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14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强德厚  刘俊卿  丁建芳  程博  吴江  唐利琴 《气象》2024,50(6):701-710
为提高青藏高原冰雹过程中降水特征的认识,利用雨滴谱数据并结合探空、雷达、FY-4A卫星和分钟降水资料,分析了2020年7月23日拉萨降雹过程的微物理特征。结果表明:在降水演变特征方面,雨量计分钟降水量与DSG5降水天气现象仪接近,但开始和结束时间、降水峰值及总降水量略有差异。此次过程中雨滴、冰雹的平均谱分布拟合曲线呈单调下降,雨滴谱符合Γ分布,雹谱符合M-P分布。降雹初期,降水粒子以小粒子居多,主要由雨滴下落中的蒸发所致;降雹后期,降水粒子谱宽变大,碰撞破碎和霰粒融化产生大〖JP2〗量的小雨滴引起粒子数浓度剧增,数浓度增多和滴谱变宽导致雨强增大。冰雹的数浓度仅占总降水粒子数浓度的1.6%,但对地面降水量的贡献最大。根据观测,拟合得到冰雹平均末速度与直径的关系公式。  相似文献   
72.
基于EXCEL报表格式的城市空气质量预报评估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气象部门空气质量预报质量考核和管理暂行办法》中的方法和贵州省气象局对贵阳市空气质量评分报表的上报要求,利用Visual Basic可视化语言研制了自动化较高的空气质量预报质量评分及报表生成系统。该系统把精确度和传输时效评分单独评估,然后根据需要自动生成报表文件上传,同时还可以制作年报表。系统在贵阳市投入试运行,通过对报表文件的查对,结果表明该系统科学可行;对使用者进行调查表明系统界面友好,操作方便,同时非常省时。  相似文献   
73.
74.
吴江 《四川地震》1991,(2):63-64
一、利用经纬仪和水准仪联合控制石英管的方法石英伸缩仪SSY—Ⅱ型由石英管基线、传感器、信号处理记录系统和标定部分组成。基线采用溶融石英管,每隔1.5米用吊丝将其悬挂在金属支架上,构成长度大于20米的基线部份。基线的一端固定在基岩上,另一端则为传感器端。仪器利用石英管长度的稳定性,测量地壳水平向的伸缩变化。测量精度可达10~(-7)数量级。由于精度要求高,定位时要求石英管基线在总长  相似文献   
75.
76.
1997年翁布里亚—马尔凯地震序列期间进行的野外测量,发现了与3次最大地震(M_w≥5.7)有关的地面和路面上产生的破裂。破裂集中发生在几个狭长的条带上,这些条带部分处于或邻近原来标绘出的大倾角的正断层。地面形变的几何形态与主震的矩心矩张量震源机制解所得出的北东走向的延长线是一致的。余震的分布表明,3个主震发生在南西向倾斜约40°的正断层上。地质调查、预期的同震高程变化模拟以及地震资料都表明;地面形变并不是深处的断层起始破裂直接造成的。  相似文献   
77.
断层识别技术及其在MB油气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MB凸起油气勘查项目,总结断层解释方法:既要依据地震时间剖面特征来分析判断,更要了解盆地范围内应力场、变形机理以及工区范围内的构造样式.针对微小断层识别困难这一问题,采取多种技术手段,包括:(1)叠后目标处理提高地震资料对小断层的分辨能力;(2)正演模型分析指导小断层的解释;(3)相干数据体水平切片和近反射道几何特征分析识别微小断层;(4)三维数据体任意线剖面检验微小断层,识别了常规地震剖面难以确定的小断层,达到了断层精细解释的目的.  相似文献   
78.
<正>1研究背景2022年6月10日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州马尔康市发生MS 6.0震群,其中6月10日00时03分09秒发生MS 5.8(ML 6.3)地震,相隔1 h 25 min 25 s发生MS 6.0(ML 6.5)地震,又相隔1 h 58 min 26 s发生MS 5.2(ML 5.6)地震。  相似文献   
79.
新闻地图融合了"新闻"和"地图"的双重特点,成为新媒体时代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的重要产品.通过分析总结新闻地图的基本特性,从需求分析、新闻选题、资料收集、版式设计、底图设计、表现形式设计和地图整饰等7个方面研究了新闻地图的设计方法.围绕新闻底图素材库建设和热点新闻地图表达研究了新闻地图的高效制作方法.最后结合新闻地图编...  相似文献   
80.
将城乡交错带划分为近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三个旅游功能区。运用旅游景观的异质性、多样性和边缘效应等基本原理,探讨了在城乡交错带进行旅游景观生态设计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