时下降至对照组水平并于20 d时低于其他盐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莫荷罗非鱼幼鱼适应新盐度环境后,盐度18组的耗氧率、排氨率最低,与盐度1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盐度处理组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推测其等渗点在盐度12~18之间。不同盐度条件下,氧氮比值介于18.810~24.216间,氨熵介于0.083~0.108间,表明莫荷罗非鱼幼鱼主要依靠蛋白质和脂肪氧化供能。 相似文献
9.
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和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是我国主要对虾养殖品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对虾,不具有特异性的免疫系统,其非特异性免疫主要通过血细胞吞噬、包囊和形成结节等功能来完成。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应用电镜、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目前数据传输、数据存储领域中广泛使用的CRC(循环冗余校验)以及RS码(Reed-Solomon码),在16位单片机环境中软件实现两种算法.并模拟出实际通信中信道的突发错误和随机错误,通过实验统计数据的方式比较两种检纠错算法,分析其在不同信道质量下的检纠错能力和对系统资源的消耗状况.系统通过简单的改造和移植就能成为其他嵌入式系统中的数据校验传输模块;同时为在构建特定信道环境下的嵌入式数据通讯系统时,选择合适的检纠错技术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